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瘀消癖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62例临床观察

2015-10-25陈筠赵春艳管文婷淮安楚州中医院江苏淮安300东南大学医学院江苏南京0009

新中医 2015年8期
关键词:乳癖化瘀小叶

陈筠,赵春艳,管文婷.淮安楚州中医院,江苏 淮安 300;.东南大学医学院,江苏 南京 0009

化瘀消癖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62例临床观察

陈筠1,赵春艳1,管文婷2
1.淮安楚州中医院,江苏 淮安 223200;2.东南大学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目的:观察自拟化瘀消癖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乳腺小叶增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予化瘀消癖汤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乳癖消治疗,疗程均为3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43.5%,对照组为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7%,对照组为77.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消癖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具有较好的疗效。

乳腺小叶增生;中药疗法;化瘀消癖汤

乳腺小叶增生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各年龄均可发生,本病多有经前乳房胀痛,常与月经不调、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伴见,故可从妇科疾病进行辨治。笔者近年来采用自拟化瘀消癖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病6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收治102例均为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本院门诊诊治的女性乳腺小叶增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年龄21~48岁,平均41.2岁;病程6月~6年,平均4.1年;单侧乳房发病15例,双侧乳房发病47例。对照组40例,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41.9岁;病程6月~8年,平均4.2年;单例乳房发病11例,双侧乳房发病29例。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上分布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①多数在乳房外上象限有一扁平肿块,扪之有豆粒大小韧硬结节,可有触痛,肿块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不粘连;②乳房可有胀痛,每随喜怒而消长,常在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③本病多见于20~40岁妇女;④钼钯X线乳房摄片、乳腺红外线扫描、彩色多谱勒超声等检查有助诊断,必要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予化瘀消癖汤治疗。处方:柴胡8 g,香附、白芍各10 g,青皮、郁金各6 g,橘核、三棱、莪术、夏枯草、淫羊藿、王不留行、路路通各15 g。加减:偏于郁火者,加炒栀子、牡丹皮各10 g;夹有血瘀者,加王不留行、炙穿山甲各10 g;肾阳虚明显者加仙茅、肉苁蓉各10 g;肿块稍硬加玄参、夏枯草、山慈姑各15 g。水煎服,每天1剂,3月为1疗程。

2.2 对照组 口服乳癖消片(沈阳红药制药有限公司),每次5片,每天3次,3月为1疗程。

2组治疗期间不用与治疗本病有关的其它药物,连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统计疗效。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乳腺增生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2]拟定。治愈:乳房肿块和乳痛消失,停药后3月不复发;显效:乳房肿块缩小1/2以上,乳痛消失;有效:乳房肿块最大直径缩小不足1/2,乳痛减轻;无效:乳房肿块不缩小,反而增大、变硬,或单纯乳痛缓解。

3.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愈率治疗组为43.5%,对照组为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7%,对照组为77.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讨论

乳腺小叶增生病是一种常见的乳房非炎症性疾病,是临床常见而又顽固难治的乳房疾病。在临床上约50%的妇女有乳腺小叶增生的表现。本病的发生系由郁怒伤肝、肝郁气结、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蕴;或因肝肾不足、冲任失调、痰气互结、气血凝滞,阻于乳络所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生机制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分泌的催乳素、卵巢分泌的雌二醇、孕酮等影响下,使乳腺发生周期性增生过度和复原不全,致乳腺导管、小叶及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本病[3]。

乳腺小叶增生是现代医学病名,类似中医学乳癖病范畴。究其机理,中医学认为主要责之于肝,肝气郁结,冲任失调,癖结乳房而形成本病。这与现代医学的卵巢功能失调、黄体素与雌激素之间的比例失去平衡,黄体素分泌下降、黄体素的相对增高,以致对抗和平衡关系失调理论相吻合。故笔者在治疗上选用含雄激素的仙茅、淫羊藿以对抗雌激素,意在调理冲任;并选用柴胡、青皮、香附、郁金、橘核以疏肝理气以解郁;白芍、夏枯草清肝柔肝、软坚散结;路路通、王不留行疏通乳络,使药物直达病所;三棱、莪术以行气破血、消积散结。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调理冲任、活血行滞、消癖散结之效。有实验研究证明,补肾壮阳药可调整内分泌,从根本上防止并扭转本病的发生和发展[4]。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疏肝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均能改善全身及局部血循环,抑制组织内单胺氧化酶的活力,抑制胺原纤维合成,有利于促进增生肿块和纤维的吸收,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5]。本次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化瘀消癖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临床疗效显著,其治愈率明显优于乳癖消片治疗。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5.

[2]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外科学会.乳腺增生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中医药杂志:1988,8(3):46.

[3]黄霖,潘朝明.中药内服外敷合治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1999,40(9):550.

[4]黄亚博,顾泳源.中国中青年中医论丛[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96.

[5]林毅,司徒红林,陈前军,等.乳腺增生病与中医药疗法[J].中医药信息,2003,20(1):7-8.

(责任编辑:冯天保)

R655.8

A

0256-7415(2015)08-0165-03

10.13457/j.cnki.jncm.2015.08.076

2014-12-04

陈筠(1966-),女,副主任中医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

猜你喜欢

乳癖化瘀小叶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Positive unlabeled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with multi-granularity linguistic information①
简易穴位埋线法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疼痛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苹果小叶病的防治
基于药效学实验的化瘀骨合片提取工艺筛选
小叶樟树下的遐思
小叶莲化学成分的研究
HPLC法同时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4种成分
名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乳癖67例
三苯氧胺配伍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