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角的艺术
——锐角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2015-10-25水天慧
李 益,水天慧,潘 娟
(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重庆401331)
锐角的艺术
——锐角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李益,水天慧,潘娟
(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重庆401331)
景观设计过程中,锐角几何图形的组合比较灵动,给人以自由、动态的视觉效果,还能实现坡度的自然过渡和环境有机融合。锐角构图给人以强烈的透视感,有明显的导向性,且在景观设计中极具表现力。文章就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的长安花谷、创意馆和西雅图奥林匹克公园中锐角应用进行赏析,以期设计师们在今后景观设计中更好发挥锐角的价值。
锐角;景观设计;奥林匹克雕塑公园;长安花谷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三角形通常被认为是稳定、富于变化和有较强视觉导向性的,它与矩形、圆被视为构成其他所有图案的三大基本元素。但在设计过程中,三角形中的锐角常常因给人以棱角锋利、不安全的感觉,以及很难与其他构图形式有机融合而备受诟病。加之锐角空间常常是受限于场地、道路以及其他客观因素而导致的无奈之举,也会伴随河流狭长地带和有高差的坡地景观而出现。每当出现锐角空间,多数设计师会想尽一切设计手法将之规避,比如利用河岸的台地景观和组织人流的各式梯步,交叉路口的圆角等方法。如此一来锐角就很少在实际景观设计中得到应用。
那在景观设计中锐角真的是毫无用武之地吗?
1 锐角构图的特点
1.1单个锐角构图
单个锐角在平面上,给人以强烈的透视感,有明显的导向性(见图1-图3)。在空间上,如果锐角朝上,则灭点只有一个,透视效果加强,空间富有变化;如果锐角朝下,则轻盈、简练,视线通透(见图9-图10)。
图1 千禧之城第八区河畔景观(局部)
图2 千禧之城第八区河畔景观(平面)
图3 某居住小区景观
1.2锐角群组构图
因为锐角本身强烈的方向性和透视感,多个锐角组合的锐角群组则特点更加鲜明,平面具有自由、灵动的视觉效果,动感十足(见图4-图5);在空间上,有着强烈的运动感和空间交互感,能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空间效果(见图6-图8)。另外动态变化的几何组合形式还可以打破大众对对称和秩序的基本审美标准。
图4 锐角树池1
图5 锐角树池2
图6 坡地坐凳
2 锐角的景观应用价值
2.1锐角在园路设计中的应用
在园路设计过程中,沿着园路方向形成锐角,锐角的数量不多,尖角的方向较为规律。通常在构图上具有强烈的透视感和明显的导向性,增加了景深感;功能上则让游人感觉方向清晰的同时,还避免了因锐角道路的尖角影响游人安全。
2.2锐角在景观树池、花坛中的应用
由多个锐角三角形组合树池或者花坛的形式丰富,自由组合,对锐角的指向性要求不强,更多的是有效发挥传统树池或花坛功能,能给人以休息交流空间。锐角组合树池或花坛在平面上还能有效梳理人流,创意十足(图1-图2)。在立面上,锐角三角形解决坡地坐凳的布置难题,同样印象深刻(图6)。
2.3锐角在坡地景观中的应用
在坡地,利用多个锐角组合成的折线围合固土池稳定边坡,坡道解决人流,这样景观与道路的几何构图相似,避免了生硬的阶梯和台地景观带来的不和谐感。在滨河景观中,沿河平面上与流水方向相吻合;空间上,利用原有地形形成不同的锐角构图,让其具有防洪功能的同时,实现与景观的互动,达到滨河区域的活力再生与景观融合,也能让水岸景观和河流更加和谐地存在,使游人更近距离地接触自然(图7-图8)。
图7 某滨河景观1
图8 某滨河景观2
2.4锐角在景观小品设计中应用
因与地面的角度太大,锐角常常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这本是锐角构图的缺陷。但在现代景观小品设计中,设计师利用朝下的锐角表现出轻盈、简练的特征,具有多视野和多入口并且视线通透。在纽约艾滋病纪念公园的绿三角(图9-图10),倒三角的锐角触地,轻盈简练,上面覆盖着季相变化鲜明的攀缘植物,地面色彩素雅的石材营造出安静的氛围,表达了继续活下去的欲望,鲜明和谐。
图9 绿三角1
图10 绿三角2
在景观设计中,锐角运用的形式不胜枚举。但是由于锐角本身的不安全性,景观设计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谨慎利用。在利用过程中,锐角应尽可能消失在平面上,绝对避免翘角的锐角,以免给人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和身体上的伤害。在景区车行道交叉路口,避免出现小于70°的斜交角,以保证机动车驾驶员的视线。如果实难保证,可以利用导流岛来减弱锐角交叉口的不利影响,保证车行视野[1]。
3 锐角的实践应用
下面以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的长安花谷、创意馆和西雅图奥林匹克公园为例,对其锐角应用进行赏析,以期设计师们能在景观设计中更好地发挥锐角的价值。
3.1美国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
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于2011年由Weiss/Manfredi建筑事务所中标负责公园设计,景观设计由Charles Anderson负责。
