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10-25孙海燕王云成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0期
关键词:头晕颗粒有效率

孙海燕 王云成

(1 吉林大学第四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长春 130011;2 吉林大学第四医院CT科,吉林 长春 130011)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孙海燕1王云成2

(1 吉林大学第四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长春 130011;2 吉林大学第四医院CT科,吉林 长春 130011)

目的 观察并探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门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5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实验组口服养血清脑颗粒每次4 g,每天3次,对照组口服脑心清片每次1.64 g,每天3次,28 d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08%,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对比可知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疗效确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养血清脑颗粒;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

慢性脑供血不足属于老年人群常见慢性疾病,属于脑组织或脑功能严重受损前的脑功能轻度障碍阶段,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发作、时重时轻的肢体麻木、头重与头晕等,且患者不存在神经系统局灶性定位体征[1]。慢性脑供血不足不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且该病也是致死性、致残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预警信号[2],同时也是血管性痴呆、缺血性卒中、Binswanger病与Alezheimer病等诸多疾病发病及发展的重要环节。国内已有研究[3]显示,在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发病早期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对该疾病进一步发展加以预防、控制的关键。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笔者选取我院门诊治疗52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6例实验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并与采用脑心清片治疗的26例对照组进行观察,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门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52例,年龄55~75岁,其中男30例,女22例,病程2~5年,其中伴高脂血症23例,伴高血压18例,伴糖尿病1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患者既往病史、年龄、性别组成及病程等基本资料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可展开对比。所有患者行64排头CT检查未见异常,经颅内多普勒检查显示慢性脑供血不足,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部分患者伴随有头胀、头沉、记忆力减退、头昏、头痛等临床表现,且患者临床表现为波动性,时重时轻;经检查所有患者均不存在阳性体征,且可排除颅内肿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其他疾病所致眩晕,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诊断标准。

1.2方法:两组患者均针对基础疾病展开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脑心清片治疗,每次1.64 g,每天3次;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每次4 g,每天3次。两组患者均以连续治疗28 d为1个疗程,用药过程中对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展开观察。

1.3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展开评价[4]。痊愈:患者头痛、头晕及其他伴随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患者头痛、头晕及其他伴随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高于50%;有效:患者头痛、头晕及其他伴随症状均有一定改善,而改善程度不足50%;无效:患者头痛、头晕及其他伴随症状均未见明显改善,或有所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两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08%,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对比可知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 论

慢性脑供血不足指的是各种原因造成的大脑出现广泛性的、慢性的供血不足,导致脑部缺血缺氧引发的一系列脑膜功能障碍的疾病,该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主要病因是脑灌流动脉闭塞或狭窄所致,对患者日常生活有重要影响。长期慢性脑供血不足可导致患者大脑皮质逐渐萎缩,导致脑胶质细胞大量增生、脑白质疏松且易发生海马神经元变性,最终可引发患者出现老年痴呆等疾病[5]。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循环障碍都可造成脑供血不足,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是慢性脑供血不足的重要危险因素。

目前,慢性脑供血不足还没有特效的西医治疗方法[6],中医在该病的治疗显示出优越性。在中医理论中慢性脑供血不足属于“头痛”、“眩晕”范畴,主要病理特征是血虚肝亢,因瘀结而致使静脉受阻,导致脑失所养,因此在为其治疗时应遵循活血通络、养血平肝原则。

养血清脑颗粒是一种复方制剂,由川芎、熟地黄、延胡索、当归、钩藤、白芍、夏枯草、珍珠母、决明子及细辛等诸多药物组合制成。其中川穹与当归可活血化瘀,促使脉络恢复通畅,川穹可行血中元气,善行于头面;熟地黄有滋阴补肾养血之功;决明子与珍珠母有熄风平肝止痉之效;细辛性温,可走窜散寒,温通经络。全方有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养血滋阴之功,可促使清阳上升,使患者脑窍得养,促使头痛及眩晕等症状消散。该方正可切中慢性脑供血不足病机病因,故而可对此类疾病发挥显著的治疗效果。

现代药理学实验显示,当归与川穹可促使人体血液黏稠度大幅下降,具有抗凝血之功,可促使血小板凝聚量减少,对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同时可促使脑血管扩张,对血流障碍及血流阻滞可予以有效改善,从而可发挥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循环的功效。熟地黄可促使血清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大幅提高,促使血清内过氧化脂质含量减少,从而发挥抵抗衰老的功效;细辛可促使冠脉流量增加,有扩血管、强心作用,同时具备一定的镇痛及促使脂质代谢过程增强的效果;决明子可促使血清胆固醇降低,具有降血压之功;而珍珠母可对人的精神、记忆力及运动能力予以有效改善。故而养血清脑颗粒可促使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软脑膜微循环有效改善,促使脑血流量增加并对血管痉挛予以缓解,从而可发挥显著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采用脑心清片治疗的对照组患者。通过这一研究结果可知,在为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展开治疗时,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时具有确切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1]李建章.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脑血流-与《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商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1(21):1-3.

[2]王磊.慢性脑供血不足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4(4):335-338.

[3]曾富荣,胥海燕.黛力新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12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1):92-93.

[4]畅美季.养血清脑颗粒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头晕和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10):12-14.

[5]何平,明志红,黄雁玲.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18):147-149.

[6]吴中远,刘晋川.养血清脑颗粒治疗226例老年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1,32(11):1750-1752.

R277.7;R255.3

B

1671-8194(2015)20-0199-02

猜你喜欢

头晕颗粒有效率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ianyi granules (免疫Ⅱ颗粒) for reversal of immune nonresponse following antiretroviral therapy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a randomized,double-blind,multi-center,placebo-controlled trial
防跌倒,当心直立性头晕或眩晕
中国颗粒学会简介
头晕和眩晕有何区别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基于近场散射的颗粒粒径分布测量
疏风定喘颗粒辅料的筛选
老头晕
头晕晕的,好像中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