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体分离及检测
2015-10-26邹跃
邹 跃
(黑龙江省兽医科学研究所,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体分离及检测
邹 跃
(黑龙江省兽医科学研究所,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主要症状为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肾脏的病变和腿肌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条状出血是具有特征性的病变。幼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疾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由于该病变异性强,加之饲养条件差、环境污染严重等因素,易发生抗原和毒力的变异,因此,分离现地毒株作为免疫原制备疫苗及卵黄抗体对于当地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次试验的目的在于对一例现地分离的IBD毒株病原毒力进行检测以便摸清其是否适合于用作免疫原使用。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现地毒株病原毒力测定免疫原
1 病毒的分离
于市郊一肉鸡养殖场发现一例特征较为明显的疑似IBD病例,剖检症状为:骨骼肌广泛存在斑块状出血,法氏囊出血、严重肿大,肾脏水肿并伴有出血点,整条肠道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无菌采集病死鸡法氏囊,在实验室中无菌条件下按重量体积比1:3加入生理盐水进行研磨,之后放入-40 ℃冰箱反复冻融3次,最后一次融化后以5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上清液用细菌滤器过滤,最后放入-40 ℃冰箱保存。
2 病毒的繁殖
将SPF种鸡蛋37 ℃孵化至11日龄,并在鸡胚外壳上制作人工气室,用分离到的病毒液以每胚0.2 ml的剂量接种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后蜡封,并放回温箱继续孵化。收集接种后48~144 h内死亡鸡胚的胚体,同样用之前分离病毒的方法从胚体中分离病毒液。
3 病毒的鉴定
3.1动物回归实验
将之前通过SPF鸡胚所繁殖的原倍病毒液接种21日龄的肉鸡雏,接种方式为经口滴入,每只接0.2 ml,共10只。接毒后观察发病情况,并且在接毒第5 d剖杀观察。
表1 发病及剖检结果
结果:临床和剖检症状与IBD相吻合。
3.2琼脂扩散试验
将之前繁殖的胚毒液按原倍、2倍、4倍、8倍4个稀释度进行IBD琼脂扩散试验。打孔方式为梅花孔,中心孔加IBD阳性血清,周围孔加待测胚毒液和IBD抗原。加样后温箱37℃放置24h后观察结果。
表2 琼脂扩散试验结果
结论:清晰沉淀线出至4倍稀释度,说明该毒株为IBD病毒。
4 毒力测定
4.1ELD50测定
将SPF种鸡蛋用孵化器37℃孵化至11日龄。
共测10-1~10-77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4枚鸡胚。采用人工气室法接种绒毛尿囊膜,每胚接种0.2ml之前自繁的病毒液。记录48~168h的死亡鸡胚数量进行ELD50的计算。
表3 鸡胚死亡记录
计算ELD50所使用的公式为L+d(S-0.5)
L:最低稀释倍数全死亡组对数; d:稀释系数
S:最低稀释倍数全死亡组至有死亡最低稀释倍数组的死亡率之和
ELD50=-3+(-1)×(4/4+3/4+2/4+1/4+1/4-0.5)=-5.25
该毒株每0.2 ml接种量的ELD50为10-5.25
4.2毒株特异性检测
将20枚11日龄的SPF鸡胚分为2组,每组10枚,分别为中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直接将病毒液稀释至1000倍ELD50(对应该毒株的ELD50结果最终稀释倍数为10-2.25),利用人工气室接种绒毛尿囊膜0.2 ml/胚;中和组将稀释度为1 000倍ELD50的病毒液与原倍IBD抗血清1:1均匀混合,以同样接种方式每胚接0.2 ml,接种后放入37 ℃孵化器继续孵化,记录2组48~168 h鸡胚死亡数量。
表4 毒株特异性检测结果
特异性判定标准:中和组全部健活,对照组死亡率超60%为特异性合格毒株。根据实验结果该毒株特异性合格。
4.3鸡胚毒力测定
将病毒液稀释至1000倍ELD50(对应该毒株的ELD50结果最终稀释倍数为10-2.25),之后取20枚11日龄的SPF鸡胚制作人工气室,将稀释后的病毒液接种绒毛尿囊膜,每胚接种0.2ml,接种后继续孵化,记录48~144h鸡胚死亡数。
表5 鸡胚毒力测定结果
规定时间内死亡率超过80%为鸡胚毒力合格毒株,该毒株死亡率为90%,符合标准。
5 试验结论
该毒株经分离、繁殖以及最后得毒力测定,最后结果比较理想,0.2 ml接种量的ELD50为10-5.25;鸡胚毒力试验规定时间死亡率为90%;病毒特异性良好,符合用于制备IBD免疫原的各项标准,可以利用其进一步生产IBD灭活疫苗及卵黄抗体,预计可以达到理想的现地IBD防治效果。
[1] 王贤,王殿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现地毒株分离鉴定与应用[J].中国兽医科技,1994,(12):22-23.
[2] 官丁明.IBDV地方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
[3] 李建亮.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山东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鸡胚毒的免疫效果[D].山东农业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