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儿童,探寻科普文独特的语言风景

2015-10-22陈小琴姜树华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5年10期
关键词:学问叔叔石头

陈小琴+姜树华

教学过程:

一、 交流阅读地图,回顾课文大意。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石头书》(板书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读懂了课文,还画了阅读地图。咱们来看看哪位小朋友画得最好?

交流欣赏两位学生的阅读地图。

生:她们一位同学画得简洁,另一位同学画得很生动形象。

师:从她们的地图里,你读懂课文写了什么吗?

生:课文写了石头书样子像书,这石头书有字,有画,有用。

师:看,好的阅读地图,就给我们阅读课文中找到了一条道路,我们在语言文字里再也不会迷路了!(板书:有字、有画、有用)。

二、 练读人物对话,感受“刨根问底”

1. 读好问句,体会“问”的魅力

师:这石头书可不是一般人能读懂的,只有掌握了特殊知识的人才看得懂!川川和磊磊怎么读懂的呢?

生:川川和磊磊不断向叔叔提问,渐渐读懂了石头书。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体会这问的魅力。对照学习要求,开始学习。(学生自主读课文学习)

◆ 品读问句,体会“问”的魅力

1. 快速读课文,用“——”划出川川和磊磊提出的问题。

2. 同桌练读问句,比比谁读得好!(注意提示语哦。)

师:川川和磊磊提出了哪些问题,谁能读好这些问句?(生朗读问句)

生:一、二两句,一个“好奇”,好像很感兴趣的样子,另一个是“奇怪”,感觉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哪里有书哇”?

师:送掌声给她!你关注到“好奇”和“奇怪”的区别了,真了不起!读出你的感受。(学生朗读这两句)

师:两个小朋友提了几次问题?你看出什么了呢?

生:一共六次。川川和磊磊充满好奇。

师:课文中有个词说他们特别爱——

生:刨根问底。

师:这个词什么意思?

生:一个接一个地提问,不问明白不罢休。

生:一个劲儿地问,就是“打破砂锅问到底”。

【点评】非常巧妙的设计,抓六个问句,让学生体会着提示语练习朗读,将“刨根问底”词语的理解落实在具体的文字中。学生对“好奇”“奇怪”在具体情境和朗读中比较体会,培养了语感。好问,是打开了探索之门。走进大自然,“好问”当头。

2. 读好答句,感受“书”的魅力

(1) 书上的字

师:他们这样刨根问底,还真“刨”出了不少学问!咱们就和他们一起来认认石头书上的字儿吧!

◆ 读读想想,理解“字”的含义

1. 自由读读第7小节,认一认,这些图片是石头书上的什么字吗?

2. 小组讨论:叔叔会怎样说这段话呢?试着读出来。

(生按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师:认识这石头书上的字了吗?(出示“波痕”“矿物”“雨痕”的图片)

生:第一幅图,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第二幅是矿物,它有各种颜色,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第三幅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

师:叔叔是怎么样向我们介绍这石头书上的字呢?(出示:“叔叔 ”,练习加提示语)

生:叔叔指着石头,耐心地向我们介绍。

生:叔叔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解释道。

生:叔叔像倒豆子一般告诉我们。

师:瞧,叔叔说话的样子在我们眼前活灵活现啦!刚才几位同学说了“介绍”“解释”“告诉”。

很多表示说话的词,咱们的汉语多丰富啊,表示“说”就有近二百个词!谁能像叔叔一样,给咱们像倒豆子般介绍介绍?(生朗读叔叔的话)

【点评】读课文,辨认石头书上的字——即波痕、矿物、雨痕图片,让枯燥的文字生动形象地成为学生眼前的图画,阅读、辨认的语文活动恰是一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教学认知。补充叔叔怎样的说的提示语既是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又是对朗读的指导!语言实践,永远需要借助语言活动进行内化,借助图片让学生介绍,无疑释放并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现力!

(2) 书上的画

师:石头书上的“画”也很有趣呢!默读8~11小节,想想:叔叔从这些画儿发现了什么秘密?(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 想想说说,发现“画”的秘密

1. 默读8—11小节,想想:叔叔从“树叶画”“贝壳画”“小鱼画”发现了什么秘密?

2. 同桌间说说:我从“XX画”推断……

生:从“树叶画”,我能推断出“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从“贝壳画”“小鱼画”,我知道了,“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

生:我们现在看到的高山,是“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

师:瞧,这些画的秘密串起来,好像在给我们讲故事,一个关于地壳变化的故事。化石经过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才能形成,你能从文字里发现吗?

