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芳很忙
2015-10-24思韦
思韦
在中国2012年年度十大流行语榜单中,“元芳,你怎么看”赫然在列。这一句提问逐渐变为国人的口头禅之一,并引无数网友竞折腰。
每天,元芳都要奔忙于各种刁钻古怪、穿越古今的提问之中,任由网民们给他配上各种装傻卖萌的台词,供“欢乐”与“阴险”的大众消遣。于是,在继杜甫、尔康、包大人、雪姨之后,元芳成为新一代“忙人”。
问“元芳,你怎么看”的网民显然不是在自言自语,而是像狄仁杰寻求李元芳的看法一样,在网络上征求全体网民对某件事的看法。但提问者抛出的其实是一个暗含着“参考答案”的设问,期待的也是“大人,此事定有蹊跷”的元芳式回答,他们想要的是社会舆论的统一,追求的是民意的共鸣。尤其是对于很多背离社会正义、道德,侵害老百姓利益的事件,在知情权和话语权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的情况下,“元芳,你怎么看”的提问就更具有传播热度和讽刺意味。
对元芳无止境的询问,使网友过足了扮演“狄阁老”的瘾,更为重要的是,在看似无厘头的发问中,网友倾诉、吐槽的欲望得到了满足。曾经有一个流行词语叫作“神回答”,这样的回答其实不一定有多么深奥,相反,往往是很朴素很简单却又一针见血的语句,让人看到之后捧腹大笑却又能引人深思。“狄阁老”们期待的,也就是元芳的“神回答”。
一句“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勾起了无数异乡游子对家乡、父母的依恋;一句“皇上,你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直教痴男怨女们泪水涟涟,纷纷追忆青葱岁月;一句“元芳,你怎么看”则激起普通百姓调侃生活中诸多不满的欲望。
我们需要“贾君鹏”“夏雨荷”和“李元芳”。他们是没有身躯却有温度的名字,他们是没有历史却有故事的人,他们身上寄托了民众的某些愿望。在这样一个信任缺失、安全感缺乏的时代,每个人内心都充满了疑问,人行道被人一踩就塌,大桥被“超载货车”一压就垮……“元芳,你怎么看”千百次地发问,其实是期待种种“集体焦虑”能够得到政府的倾听和回应,是期待当下不完善的制度有人去完善,是期待各种阴暗黑幕有人去揭露。
在这个什么都讲究“速度”的年代,“元芳热”很快会成为历史,下一个“大忙人”不知又会是谁。调侃着说杜甫很忙,元芳很累,可是真正忙累的人,其实是我们自己。关于这点,元芳,你又怎么看?
(指导老师 陈 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