初高中化学知识学习衔接学习障碍的探究
2015-10-26锡晓彤
文/锡晓彤
一、由“佼佼者”的优越感转变为“平庸者”所带来的低落感
重点高中新生大多数是原初中学业上的佼佼者,佼佼者集中起来就是许多人转变为相对的平庸者。随之而来的高中知识任务和初中时罕见的“纷纷扬扬”,昔日佼佼者的所谓的自尊严重受损,他们都有这样的想法,高人一等,成绩高出平常的同学,以此来凸显自己所谓的“身价”的不同。开始就在这种心理困扰一段时间后,成绩若还是平平常常,并非高人一等,导致那样的低落之时,那种优越之感便会由低落感所取代,并由此产生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二、由一般期望进入高期望带来的强压力进入重点高中的学生,由于父母、亲友赋予他们很高的期望,由此使高一新生内心深处便集聚了沉重的负担
一旦学生的学习有星星点点的问题出现,他们就会心乱如麻,甚至失态,无法把握。此外,新老师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再加上学生青春的萌动造成的难以控制,由此就会产生孤寂和委屈,也会造成学生许多不正心理,结果让学生在他们的学习上无法不能及时地进入状态之中。针对现状,对高一新生进行学习行为训练,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是势在必行的。
三、由强盛的独立意识与弱势的自理能力间产生的矛盾
那些迈进高中学府的弟子与中学的初中生来讲,他们间最最不一样的便是思想意识的不同。刚刚生活了三年的初中阶段,学生们的独立意识刚刚滋生,观念也是刚刚形成。可现在在高中学府,身份地位不一样,就很自然滋生他们自己作为中心的思想,任何事情都要围绕他们的意愿而做。独立意识很强盛,可自理能力却在原地停滞不前。再加上学生家庭生活条件的优越,他们又围绕着那么多关心、爱护他们的保护者们,年龄是在逐年递增,可是孩子的自理能力却在原地不动。为此,当困难、压力袭来之时,他们所选择的一定就是逃跑、不面对。长此久往,心里就积压一种对社会、对父母、对同学的憎恨、抱怨。再加上重点高中几乎是寄宿方式,他们离开关注者的视线,孤立无助自然而成。
四、解决方法
(一)掌握学生心里特点,探求解决策略高一新生之所以能步入高等学府就因为他们初中时成绩的优越,倍受老师及学校的格外关注。他们所获得的奖励、称号都不胜列举。在他们心中就会产生高人一等的想法。可是,重点中学更是人才辈出,在教师的心中,坐在眼前的只不过是一群素质相当的普通学生。因此新生原有的“优越感”就会消失,而换来的却是那种很无奈的“失落感”,久而久之,往日学习热情和兴趣也就不见了踪影。面对如此情形,要从生活上关注他们、体贴他们。注意他们的言与行,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存在。
(二)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刚刚步入新的校园,学生相互间不愿来往。这不仅对他们的学习有害,还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无益。所以,新学期开始,就要利用班会、团队活动以及文体活动让学生间有相互关注的机会。可以让学生作自我介绍、表演他们的特长,使人人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与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给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高中阶段的学习主要靠学生自身的理解、靠自己的自学。那种等靠的方法已经落伍,不能适应当代之需要了。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主要重点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点极为重要。比如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将不懂的圈起来,以便上课重点理解。课堂上怎样做笔记;课后如何复习;也可要求他们将做错的题目归纳成册。教会他们合理地分配学习时间和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一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与日俱增,从而能够适应得了高中大容量的学习生活。
(四)锻炼耐挫心理,增强自立能力所谓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障碍并难以克服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首先,在思想上教育他们正确去面对困难,使他们在心理上有遭受挫折的准备。其次,要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故意设计一些稍难任务,使学生们渐渐适应遭受挫折的感受。再次,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有何长处与短处,帮助他们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奋斗目标。
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怕失败,坚信成功.教师在引导学生科学探究获得学习方法的过程中,自己也会不断进步,教师角色的变化不但解放了传统的教学,在参与过程中亦不断获得快乐,对学生的变化会不断获得成功感.以上是我在教学研究中的一些做法与体会.在进行这一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使受教育者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求知识,对最终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1]彭水浪.高一新生的负性心理[J].教书育人,2007,(31).
[2]陈都龙.高一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J].教育艺术,2006,(12).
[3]费惠玲,彭水浪.正视高一新生的“开学心理” [J].湖北教育 (时政新闻),2007,(10).
[4]葛经福.高一新生的心理分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09).
[5]蒋爱萍.高一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3,(12).
[6]肖金莲.重点中学高一新生适应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