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教后反思 提升教学艺术
2015-10-24雷国杰
雷国杰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和“思”的辩证关系是如此,“教”与“思”的关系亦如此。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重视教后之“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回顾、分析和审视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有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个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后要思“得”。《史记》有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如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预设而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而得当的措施,条分缕析的板书;又如某些教学思想渗透的方法与应用的过程,应用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等。把这些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得”是教师直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宝贵经验,所“得”越多,经验就越丰富,课堂教学就会得心应手,教学收效肯定甚好。
课后要思“失”。 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有时从失败的教训中得到的东西,要比从成功的经验中得到的多,也更深刻得多。好多老师认为所谓的“好课”的标准是将教学环节中的“龙头”“凤尾”“铜腰”个个精雕细琢,教学过程中电媒、声媒、光媒一个不能少,学生讨论热热闹闹,回答问题对答如流。这种“好课”似乎无懈可击,但往往会留下许多遗憾或“内伤”,如教学内容安排欠妥,教学方法设计不当,教学重点不突出;又如教学语言不精练,教学环节过渡不自然,没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等等。对这些“内伤”,教师必须认真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思和无情剖析,并对症下药,找出改进措施。善于总结经验的教师会不失时机地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 “内伤”之痛。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在所难免,教师要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做深刻地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宝贵的财富。教师要及时客观地找出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失误,并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及时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教师也应反思别人教学之“失”,成本最低的财富是把别人的经验教训当作自己的经验教训。因此,教师应从别人身上汲取可贵的经验教训以警醒自己。做到如此,相信我们的课堂教学会越来越完美,课堂实效性会越来越佳。
反思“智慧的火花”。 “智慧的火花”即“灵感”。俄罗斯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说:“灵感,是由于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融洽的情感交流,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教学的瞬间灵感,这些灵感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若不及时去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教与学中师生“智慧的火花”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反思“再教的设计”。每上完一节课,教师要静心沉思:自己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地归类与取舍,更重要的是必须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去做,写出“再教设计”的新方案,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如果再给平行班级教授同样的内容时,教师肯定会拿出更精美的教学设计,教学时课堂的实效性肯定会有明显的提高,同时,自己的教学水平也肯定会提升到一个的新境界。
韩愈说:“行成于思,毁于随。”课后反思,贵在行动,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教师,我们应“吾日三省吾教”,以思促教,以思益教。若如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会更具艺术性,教学效率会更上一个台阶,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成长为一位真正的经验型、学术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