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病因素调查

2015-10-25王更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0期
关键词:假体置换术髋关节

王更军

(河南省镇平县人民医院,河南 镇平 474250)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病因素调查

王更军

(河南省镇平县人民医院,河南 镇平 474250)

目的 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病因素进行了调查,从而为预防术后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髋关节疾病患者80例,均给予择期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术后感染情况与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并进行发病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发生感染7例,发生率为8.8%,所有感染并发症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为体质量指数、年龄、手术时间与糖尿病(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比较常见,发病因素主要为体质量指数、年龄、手术时间与糖尿病,要积极进行预防与管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感染;发病因素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性髋关节疾病的常见骨科手术之一,特别是近年来新材料不断应用,使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征越来越广,同时应用患者也越来越多[1]。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治疗髋关节疾病尽管取得如此大的成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术后感染的病例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效果[2],并且术后感染不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而且延长患者手术时间和增加患者医疗费用,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3]。本文为此具体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病因素进行了调查,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髋关节疾病患者80例,纳入标准:入院后明确诊断髋关节疾病,具有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指证;单侧发病;患者临床及手术资料齐全;患者知情同意,排除失去随访,死亡病例或资料不全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9岁,平均(43.42± 17.47)岁;左侧42例,右侧38例;疾病类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2例,新鲜股骨颈骨折28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15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5例。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都给予择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过程包括合理选择体位与切口,便于软组织松解、关节充分显露和假体置入,显露髋关节囊后,分离关节囊外的粘连,切除股骨头,修整股骨颈,扩大髓腔,清理髋臼,安放人工髋臼,然后进行人工关节置换,常规进行缝合与抗感染。术后感染的诊断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感染诊断标准》2001版执行;诊断有争议的病例,由感染管理专家共同讨论确诊。

1.3调查内容:我们积极调查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发病类型、疾病类型、合并疾病、术前检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药物使用情况。积极检查患者术前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等。

1.4统计学方法:本文数据的统计分析在SPSS 13.0下进行,对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中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变量筛选与分析,P<0.05代表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术后感染发生情况比较:所有患者完成手术,术后发生感染7例,发生率为8.8%,临床表现为患髋疼痛、发热、关节切口周围红肿,所有感染并发症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

2.2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将调查的相关因素都纳入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为体质量指数、年龄、手术时间与糖尿病(P<0.05),具体见表1。

表1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独立危险因素

3 讨 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关节置换手术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特别是计算机导航技术、微创手术、定制性关节假体的广泛应用,使全髋关节置换更趋完备[4]。术后感染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再次就诊的主要原因,感染常使患者因此认为手术效果不好,更有甚者认为是手术失败,一旦发生感染则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5]。虽然多数患者经二期翻修后能彻底根除感染,但是可能加重体弱患者的其他疾病。本文所有患者完成手术,术后发生感染7例,发生率为8.8%,临床表现为患髋疼痛、发热、关节切口周围红肿,所有感染并发症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

在发病因素上,本文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为体质量指数、年龄、手术时间与糖尿病(P<0.05)。年龄>65岁是关节置换术后多微生物混合感染的显著易感因素[6]。当前一些学者关注了肥胖与人工假体术后感染之间的联系,其发生浅、深感染的优势比明显增加[7]。同时肥胖因素不与患者的原发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相依存,只要患者体质量指数过高,其术后必然面临假体感染的高风险[8]。在糖尿病患者中,由于高血糖伴随削弱的白细胞与血小板功能,是一个增加晚期感染的独立性风险因素,应予以监测加以控制[9]。手术进行时间与术后感染有显著性联系,研究显示手术时间>127 min可以作为预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的临界持续时间,为此需要有效缩短手术持续时间,而且能注意止血,减少术中失血避免术后血肿形成[10-11]。总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比较常见,发病因素主要为体质量指数、年龄、手术时间与糖尿病,要积极进行预防与管理。

[1]Kurtz S,Ong K,Lau E,et al.Projections of primary and revision hip and knee arthroplasty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2005 to 2030[J].J Bone Joint Surg(Am),2007,89(4):780-785.

[2]李勇,魏宪会.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措施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4,15(6):76-77.

[3]Lee HJ,Kim KW,Kim KS,et al.Primary Musculoskeletal Mycobacterium Infection With Large Cystic Masses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J]. J Arthroplasty,2013,28(2):373-374.

[4]李宝林,付昆,郭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创面蜡样芽胞杆菌感染与药敏试验[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8(3):4448-4449.

[5]常红星,朱兵,吴军,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及保守治疗[J].实用老年医学,2012,26(3):261-263.

[6]姜鹏.人工关节术后感染相关因素[D].济南:山东大学,2009.

[7]赵志,周新社,肖玉周,等.踝关节骨折的治疗与踝关节功能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解剖与临床,2010,15(1):39-42.

[8]王玲,王宏,班丽英,等.唑来膦酸静脉滴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56例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8):1021-1022.

[9]杨国栋,梁军波,朱杰鹏,等.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1(7):2652-2653.

[10]赵志,尚希福,周新社,等.跟骨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18-20.

[11]谭钢,罗磊,杨静,等.366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17):1431-1434.

R684

B

1671-8194(2015)20-0111-02

猜你喜欢

假体置换术髋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