生:“在很久很久以前”“ 后来”“又过了很多很多年”这些词说明了化石形成的时间很漫长。

师:这是个久远的故事。谁来读读?(生朗读)

【点评】科学小品文,当然要追求表达的精准,“在很久很久以前”“后来”“又过了很多很多年”等表示概略的词句恰恰准确地表达出地质的变化。学生对文本的朗读常常不入心,这一学习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去推断、去发现,带上思维阅读,学生真正体会到石头书的“画”能帮助人们推断地壳的变化。

(3) 书的“用处”

师:看,化石能帮我们推断几万年前的地壳变化。读懂石头书,还有什么作用呢?你读懂这儿的省略号了吗?

生:化石能帮助我们研究古代生物,我们通过化石见到古代的植物、动物,研究它们的变化和进化。

生:研究古代生物,也能帮我们推断地球不同时期的气候,各个地区的气候差别,因为不同的气候才有不同的动植物的生存。这是我从《我们爱科学》中读到的。

师:你会思考、会联想,是个爱读书的小科学迷!

……

师:化石有那么多作用,看来这“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大呀!

3. 回顾对话,发现提示语的妙用

师:学问学问,不懂就问。川川和磊磊爱“刨根问底”,从叔叔那儿刨出了比书本上更生动、更有趣的知识!让我们再来看看人物的对话!老师读了很多遍,竟发现了一个特别的情况——为什么小朋友的话都有提示语,而叔叔的话都是大段大段的语言,却没有提示语呢?(生沉默)

师:好好思考。

生:小朋友的写了,一问一答,知道谁问的,就知道谁答的了,不需要写。

生:都写提示语就啰嗦。有的写,有的不写,才好。

生:因为我们小朋友说话时样子可爱活泼,叔叔说话的样子没有小朋友的样子生动,没有太多变化,就那样滔滔不绝地说,不写我们也知道。(笑声)

生:因为小朋友们只顾听叔叔讲话的内容了,没注意看叔叔的表情。

师:听到了吗?这个孩子发言中有很重要的信息,只听叔叔讲话的内容了!

生:叔叔讲话的内容很重要,是我们想知道的,很吸引我们。

师:也就是说,有时,我们说话的内容比说话的样子更重要,这时,我们可以不用写提示语,让人们更多地去关注说话的内容。咱们又学到了独特的一招:不写提示语,恰恰强调和突出了人物说话的内容!

【点评】这样的教学设计是独辟蹊径的。我们在教课文时,更多地让学生体会提示语的运用如何生动。教者在文本研读中有了独特的发现:“对话描写中,小朋友的语言有提示语,而勘探队员叔叔的话很少有提示语,为什么呢?”让学生去思考,学生的思维被拉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发现的眼睛有了全新的视角!原来,有时,说话内容比说话方式更重要,不运用提示语正是对人物语言的凸显和强调。

4. 拓展延伸,激发科学探索志趣

师:课文中,川川和磊磊特别爱“刨根问底”,给你什么启发呢?

生:多问,就能学到很多东西。

生:我们要有好奇心,多问为什么,就能多长见识。

生:问,就要问个明白,我爸爸经常说的一句就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掌声)

师:对,这就是“刨根问底”!我们生活中就应该不懂就问,勤学好问、刨根问底,直到问明白为止!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爱因斯坦、牛顿这些大科学家正是从小爱问、爱思考,才站上了科学的巅峰!孩子们,让我们永远保持好奇心,对生活充满新奇感,多思多问!

【点评】第二次理解“刨根问底”,前面读问句是字面的理解,这里是入心入境的体验和思考——保持好奇心,不懂就问,问明白为止,就是做“学问”!

三、 练写人物对话,体会提示语的表达。

1. 创设情境,师生对话:

老师向学生透露明天要看电影的好消息,学生兴奋不已,自然真实情境中的师生对话。

师:孩子们,刚才咱们的对话多有趣!你能像文章写对话那样,尝试写写吗?注意写好提示语,当然有时也可以不用提示语。

“孩子们,明天!”陈老师向我们透露好消息。

……

2. 学生练写,修改交流。

生:“孩子们,明天学校剧院要放电影啦!”陈老师向我们透露好消息。“哇噻!”大家一齐欢呼,教室沸成一锅粥。“什么电影?”机灵鬼徐彬首先反应过来。接着,同学们七嘴八舌地问开了:“动画片吗?”“明天什么时候看呀?”陈老师笑笑,说:“让我一个一个地答,好吗?”同学们猴儿急地嚷嚷:“老师快说吧!”陈老师见大家瞪着眼、伸长耳朵的样子,得意地揭秘:“明儿下午,我们去同欣剧院看电影《千与千寻》,是一部获奥斯卡奖项的动画片哦。”“哦耶——”

【点评】语言的内化和习得,需要在言语实践中获得。对话描写是本课关注的焦点,“生动的提示语”“不用提示语”完全指向表达的需要,教师设计真实自然状态下的情境对话,再让学生动笔,巩固所学所得,在“跑马场上练习跑马术”!

