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材妙用·美德美政
2015-10-24曾亚芸
曾亚芸
【“书”材展示】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离骚》)
【运用方向】
1.困厄未敢忘忧国。屈原始终深爱着他的祖国,即使被谗毁,被流放,依然不忘故国。他不仅为百姓疾苦涕泪横流,而且为君王的昏昧而痛心,为朝政的昏庸而疾首。这份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体现了一个有担当的士大夫的爱国情怀。
2. 崇尚美德,追求美德,践行美德。屈原是一个视美德重于生命的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而他追求的美德与其“美政”理想密不可分,用圣君贤相的理想人格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3. 清高的思想者,在孤独中踽踽独行。屈原被流放,而且遭遇群小的攻击,“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坚持理想的屈原是孤独的,也正是这份独孤,成就了他灵魂的伟大。
4. 在追求理想的路途上,面临着理性与感性的两难。屈原既要求自己“修能”,又追求“内美”,从而让自己陷入了理性与感性的两难境地,在感性和理性的冲撞中焕发出绚丽的带有痛苦意味的美。
5.生命在历史的天平上留下永恒的重量。生命的重量,从来都是由历史称量的。屈原那“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化成了一座精神的丰碑,留下了一份沉甸甸的重量,稳稳地站成一座峰峦。
【适用话题】
忧国忧民 美德 孤独 理性与感性 轻与重
【写作片段】
生命的重量
夜无眠,将往事落照,在月光的栈道上,我看到优秀灵魂的破碎,如片片浮萍在冷凝处低悬,碎成摇曳的翡翠,却在一潭民族之水中划下粼粼波纹……
走过苍苍蒹葭的河畔,淌过气象升腾的大河,我在乱世的黄沙找到了一颗耀眼的河珠。
亘古长江旁,衣裙翻飞,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那个士子是你吗?
庙堂案牍旁,满脸正气、为国兴亡而舌战群儒的三闾大夫是你吗?
汨罗江水旁,形容枯槁、“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悯者是你吗?
是的,是你,你是“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的执着者,你是“羌中道而改路”的孤独者。原本可以居庙堂之高以享荣华富贵,本可以纫蕙茝以闲居,可你放弃了,你放弃本属于你的那副轻担,而负上了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楚国的安危、民生的艰难。你注定了一生的孤独与漂泊。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有人在窃笑,有人在诅咒,而你被那个时代抛弃了。高贵是高贵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原以为你高贵的灵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本以为高贵会获得高贵的通行证,却不想,善于尔虞我诈的官场却卑鄙地攫取了你的希望。生命之重,让你无法承担,却不能放手。
生命之分量,可如鸿毛般轻,可似泰山般重,一个杰出的灵魂,放弃个人之重,而取天下之重,似泰山屹立于民族之峰,似珍珠,在宁静的湖水中荡开民族精神。远处,那历史的天平,将生命的重量高悬我头顶的星空。
【亮点评说】
文段以散文化的抒情笔法,借鉴课本中屈原坚持理想的内容,演绎生命的重量:纵然高贵的灵魂得不到理解,孤独而痛苦,依然矢志不渝,以死明志,留下了生命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