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学交替”博弈的OJT教学体系构建——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农商学院实习实训个案研究
2015-10-24王军
王军
(合肥财经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关于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部署明确指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现代职业教育一个重大而鲜明的特点是“工学结合”。《决定》强调的“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结合工作的学习,是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工作经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育模式。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从“工学结合”到“工学交替”
(一)“工学结合”的困境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教育制度和培养模式,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就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教育部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让学生熟悉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掌握工作方法、理解工作标准的重要途径,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
到用人单位进行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政策和制度。目前,国内的高职院校普遍采取的方式是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第三年去企业实习实训。这种实习实训的安排是一种集体行动,由于实习者个体的投机行为没有恰当的制度安排加以制约而难以产生良好的实训绩效。
在顶岗实习实训的集体行动中,由于参与其中的学生个体与集体之间往往存在着利益冲突,个体的机会主义倾向会使集体行动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有时甚至出现某种“困境”。曼瑟尔·奥尔森在解释个体行动与集体行动的关系时认为,个人取决于自己偏好、对成本收益计算的选择行为往往从自己的私利出发,常常不是致力于集体的公共利益。这种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使对学生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获得了强大的“解释力”。
(二)“工学交替”是高职实践教学的有效方式
深化高职教育综合改革,就是要破除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成教育制度和体系的自身完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为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并围绕目标组织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当前,高职院校亟待探索高职教育改革过程中从“工学结合”到“工学交替”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模式。
“工学交替”模式起源于英国所谓的 “三明治课程”或“三明治计划”,是企业实际技能训练与职业院校职业基础知识及职业技能训练交替进行的教学方式,具体实施方式是职业教育与企业实习时间各半的不同排列组合。这种学用结合的“工学交替”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更快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不断提高个人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将来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工学交替”不仅为学生构建了学校教育与职业生涯之间的桥梁,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帮助学生尽早实现从学生角色到职业人角色的转变,有利于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有利于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的提高,而且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支付实习薪酬的方式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二、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农商学院——金农会“工学交替”的实习实训模式
(一)农商学院与金农会简介
由安徽嘉日成集团董事长严肃先生创办的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际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这是全国第一家由农资人创办的高职院校,其下属的农商学院是中国第一所专为农药、肥料、种子等涉农企业服务,培养种子生产与经营、农资连锁经营管理、营销与策划人才和农资行业职业经理人的专业学院。“农商”是合肥财经职业学院的创新学科之一,专门面向农业商业输送人才,在全国高校中独一无二。
金农会农资连锁有限公司是在承载了嘉日成集团近二十年行业优质资源的基础上成立的全国性农资连锁公司。在“商品双向流通、城乡互为市场”的新型农资连锁模式基础上,构建起金农会独有的以种子育、繁、推一体化为主体,以新型环保农药和新型绿色肥料为两翼,以农资贸易、农场发展和农产品开发为主营业务,以加盟店、子公司、种植业协会和农商学院为依托的“一体、两翼、三支撑、四依托”的产业链连锁体系。金农会将多种经营文化、多种经营资源融合到一起,汇聚成金农会独有的发展模式,成为中国农资连锁领域里的一朵奇葩。随着金农会事业的迅速发展,金农会和农商学院采用企校互助、定向培养、校企协同发展的模式,形成了公司独特的优势。
(二)“工学交替”特色实习实训模式
