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到两小时读完《呼啸山庄》,意义何在?

2015-10-24宋宇

作文·初中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伍德呼啸山庄大脑

宋宇

2014年11月6日,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把一本新书的全文放上了一块广告牌,长方形文本框上,每次“播放”一个单词,速度很快——每分钟350个词。

这本小说此时还没在书店发售。如果路人有闲情在广告牌跟前读下去,他最少用5个多小时就可以读完这本384页的书。

提供这种文字播放技术的Spritz,是美国波士顿的一家新兴公司。2014年年初,它因推出同名的速读技术,获得354万美元种子投资,也成为媒体的关注对象。Spritz的想法是,这种逐个快速播放单词的技术,可以令用户在阅读时更加专注和高效。一家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写到,以Spritz最快的速度,即每分钟1000个单词,用户不到两小时就能读完《呼啸山庄》。

一粒一粒吃米饭

Spritz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只不过是让你目不转睛。

研究认为,阅读耗费的时间,只有20%花在理解内容上,其余80%则是目光在词语之间运动所耗。人眼用于阅读的区域位于视网膜中央,称为中央凹,人的目光要不停移动,才能使中央凹接收到信息。盯住固定位置每次只读一个单词,阅读者就不会再像读印刷书籍那样“摇头晃脑”。

人的视觉敏感度又随着离开视野中心而下降,所以每次只能看清文本的一小块区域。Spritz文本框每次最多显示13个字母,在特定位置,单词中的一个字母总是红色。这个位置被称为“最佳认知点”,用于定位词语,有助于“缩短单词由眼睛传递到大脑的时间”。

在为《连线》杂志撰写的文章中,保罗·高蒂亚诺说,他能以每分钟600个单词的速度较为顺利地阅读文本,不确定是否可以读完整本书,但确实可以节省处理工作文本的时间。

在人类约5700年的阅读历史中,阅读速度并非一直都那么重要。不过,互联网时代,文本的载体由纸张扩展到屏幕,生产越来越快,形式越来越多样,阅读速度变得更加重要。国际警察局长联合会社交媒体中心提供过一个数字:现在美国的社交媒体用户每天平均阅读54000个词,大约相当于一本小说。

在美国,体系化的速读培训始于1950年代末,其先行者艾芙琳·伍德有一个著名的比喻:“你愿意一粒一粒地吃一餐米饭,还是好好地吃一勺?”她声称她的方法能使阅读速度提升至平均速度的2至5倍。

美国大学毕业生的平均阅读速度,约是每分钟250个词。据说伍德的速度是每分钟2700个词。肯尼迪、尼克松和卡特3位总统,都曾派遣白宫工作人员前往伍德创办的培训机构学习速读。自伍德创立这个行业,美国出现大量速读课程,以各式各样的方法提升阅读速度。

读得越快,懂得越少

电影导演伍迪·艾伦曾调侃,他参加了速读课程,可以用20分钟读完《战争与和平》,然后知道“它是讲俄国的”。

学者们也普遍不认可速读机构与Spritz所宣称的高理解率。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心理学家迈克尔·马森曾在1987年设计实验,令一组人以每分钟240个词匀速阅读,另一组以每分钟600个词略读,第三组以伍德速读法、每分钟读700个词。在理解文意时,后两组人表现都很糟糕,涉及细节与技术信息时尤甚。大多数研究结果都类似。至于Spritz,马森认为,人们领会语言的方式各具特质,那种速度一经设定即毫无变化的方式,可能会令使用者厌倦。

悉尼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萨丽·安德鲁斯认为,要理解词语含义,上下文非常重要,因此而耗费的时间是有必要的。Spritz实际上在强迫人们依照听演讲的形式去处理书面语言,一个单词出现,就没有机会回头检查它的讹误。她认为,Spritz可能更合适呈现不超过140个词的推文,并应用在小屏幕设备上——读者本来也没机会扫视文本。

Spritz更能发挥优势的情况似乎限于:大多数信息只需了解而非理解。使用Spritz这个本意为“喷”的单词,实际上也是在表达“易懂信息快速、直接的喷发”。

留学法国的胡璎曾热衷于Spritz。她用这款应用阅读英语或法语的新闻网站,能节约时间。但是遇到那种特别喜欢用错综复杂的从句的行文,经常感觉语无伦次,只好回到原文阅读。但在回到北京后,阅读时间变得充裕,她就不再使用Spritz。她的法国朋友则大多不愿使用这项技术。他们认为它会破坏阅读的真正乐趣。

相比阅读爱好者,重视时间、强调效率,而且很可能接触大量文本的职场人士,无疑是Spritz的天然目标用户。28岁的图书公关凯茜·麦克因泰尔,估计自己每天会收到300封到400封电子邮件,对她来说,搭载Spritz技术的可穿戴设备肯定能比用智能手机更便利快速地阅读邮件。不过,这种旨在利用所有时间的高效,能让人更幸福吗?

运用100%的脑力只是梦想

2014年的电影《超体》中,因为意外,女主角露西的大脑潜能得到激发,最终能够控制自己100%的脑力。只用到脑力的28%时,她就可以快速、并行地处理信息,一边跟人谈话,一边用超常速度操作电脑,阅读、理解并完全记住在屏幕上飞快打开的网页。她用一个小时学会了汉语。

在认知科学专家、科学作家阳志平看来,《超体》中所谓大脑只利用了10%的理论,只是“神经迷思”。他相信,人类在短期内可能无法突破阅读速度的限制。“可以将人类大脑想象为一个简化的输入输出装置。制约这个装置输入输出速率的是工作记忆,它是人类所有能力,包括阅读速度、记忆、注意、执行功能的瓶颈。”这个瓶颈受制于人类进化早期出现的前额皮层,因为它的存在,片面追求速读方法意义不大。他说,研究大脑的科学家之间有个玩笑:“如果神灯只能增进你的一种能力,那么就请魔鬼将你的工作记忆能力提高一倍。”

与法国的书虫们相仿,阳志平也对速读乃至Spritz技术不以为意。他认为在具体读物上的阅读速度,更多源自练习与背景知识。但Spritz的开发者明白,快和多,是人们永远的欲望。

(摘自2015年1月22日《南方周末》,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猜你喜欢

伍德呼啸山庄大脑
中英双语阅读 呼啸山庄
打瞌睡的房子
伍德时
浅析《呼啸山庄》凯瑟琳的人格特征
赏析《呼啸山庄》背后的爱与宗教
《呼啸山庄》闪回叙事文体功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