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胶质瘤术后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10-25申学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0期
关键词:放化疗胶质瘤化疗

申学明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河南 安阳 455000)

脑胶质瘤术后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申学明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河南 安阳 455000)

目的 观察脑胶质瘤术后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本院行脑胶质瘤术患者78例,按照完全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行脑胶质瘤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39例患者予放射治疗,研究组39例患者予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各项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即KPS、PS、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情况比对照组略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脑胶质瘤术后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脑胶质瘤;放射;化疗;替莫唑胺

脑胶质瘤作为颅内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约占原发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43%~50%,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位置,手术切除是脑胶质瘤的首选治疗方案[1]。但由于手术切除较难完全清除病灶,复发率较高,治疗成功率低,因此术后通常采用放化疗等辅助治疗方法,以增强临床疗效。本研究将对39例脑胶质瘤术后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本院行脑胶质瘤术患者78例,按照完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0∶19,年龄20~50岁,平均(34.58±1.41)岁;研究组男女比例18∶21,年龄22~55岁,平均(35.27±1.84)岁;病理分级:Ⅲ级35例,Ⅳ级4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分级等基线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行脑胶质瘤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放疗法:全脑照射2.0Gy/次,5次/周,持续照射4周;随后缩小照射面积,继续治疗2周。研究组给予同步放化疗:放疗法与对照组相同;并且同步实施化疗方案:予以患者口服替莫唑胺75 mg/(m2·d),持续服用6周,于放疗2周后予以维持治疗,剂量控制150~200 mg,持续治疗5 d,停药23 d后,继续重复治疗,28 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生存质量指标: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KPS)、行为状况评分(Performance Status,PS)、生活质量评分(QOL);不良反应情况[2]。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一般资料采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时,表示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各项评分情况: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即KPS、P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比较差异明显(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各项评分情况[(),分]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各项评分情况[(),分]

项目 对照组(n=39) 研究组(n=39)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KPS 63.51±1.04 74.58±2.65 63.35±1.14 85.28±3.55 PS 71.25±0.57 77.58±1.25 71.55±1.20 89.69±2.44 QOL 24.58±1.55 47.58±2.51 24.55±1.45 57.74±3.22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有恶心呕吐、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肠胃反应异常等,其中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7(17.95%)与研究组的5(12.8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即KPS、P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增高,其中研究组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行脑胶质瘤术后予单纯放射疗法和放化疗同步两种治疗措施,均具有一定积极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放化疗同步疗法疗效更佳。分析原因是由于放疗和化疗可同时分别作用于患者不同手术位置及身体各空间部位,化疗在防控病灶转移同时对放疗有联合作用;而放疗可促进化疗药物快速有效的透过血脑组织,进而能够缩小肿瘤体积,利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放射治疗的敏感度,二者同步应用可有效提升脑胶质瘤患者的术后的临床治疗成功率。另外,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化疗药物莫替唑胺是二代烷化剂,为咪唑四嗪类的衍生物,其生物利用度较高,患者服用后可直接广泛分布于全身。并且本研究结果与岑卓英等人实验结果类似,从而进一步验证脑胶质瘤术后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的积极有效性[3]。

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不良反应率12.82%与对照组的17.95%比较,无显著差别。胃肠道反应异常及骨髓抑制是化疗过程常见多发性不良反应现象,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甚至会引发死亡,但由于本研究中所采用新型化疗药物莫替唑胺,其毒性微弱,而且在患者体内甚少残留,所引起的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液可逆转,对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因此本研究中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未发现显著差异,进而表明临床使用同步放化疗的安全性、稳定性较佳。由于两种治疗方法各自具有一定毒性,因此在同步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根据患者体征、病情进行规范治疗,避免先进行的某项治疗对另一项治疗产生抗性,降低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脑胶质瘤术后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具有积极治疗价值,临床使用有重要现实意义。

[1]印海林,吴伟莉,金风,等.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同步及辅助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的临床研究[J].临床研究,2011,31(5):429-430.

[2]齐立伟,范育伟,李玉,等.117例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同步放化疗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6):2-3.

[3]岑卓英.放疗联合化疗对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29(3):292-293.

R739.41

B

1671-8194(2015)20-0155-01

猜你喜欢

放化疗胶质瘤化疗
成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的观察
跟踪导练(二)(3)
TGIF2调控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Sox2和Oct4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