按照《决定》的部署和要求,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农商学院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探索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学院学习相互交替的实习实训模式,实现了从“工学结合”到“工学交替”的特色实践教学体系的跨越。
1.实习准备
根据农商学院学科专业的特色、企业的需求及行业的特征设置专业课程,定向选择合作企业参与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企业在学校设立助学金,学生(表现优异者)毕业后可直接进入金农会等相关企业工作。
2.实习对象
主要针对农商学院学习过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二年级下学期与三年级学生,学校推出顶岗实习教育方法,鼓励学生及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3.团队组建与培训
参与实训的学生按照企业要求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由一个队长及若干名队员组成,有属于自己的队名、队徽、队歌以及团队文化展示形式。学生以团队形式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职场教练进行培训,培训后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相关企业的相关部门和市场进行实习。
4.顶岗实习
学生小组团队与企业相关部门、市场区域签订实习合同,由企业人力资源部实习教练和市场经理协助制定工作计划,安排工作任务,实习学生在企业带着目标和任务进行实习实训。
5.实习总结
实习结束后,实训学生小组撰写实习总结,接受学校及相关实习单位的评估,对实习表现优异者给与嘉奖。学校在学生实习结束返校后做出总结,研究实习成果,为下一次实践奠定基础。农商学院实训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实训流程示意图
三、“工学交替”实习实训参与主体的博弈分析
现代博弈论的经典模型“囚徒困境”告诉我们,强调个人理性的非合作博弈往往是无效率的。博弈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实习实训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与实习单位双方的非合作博弈过程。
(一)实习实训参与主体的博弈过程
1.基本假定
为了便于分析,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我们先作如下基本假定:首先,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存在两个博弈主体:实习学生和实习企业,且二者都是具有理性的“经济人”,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是为了获得实践经验并获取相应的劳动报酬,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的目的是在提供实习机会的同时,利用学生的劳动力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润。其次,没有行业协会之类的组织干预企业行为,也没有教育主管部门干预学生实训过程。再次,实习学生与企业在决策之前都不知道对方的行动,可以认为他们的行动是同时独立进行的。
2.实习学生与企业的非合作性博弈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依据上述假设,我们可以建立企业与实习学生的非合作性博弈模型。实习学生采取的策略有:进入企业和离开企业;企业选择的策略也有两个:支付高薪酬和低薪酬。对于企业而言,支付低薪酬会成为其首选策略。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及各自收益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习实训双方可以形成4种不同的组合,即学生进入企业,企业支付实习学生高薪酬(HW)时,企业获得的收益为(Y);实习学生进入企业,企业支付实习学生低薪酬(LW)时,企业获得的收益为(Y′);企业支付高薪酬(HW),实习学生离开企业时,企业的收益为(-C);企业支付低薪酬(LW),实习学生离开企业时,企业的收益为(-C′)。
表1 实训双方策略选择及收益示意表
3.讨论上述模型在不同情况下的均衡解,并进行相应的分析
当Y>Y′时的博弈解:即学生进入企业实训工作,企业给学生支付高薪酬比给学生支付低工资能获取更大的收益。其原因可能是高薪酬策略能提高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从而使其产出得到提高,或对一些能力强的学生支付高薪酬,其边际产出会很高,上述博弈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点(HW,Y)。对企业而言,给学生支付高薪酬比支付低工资能获取更大的收益,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企业肯定会选择(HW,Y)这一策略,并且一旦选择,便不再更改其策略;对学生而言,若企业支付低薪酬,则会离开企业,但企业已然选择了高薪酬策略,学生便没有理由选择离开企业,因此,(HW,Y)是该博弈的均衡稳定解。
当Y<Y′时的博弈解:即学生进入企业实训工作,企业给学生支付高薪酬比支付低薪酬获取的收益要小。其原因可能是高薪酬策略提高了企业的成本,从而使其收益下降,上述博弈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点(LW,Y′)。对企业而言,给学生支付低薪酬比支付高薪酬能获取更大的收益,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企业肯定会选择(LW,Y′)这一策略,并且一旦选择,便不再更改其策略;对学生而言,若企业支付低薪酬,则会离开企业,形成(LW,-C′)组合,在此组合下,由于企业选择给学生支付低薪酬策略,学生选择离开企业,企业的收益不是(Y′),而是(-C′),而现实中 Y′<-C′,所以双方博弈的结果是从 (LW,Y′) 过渡到 (LW,-C′),并且双方在(LW,-C′)状态下实现博弈均衡,博弈的结果是学生与实习单位双方利益都受到损失。
(二)分析结论
