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杉林
2015-10-23吉英耀
吉英耀
每次回到老家,看到屋前那片郁郁葱葱的杉林,我都会跌落回忆,都被真实于内心的那份真情所深深感动,想起去世了的父亲和那段难忘岁月所发生的故事……
1986年12月,入伍仅27天的我,即随部队奔赴云南老山前线,执行对越防御作战任务。刚到集结地域,便开始了近乎残酷的临战训练。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开始负重爬山,锻炼体能和耐力;白天依托地形地貌,进行战术训练,一招一式,不容马虎;晚上结合夜战特点,不断演练阵地潜伏或搜缴打洞。每当深夜拖着疲惫的双腿,进入帐篷休息时,最大的渴望就是能收到一封家书。是啊!“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父亲的第二封信就告诉我,他已经作为建党积极分子参加培训了,还鼓励我刻苦训练,英勇战斗,争取火线入党!前后方来个比一比,看谁先进组织大门。父亲的话激起了我高昂的斗志,经过4个月的摸爬滚打和高强度演练,我出色地完成了各种训练科目,并被树为训练标兵。
1987年植树节前夕,部队正式与友军换防,我们进入了老山前沿阵地。当时,越军的炮火经常肆虐摧残我方阵地旁的一处原始森林,一时狼烟四起,火光冲天,而旁边不远处还有盛产橡胶的国营天宝农场。战友们的心和那被灼烧的树木一样疼痛,他们用更猛烈的炮火坚决予以了还击,捍卫那每一片绿……
晚上,照例给父亲写平安信。
信中提及植树节快到了,请老人家替我植上3棵树,尽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而那时沉默的父亲把对儿子的怜爱包容进满足儿子每一个小小愿望中。后来,他从马脚山林场买回240棵水杉树苗,在植树节那天,珍重地替他儿子连队的80名官兵栽下了那份深情和嘱托……
得知这个消息,我在集团军战地刊物《胜利报》上发表了一篇《那一片绿……》的散文,代表全连战士表达了对一个父亲的深深敬意!
20岁那年, 刚刚作为一个那个年代最可爱的人,一身战尘,从云南老山前线回家探亲,早早把一腔的思念化作简短的电文,告知父母:即日返乡。
积聚太多的渴望与期盼,父母的心情与我一样:欣喜与热望。
一路的颠簸没有扫去心中的激动之情,下了车,急切地搜寻父亲的身影。父亲倦缩在车站一隅。“爸爸!”我分明是一种心的呼唤 ,甚至是呐喊。父亲不紧不慢地走来,蹒跚中看得出压抑着的喜悦。原以为会相互拥抱,以表达一种生死相依之情。在血与火的老山战场,曾经凝聚老人家多少牵挂与担心啊!然而,父亲简单的动作与话语,却让我记忆一生。
只见他颤巍巍地从军用挎包里拿出几个洗净的桃子,说:孩子,这是你当兵后我在杉树林中,栽下的桃树结的桃子,你尝尝吧!我知道;按照我们乡下的习俗,当兵时栽下几棵桃树,能保平安。哽咽中我接过父亲递过的桃子,却咬不下去。“爸,你也吃!”“这是今早刚摘下的,昨天的都放在家里了。”原来,父亲昨天就接过站,只是因车次耽误,却让他老人家空等了一个下午及傍晚,我想象得出父亲当时回家的心情。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泪水夺眶而出……
后来,听母亲回忆说,自从那片杉林栽种后,从此他一直呵护小树的成长,像宠爱孩子一样精心培植,浇水、施肥、治虫、修枝……,甚至,有几次从不动怒的父亲因邻居的猪或羊窜入树林,而与人家辩得面红耳赤……
父亲也有慷慨的时候。1991年那场百年未遇的洪水肆虐地冲击着河堤,险情不断,万分危急!
作为驻段干部的他,像部队的指挥员,命令村民砍了40棵杉树做木桩,加固圩堤,从而确保了当地村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赢得了村民的赞誉。
父亲的形象在我们心里也随着树木的长高而长高,我们儿女也在他老人家的关爱下一天天健康地成长
1992年5月,父亲因劳累过度,不幸患上了癌症。那时,家里正需要帮手,而父亲毅然决然地把我的小弟也送到了部队,并嘱咐他:自己的疾病对于一个家庭是件大事,但对于国家来说只能是小事,热血男儿应该到火热的军营,锻炼和成长自己。并且要像杉树那样坚韧挺拔,直立做人;要像杉树那样,关键时候奉献自己,哪怕是做木桩……
我们弟兄两个没有辜负老人家的期望,我在一年半的老山前线轮战中,荣立三等功一次,部嘉奖5次;我弟弟在几年部队生涯中,也荣立三等功一次,3次被评为“优秀士官”,兄弟两人都在部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父亲去世后,我们在他的墓旁移植了几棵杉树,以寄托儿女对他老人家的深切缅怀……
如今,杉树已经成材。每次回老家,娇儿在杉树上荡着秋千,我和爱人在树下促膝谈心,年迈的母亲也常在树下追忆父亲,讲着已经久远的故事……
是啊!共和国数百万革命军人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捍卫着祖国每一片绿色;而后方的千百万父老乡亲也情系国防,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铸就了前方革命军人的坚强后盾。正因为如此,共和国的长城才牢不可破、坚不可摧;也正因为如此,共和国的土地才永远绿意盎然,充满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