四、 推荐课外阅读:

师:陈老师推荐大家看《琥珀》(文章)、《中国少儿百科全书》,我们还可以看看“中国化石网”,参观参观科技馆、博物馆,去研究这“石头书中的学问”!。

【总评】

教者,立足儿童,关注文体,设计了指向文本语言感悟、欣赏和运用层面的,同时又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活动:“感受问的魅力”“理解字的含义”“发现画的秘密”,引领学生收获科学知识,和体会文本语言。

一、 寻访科普文的“知性美”

作为科普文,《石头书》的责任担当是向小读者介绍岩石知识。课文用生动轻快的语言讲了“石头书”上的 “字”“画”“用处”等,条缕分明,由浅知向深知。文章将“石头书”的学问悉数交给两位小朋友的“刨根问底”,在一问一答中层层深入,显得十分理性、沉静,说清楚了,说明白了。对话描写,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让人感受的是一份“知性十足”的美感。

如何体会科普文章的这种“知性智慧”,教者的教学设计扣住文章的知识性,聚焦“刨根问底”和刨出的学问。其一,课堂开始,教学从整体着手,分享学生初读课文绘就的课文阅读地图,学生明晰文章的层次,石头书中“有字”“有画”“有用”,依照地图在文章中找到了一条清楚明白的道路,把握了文章散落在对话中的岩石知识。其二,阅读中 “了解字的内涵”、“发现画的秘密”的两个活动,不枝不蔓,直奔去处,图片、文本、语言三者的碰撞、链接,让学生对石头书的学问是潜入文本的认知,又是语言输出的内化了的知识。同时对词语“刨根问底”有了多层次的理解,从六个问句和八个问号,学生明白了,“刨根问底”就是一个接一个地问,问明白为止;从答句的朗读品味,学生又认识到 “刨根问底”还是问到明白、问出收获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学习方式。

二、 品味科普文的“感性美”

《石头书》文字的情趣生动,首先是将“石头”称作我们熟悉的书本——“石头书”,用类比的手法,叙述了石头样子像书,内容像书,用处学问像书;其次,将本枯燥乏味的岩石知识运用“对话问答”形式呈现,用对话的形式讲述了两位小朋友获得“岩石学问”的过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书外孩子追随书内孩子,一起“刨”学问,探索科学奥秘;第三,文章用词考究而熨帖。

让孩子感受这份“感性美”,教者设计让学生练习朗读对话,体会课文的趣味性,而关于“刨根问底”一词的理解,既对内容又对内涵。学生读问句,读好提示语,读出一连六个问号的“刨根问底”;读答句,加上不同提示语揣摩着读。在对话品读中体会孩子的好奇爱问,体会叔叔的耐心、条理、生动。“理解文字的内涵”“发现画儿的秘密”在朗读中成为了有趣的探索发现;同时在朗读中对“好奇”与“奇怪”,“脚印”与“足迹” “很久很久以前”和“很多很多年”等用词的熨帖与灵动,有了具体形象的感受。

三、 探寻科普文的“特性美”

本篇文章在写对话时还有其独特之处,孩子的“六次问话”与叔叔的“六次答话”列举比较,可以发现,“问话”都有提示语,而“答话”几乎没有提示语。为什么呢?引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发现“不用提示语”的独特魅力。

叔叔对孩子问题的解答为什么不用提示语呢? “一问一答,知道谁问的,就知道谁答的了,不需要写了。”“都写提示语就啰嗦。” “因为我们小朋友说话时样子可爱活泼,叔叔说话的样子没有小朋友的样子生动。”“因为小朋友们只顾听叔叔讲话的内容了,没注意看叔叔的表情。”“叔叔讲话的内容很重要,是我们想知道的,很吸引我们。”学生由迷茫到思考,由表面到纵深,张开思维的触角,去触碰语言的深刻内在,对语言风景的发现,充满探究和上升的思维情趣!

最后,教师总结,文章在对话描写里还有片独特的风景——有时,我们说话的内容比说话的样子更重要,内容大于形式!不写提示语,让人们更多地去关注说话的内容,恰恰强调和突出了人物的语言内容!如此的语言秘妙真正是奇妙,而发现过程更是妙不可言!

蹚过语言的河流,不能仅仅止步于阅读理解,不能仅仅满足于文本意义和语文知识的获取,而无视话语形式的存在和语言运用的训练,课堂最后的对话描写,关注言语的输出运用,从会读会学,走向活学活用,架起从阅读理解到表达运用的桥梁。

《石头书》这课的教学,教学活动与文章特点契合,引领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也探寻着科普文的语言风景。

(张小琴,“雉水名师姜树华工作室”首批学员南通市骨干教师如皋市安定小学教科室副主任

猜你喜欢

学问叔叔石头
比多少的学问
长腿叔叔的三次长高
为什么不能蒙着头睡觉?
别小瞧了石头
“一”的学问
石头里的鱼
鸡叫的学问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进补有学问
我可以向它扔石头吗
熊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