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低血压影响的临床效果对比

2015-10-25龙京花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0期
关键词:低血压概率血压

徐 晶 龙京花

(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1)

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低血压影响的临床效果对比

徐 晶龙京花

(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1)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滤过以及血液透析在透析临床治疗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3组,分别为血液透析组、前稀释血液透析滤过组以及后稀释血液透析滤过组,每组52例。观察并统计这三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血压变化以及发生低血压的次数。结果 血液透析组发生低血压的概率要明显高于前稀释血液透析滤过组以及后稀释血液透析滤过组,前稀释血液透析滤过组平均动脉血压要明显高于后稀释血液透析滤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滤过可以抑制低血压发生概率,并且前稀释血液透析滤过效果要优于后稀释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低血压影响

血液透析性低血压在血液净化中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但是在临床治疗中却有一定的难度。通常情况下,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平均脉压和治疗前相比,降低30 mm Hg或是收缩压低于90 mm Hg都属于低血压的诊断范围之内[1],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就有可能诱发心率失常,危及到患者生命。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56例患者进行了针对性治疗,发现血液透析过滤的效果较好,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3组,分别为血液透析组、前稀释血液透析滤过组以及后稀释血液透析滤过组,每组52例。其中,血液透析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在31~72岁,平均年龄(49.5±6.2)岁;前稀释血液透析滤过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在35~75岁,平均年龄(50.5±2.6)岁;后稀释血液透析滤过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33~73岁,平均年龄(50.4±3.1)岁。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均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①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回输液成分为碳酸氢盐,每周3次,每次4~5 h。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保证透析液流量在500 mL/min,血液流量在200~250 mL/min。②前稀释血液透析滤过组以及后稀释血液透析滤过组:同样将碳酸氢盐作为血液透析滤过回输液,每周3次,每次4~5 h。两组前后稀释组均采用在线血滤机进行过滤,保证透析时流量在500 mL/min,血流量在200~250 mL/min。

1.3血压测量:在治疗前以及治疗时每隔半个小时测量患者血压,以及在治疗后对患者血压进行测量,若是患者血压测量值低于100/40 mm Hg,同时出现心慌、哈欠、呕吐以及头晕等低血压典型症状,采取针对性措施处理。

1.4统计学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平均脉动压情况比较:在患者治疗不同的时间段之后,前稀血液透析滤过组平均动脉血压要明显高于后稀释血液透析滤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低血压发生概率比较:治疗后,在血液透析组发生低血压患者13例,前稀释血液透析滤过组发生低血压患者3例,后稀释血液透析滤过组发生低血压患者5例,血液透析组发生低血压的概率要明显高于前稀释血液透析滤过组以及后稀释血液透析滤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低血压发生概率比较[n(%)]

3 讨 论

在血液透析治疗中,低血压是一种较长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在20%~40%,伴有头昏眼花、出汗、哈欠或者血压显著下降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嗜睡、心绞痛、甚至昏迷,死亡[2-3]。诱发透析性低血压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有年龄、伴发基础疾病、进食、超滤量、透析液成分、透析液温度等[4]。血液透析滤过是在血液透析的基础之上,利用通透性较高的滤过膜,增加滤过率,主要是为在对小分子毒素进行透析时,增加对中分子毒素的相应清除作用[5],其和血液透析相比,采用血液滤过治疗的患者其血流动力学状态更加稳定,而且对中分子的清除效率要更加优越。血液透析滤过的具体作用机制为:血液透析滤过可以对红细胞压积作用中的Na+进行选择性保留,从而使红细胞压积减少的状况比血液透析要更加明显[6]。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为了有效解决患者的水潴留,因而需要进行超滤,在经过超滤后,患者的血容量会减少,对血压造成一定的影响[7],但是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发现,虽然超滤对血压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表现的却不明显,只有同时进行超滤和透析时,才会诱发低血压。另一方面,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塑料以及增塑剂会无可避免地进入到患者体内,从而产生相应的毒性物质以及引发过敏原,同时,血液透析也不能较好地清除进入到人体中的这些有毒物质,因而可能会诱发低血压。但是血液滤过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因而可以有效地抑制低血压的产生。在本次研究中,血液透析组发生低血压的概率要明显高于前稀释血液透析滤过组以及后稀释血液透析滤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前稀血液透析滤过组平均动脉血压要明显高于后稀释血液透析滤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治疗前后平均脉动压情况比较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血液透析滤过可以有效抑制低血压发生概率,并且前稀释血液透析滤过效果要优于后稀释血液滤过,采取有效的处理和预防措施,在避免低血压现象发生的同时,也有助于延长老年患者的寿命,改善其生活质量。

[1]樊桂娟,张嘉汝.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应对[J].临床护理杂志,2007,6(4):35-37.

[2]杨曼,李慧霞,闫海霞.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机制及防治措施[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4):337-340.

[3]Colì L,La Manna G,Comai G,et al.Automatic Adaptive System Dialysis for Hemodialysis-Associated Hypotension and Intolerance: A Noncontrolled Multicenter Trial[J].Am J Kidney Dis,2011,58(1):93-100.

[4]张新.血液透析低血压发生机制及防护措施[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5):517-519.

[5]陈莉,唐冬茹,章敏芝.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中小分子物质清除的比较和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5):48-49.

[6]刘琳,谢志明,宋桂敏.血液滤过及透析滤过对症状性低血压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64-65.

[7]Oliver MJ1,Edwards LJ,Churchill DN.Impact of sodium and ultrafiltration profiling on hemodialysis-related symptoms[J].J Am Soci Nephrol,2001,12(1):151-156.

R459.5;R544.2

B

1671-8194(2015)20-0148-02

猜你喜欢

低血压概率血压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