虽然农商学院和金农会“工学交替”的实训教学体系可以实现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当前这种实习实训模式下,学生、企业和学校的教育理念都存在一些问题。事实上,学生实训的根本目的是想在获取工作经验的同时获取报酬,但是,随着“工学结合”的深入开展,在企业获取收益的同时,学生的薪酬收入却很低。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农商学院的调查显示,近5年来,参与企业实训学生的薪酬每月只有500元,甚至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导致许多实训学生最终不得不选择离开企业,实训学生与企业的博弈从(LW,Y′)组合最终转为(LW,-C′)组合。可见,当学生的目的不能实现时,他们就会选择拒绝参与企业实习实训,这是高职高专“实训缺位”的主要原因。由于大量一线岗位及市场推广团队的流失,企业的收益也随之下降。
四、构建OJT实践教学体系是实习实训的制度安排
根据以上分析,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改革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合肥财经职业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创新制度安排,推动特色人才培养
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农商学院通过根据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需要安排顶岗实习,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使学生全方位了解社会行业,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并达到企业对从业人员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全力打造了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具有 “一种精神”、“两种专长”、“三种方法”和“四种素质”人才培养特色的“锥形人才”。
虽然稳健的政策是人们关注的中心,教育者认为设计适当的政策很重要,但促使人们积极选择适当的制度安排更重要。要想解决高职院校实习实训缺位的问题,关键在于有规范化的实习实训制度设计。顶岗实习作为工学结合的一个重要环节,与校内学习同等重要,是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其他各教学环节的深化、补充和检验,是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毕业生上岗前全面提高职业能力的必经阶段。学校、企业和政府都应付出努力,本着平等、互利、双赢的态度,以创新的制度推动“工学交替”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切实解决实训缺位问题。
(二)构建OJT教学体系,落实实习实训制度
OJT,是 On the Job Training的缩写,也称为“职场内培训”,意思是在工作现场内,上司和技能娴熟的老员工对下属、普通员工和新员工通过日常的工作就必要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等进行教育的一种培训方法。其特点是在具体工作中双方一边示范讲解、一边实践学习,有不明之处可以当场询问、补充、纠正,还可以在互动中发现以往工作操作中的不足、不合理之处,共同改善。在工作中学习是获取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OJT的长处在于,可以在工作中进行培训,工作与培训两不耽误,双方不必另外投入时间、精力和费用,而且还能使培训与实际工作密切联系,形成教与学的互动。实施OJT需要对OJT体系进行多维的角色设计与分工,推动多角色在实训过程中各司其职,如图2所示。
图2 OJC实训的角色示意图
高效的OJT体系需要明确的角色分工,OJT需要八种角色结构化团队的支持与协作,包括教学设计团队、实训过程心理辅导团队、校企合作委员会、教务监管委员会、实训教学执行专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指导教师及企业培训教练。OJT是经由工作本身或与工作相关的事情进行教育的过程,是与实务连接在一起的教育,通过OJT可以培养实习实训学生的实践技能。体验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OJT本身就是一种体验学习,因此教育效果良好。
(三)健全校企协同机制,保障实训高效实施
OJT实践教学活动不只是实训指导教师与实训学生两方面的事情,高效协同是实训管理的首要任务。因此,应由高职院校和企业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负责研究、部署校企合作工作,执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有关校企合作的决议,由教务监管委员会指导并监管与企业合作的实践教学和教务工作,并配备实训教学执行委员会。各专业应组建实训教学设计团队,聘请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参与教学改革,指导实践教学设计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并参与学生实践教学与培训,充分发挥企业人员在实习实训中的作用。
为了能够促进 “工学交替”实习实训的有效实施,需要鼓励和引导校企全员积极参与,只有建立健全校企联合OJT教学体系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作为决策机构,保障教务处作为教务监管职能机构,确立教研室作为实训教学执行机构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委员会、教务处、系部、教研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教师及学生管理者校企全员参与的动力机制、调控机制和协同机制,才能保障“工学交替”实习实训的高效实施,使OJT实践教学体系真正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3.
[2](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225-226.
[3](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29.
[4]戴翔.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1(6):18-20.
[5]周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6]金农会农资连锁:开启中国农业产业链连锁先河[EB/OL].(2012-06-20).http://www.ahjnh.cn/single.aspx?cid=130.
[7]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36.
[8](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