奥林匹克雕塑公园道路(图11)采用多个锐角组合成Z形折线,成为一道可以由城市漫步到海边的连续线性道路。“Z”形道路穿过高速公路,横跨火车轨道,延伸到水面,游人可以远眺奥林匹克山、饱览西雅图城市风光和艾略特海湾美景,还可以自由漫步在城市与水湾之间。
图11 奥林匹克雕塑公园总平面
海岸边的高差采用平缓坡地过渡入水的方式(图12),锐角组合成的折线围合并稳定边坡,坡道解决人流,变化平缓自然,让城市与水面完全融合,形成和谐的观景场所,加强了人造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完美“携手”[2]。
图12 奥林匹克雕塑公园鸟瞰
由锐角组合成Z形折线道路和坡地的高差处理方式又将整个海岸分割成多个锐角形的自然和谐景区(图13),分别塑造了不同植物生长的环境生态。游客沿碎石铺设的自多功能厅延伸到海面的步道可以沿途欣赏到长满蕨类植物的常绿林,随季节变化的落叶林和各种海洋生物乐园的滨海花园。这些当地特有的植物配置方式和生态系统与开阔的草地一起,营造了一个多样化的环境。另外在地形和植物的共同作用下,雨水在排入水中之前得到有效的收集和净化[3]。
图13 奥林匹克雕塑公园(局部)
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充分利用锐角构图导向性和具有强烈的透视感的特点,增强了景深效果,创造了一个极佳的城市、自然与艺术交融的公共环境。利用锐角折线分割成的坡地种植林塑造了美国西北部特有的自然景观,延伸到自然水岸线,美化了都市面貌,符合现代城市景观发展要求。
3.2西安世博园长安花谷和创意馆
长安花谷和创意馆是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流动的花园”的组成部分,由plasma Studio(负责建筑设计)和Ground lab(负责景观设计)合作设计完成。
“流动花园”中的长安花谷和创意馆(图14)采用多个锐角组成不规则几何图形,将建筑和景观糅合于整体的设计逻辑。全部的创意始于地形高处的长安花谷,集成于水面上的创意馆,归于水中。充分利用多个锐角组合在平面上具有自由、灵动,空间上强烈的动感和交互感的特点,完美演绎了“流动”的内涵,将景观和建筑编织在一起,创造出动感十足并层次丰富的景观效果。
利用锐角组合形成的道路嵌在花池中,能有效分散人流、快速收集雨水[4],而且花丛中道路上的游客穿梭,身临其境,让游客在游览的同时感受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
顺自然地形而下的多个带锐角的折线围合花池能稳定边坡,而且还能种植多品种花卉,呈现出斑斓且层次丰富的视觉效果,完全符合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功能要求。顺势而下的坡地花池和道路具有相似的几何构图,互相融合,过渡自然。
图14 长安花谷与创意馆
多个锐角组成的多面体创意馆(图15)作为长安花谷的延续,顺应长安花谷的“流动”主题,将锐角指向性和灵动特征完美演绎,充分利用原有场地营造景观建筑,实现建筑与景观完美融合。
图15 创意馆
[1]孙娇娜,陈洪,梁伟锋.城市道路斜交角交叉口平面设计的几点思考[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4(1):68-70.
[2]申为军.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J].城市环境设计,2007(5):60-65.
[3]程秀萍,裘鸿菲,纪芳华.城市、自然与艺术的交融——解读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J].规划师,2008,24(10):93-96.
[4]佟晓威.景观都市主义在西安的实践——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广运门、创意馆、自然馆设计[J].建筑学报,2011(8):20-21.
责任编辑:孙苏,李红
Art of Acute Angle
In landscape design,the combination of the geometric figure of acute angle is relatively flexible,presenting free and dynamic visual effects.In space,the acute angle composition offers us a strong sense of perspective,creating richer spatial effects.This article describes how the designers applies the acute angle into the design of Chang'an Huagu,Creative Hall,Seattle's Olympic Sculpture Park in Xi'an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Park.
acute angle;landscape design;Olympic Sculpture Park;Chang'an Huagu
TU986.2
A
1671-9107(2015)06-0022-04
10.3969/j.issn.1671-9107.2015.06.022
2015-05-21
李益(1981-),男,四川阆中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及景观设计。
基金论文:该论文为西部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及师资培训项目(课题编码:XBZJ055)论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