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及质量管理
2015-10-24洪邦亚贵州遵义赤水华仁骨科医院内科贵州遵义564700
洪邦亚(贵州遵义赤水华仁骨科医院内科,贵州 遵义 564700)
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及质量管理
洪邦亚
(贵州遵义赤水华仁骨科医院内科,贵州 遵义 564700)
目的 研究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以及护理质量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3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且观察组的不良情况也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效果,进而达到令患者满意的目的。
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管理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一种严重的循环系统疾病,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够引起心、脑、肺、肾等器官的损害,并引发并发症。其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心血管系统发病比较突然,且患者病情多变。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暴饮暴食等都有可能造成其病情变化,同时,天气的突然变化,也会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因此,提高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建立一个友好的护患关系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对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96例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44.1±3.5)岁;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27~73岁,平均年龄(43.9±3.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时刻关注患者的临床指标,在患者输液期间进行有效管理并给予相应的帮助。
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①建立友好、和谐的医患关系:医护人员要热情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并为患者提供服务。在患者入院时,要向其家属了解相关信息,并对患者的病原及发病时间进行了解,告知患者一些注意事项;②制定护理方案: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即护理人员应该结合患者特点实施相应的护理,进而将护理工作带给患者的风险降到最低;③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护理方案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明确护理人员之间的分工,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避免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现象;④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时刻鼓励患者,帮助其树立信心。指导患者进行用药,避免由于用药不当而带来的严重副作用,促使其早日康复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8%(46/48),与对照组79.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2.2 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1/48),与对照组的16.7%(8/4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n(%)]
3 讨 论
心血管内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定的风险,这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并有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1]。所以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实施切实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意义重大[2]。护理风险管理能够针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研究,并实施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3]。
本文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护理质量进行了有效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8%,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9.2%;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7%,两组之间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结果与邬双[4]的相关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说明研究结果比较普遍,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在心血管内科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保证患者安全,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并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专业素质,培养护理人员的敬业精神。同时,护理分工管理还能够让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拉近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避免护理过程出现失误,保证护理效果。护理风险管理较之常规护理,能够实现护理内容之间的溶合,有效增强了护理工作的预见性与可靠性。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是不能预测的,但同时又是可以控制的。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核心思想就是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预防,制定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要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敬业精神与职业素养。这就要求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患者放在护理工作的中心位置,为护理工作的更好实施奠定有效的基础[5]。同时,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也十分重要。
4 结 语
综上所述,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护理风险,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护理风险管理也会变得更加的完善,使其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被显著应用,进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
[1] 陈花棉.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11(13):1203-1204.
[2] 齐银芝,李小玲.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管理[J].中国医药导刊,2012,13(01):138-139.
[3] 韩 莹.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12(01):148-149.
[4] 邬 双.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问题分析与风险管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5,6(19):95-96.
[5] 赵瑞林.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当代医学,2015,13(29):118-119.
本文编辑:李淑雁
R47
B
ISSN.2095-6681.2015.026.1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