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为了不教
2015-10-23廖木花
廖木花
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也就是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初衷是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运用的方法,从而迁移到学习的各个层面,更好地学习。这句话深刻阐释了初中语文教材中自读课文的教法。
编写教材时,编者把课文分为讲读与自读两个部分。自读即自学,具体来说,是在教师进行讲读,授之以渔以后,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学习形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讲读课学到的知识和初步培养起来的能力加以运用和实践,并从中获取新的知识,最终完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由此可见,讲读和自读体现的是“知”和“行”的两面。讲读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是“知”。自读则是学后应用的过程,即“行”。自读的讲是为了“不讲自会”,教是为了“不教自懂”。
初中语文课单元的设置是一单元四篇文章,前两篇是讲读课文,后两篇是自读课文。自读课文一般每课用一课时,自读课要求学生自学解决,诸如课文后的练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目的是通过自学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讲授过程中,我发现自读课教学存在问题较多,由于教师或者习惯于传统的单篇教法,或者由于对修订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意图理解不透彻,因而导致了两种不理想的教学模式。一种等同于讲读课,课堂上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题解,正音解词,分段讲解,归纳中心及写作特点,处理练习,面面俱到,自读课和讲读课一样满堂灌。如最近我在市级公开课上八年级上册《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用的就是这种模式。这一次小的尝试激发了我对自读课文的研究。我逐步认识到,这一教学模式强调教师主动传授,学生被动接受,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也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另一种是放任自读,不给必要的提示检查,缺乏明确的训练目标。这种情况下,出现两极分化,有自学能力的学生或许可以提出疑难问题,而绝大多数学生则漫无目的,根本达不到教学要求,自学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这一教学模式忽视了教师的教学经验、知识底蕴及专业素养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其效果也不十分理想。因此,探索、改革和优化自读课文的教学策略,是摆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如何来进行自读课文的教学?怎样教自读课文才符合九年义务教材大纲的要求,才能真正达到配合讲读课文提高学生读、写、听、说的要求?我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到了一些自读课文的教学经验,在这里提出来和大家探讨。
第一,学会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把握重点。因为自读课文基本上都是安排在讲读课文之后,所以在自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把两者进行比较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环节。比较的内容可以是课文内容、写作方法或者阅读体会等等。如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的几篇课文《春》《济南的冬天》《树林和草原》都是写季节的,比较的内容就有四季的不同、作者的不同感悟和不同的视角等。再比如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是新闻单元,其中讲读课是《南京大屠杀》《寻找时传祥》,自读课文是《阿炳在1950》,前面两课都是写人的文章,首先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写人的文章首先要把握人物的精神品质,再通过比较阅读,由于这篇课文源自电视专题节目,多了同期声和解说词,视听效果更明显,学生在比较中学会了鉴赏,在鉴赏的基础上提高了阅读能力,发展了思维能力。
第二,巧妙设置问题,举一反三,突破难点。自读课强调的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教师只是做必要的引导。如何引,如何导,才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领悟所学的重点,并能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使所学“活”起来,是教师应下功夫思考的问题。最常见的引导方式是启发式提问,比如《勇气》这课,自读思考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文章提到了“哪两种勇气”?作者更看重“哪一种勇气”,为什么?再如,东汉王充《订鬼》,这一篇文章,我就提出三个问题:1.本文针对当时社会上的什么现象提出了什么样的论题?2. 作者的观点如何?3.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这样的问题,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在自读前或自读后提出。如学生基础较差,或刚开始这方面的训练,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读,便于其迅速把握重点,逐步将问题放在自读后去问,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被动等待问题的依赖习惯,并能了解学生掌握、领悟所学的情况和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进一步引导。类似的方式还有课堂讨论、写读后感,就某一问题做即兴演讲等多种方式。
第三,营造讨论氛围,精读原文,品味语言。教师要激励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去,发现妙词佳句、精彩段落,并指出从内容到写法好在什么地方,让学生畅所欲言,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然后,教师适时给予补充、完善,创设一种浓郁的讨论氛围,让学生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积极主动地发现知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产生互动,师生共同领略文章的美。如在学习课文《鹤群》时,很多同学都觉得“缓缓盘旋上升的鹤群,愈来愈小,开始大小如麻雀,转眼间有如蝴蝶,不久像飞蛾,最后小如蚊”这一段写得非常美。有的同学说,这几句写出了鹤群从视线中逐渐消失的情景,有一种动态美;有的说,这一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的同学马上补充道,这里连用了四个比喻,很形象生动,鹤群的形象宛如在眼前。教师一方面称赞学生说得好,另一方面提醒:“大家是否注意到,这几句里‘开始、转眼间、不久、最后这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那种动态美正是从这几个词中表现出来的。同学们在写作时应当学习借鉴。”
第四,快速迁移训练,鼓励创新,感受作品。这是自学课文中最重要的一环。在以上几步的学习中,学生准会对某一方面感受最深,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趁热打铁,找准目标,快速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如《美猴王》中美猴王进入水帘洞的一段描写,动词运用得准确、传神,学生可以运用这些词语,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创新,描写运动会上的跳高或跳远,同样会收到好的效果。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习作片断:这位同学注视着前方的跳杆,先小跑几步,随后大步跨前,接着纵身跃起,头微微后仰,身体自然弯曲,在空中留下一条美丽的弧线,最后重重地站在海绵垫上,动作优美娴熟,美就美在这一瞬间。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去发现知识和发展能力,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归宿。
第五,强化类文赏析,授之以渔,学以致用。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在学完知识之后,懂得找类似文章进行巩固练习,掌握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从而为今后的阅读服务。例如读朱自清的《背影》,我们可以找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匆匆》,了解朱自清的写作模式和写作方向;再比如学习余光中《乡愁》,可以查找关于乡愁的诗歌如席慕容的《乡愁》,学习品读与鉴赏诗歌的方法。
总之,如果教师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读课文的设计理念,就能更好地实现以传授为主转变为引导学生为主,从一个知识的传授主体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协助者、指导者,从而真正实现了创新教学。
而学生明白了自读课文与讲读课文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关系,便会更重视自读过程。而这在一定意义上,也切实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接受型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性学习,逐步实现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的突破。
参考资料:
1.宋均凤《初中语文自读课的教学模式研究》,《考试周刊》2011年第77期。
2.马庆会《谈初中语文自读课的教学模式》,《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年第11期。
3.郑晓刚、邓彤《自读课:教什么与怎么教》,《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4期。
4.郭丽巍《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和谐课堂构建探究》,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