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
2015-10-23赵旭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并没有突破传统的方式,因此导致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存在某些误区:个人主义的抬头;拜金主义的扩散以及享乐主义盛行等。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不仅需要大学生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家庭、学校的密切配合。
【关键词】人生价值观;问题;原因;措施
一、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含义
人生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目标、人生价值取向和人生价值途径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作为当代大学生,所追求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应当是具有高端的文化素养,有理想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为人处事中有社会责任感,还要有积极的助人为乐和勇于为集体和社会奉献的精神,通过努力工作和实践学习,善于团结合作用集体意识来实现自我价值。
二、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取向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总体在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姿态在向前发展,但是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发展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个人主义的抬头。部分大学生作为家中的独生子女,个人主义、本位主义总是在不经意中发挥消极的影响:自私自利,缺乏社会责任感,没有集体意识,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为别人着想,没有助人为乐的精神素养。个人主义的抬头是一种极为消极的社会现象。这是不正确的。
二是拜金主义的落后风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个别大学生不仅接受并认同金钱至上的落后腐朽的观点,认为读书无用,出现了拜金主义,更是把拥有金钱的多少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这是错误的。
三是享乐主义之风盛行。当前享乐主义之风正在弥漫大学校园,某些大学生沉湎于吃喝玩乐、唯利是图,一味的追求感官刺激和物质享受,而摒弃了最初的理想信念。这是不可取的。
三、当代大学生错误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西方价值观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一些非社会主义甚至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流向国内,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发生震荡和冲突。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总是有利益的争夺,容易过分地强调物质利益优先,这会影响当代大学生形成重利轻义的思想。同时,商业化的理念已在校园中滋生,这也容易给大学生对人生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影响。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家庭教育的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体系还不完善,主要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功能的发挥。
学生的成长过程必然会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不同的家庭环境、家庭风气以及父母的言行举止和道德观念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成长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四)当代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影响
由于当代大学生处在个人生理、心理快速成长时期,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多元价值并存的局面时,他们的价值观会呈现出矛盾和不稳定的特点,从而引起价值抉择矛盾等现象。
四、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要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一要靠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和锻炼;二要靠外部教育和培养,包括学校教育、社会影响等。
(一)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和锻炼
一是博学。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二是分清正确和错误的观念,进行思想改造。用科学的态度、坚定的立场,坚决抵制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认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的危害,剔除腐败落后的思想,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三是选择高尚的人生观,追求高尚的品格。大学生应当以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为榜样,深刻领会其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当代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熏陶,从而提高自身的品格修养。
(二)高校及家庭教育的改善
一是高校应将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纳入德育课程的体系,加强关于人生价值观的教学活动。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贴近学生生活,结合学生的实际,把他们作为行动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培养一支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的教师队伍。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改革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理论既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坚定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教师教书育人,以此培养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性质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学生。三是优化家庭教育。父母要为当代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时注意加强对他们的品德、人格教育。
【参考文献】
[1]柯细霞.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5):125
[2]王凯,林海.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家庭教育[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87
[3]张忠玲,黎晓明.浅谈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东方教育,2013(11):32
[4]温春继.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误区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29):106
[5]王贤.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宁夏社会科学,2002(4):9
【作者简介】
赵旭(1987—),男,汉族,山东省高青县人,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