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题研究引领名师团队创建

2015-10-22刘友开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5年10期
关键词:子课题古诗课题

一、 名师团队的创建和主研课题的研究

我们区语文名师工作室(本名:刘友开工作室)由镇江市润州区教育局组建,2011年1月26日发文公布,工作室主研的课题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类型课文有效教学基本式的研究》。

本课题为总课题包涵18个子课题,课题组是一个大的研究团队,本人是这一总课题团队的领衔主研者;各个子课题组都是一个小的研究团队,有成员5—8人,也有一个领衔的组长负责。总课题的研究团队开始有108人,后来又有所增加,大都是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也有部分成员是特级教师后备人选的培养对象。他们都工作在区内各学校的教学第一线,我们的研究活动也覆盖到了全区的每一所学校。

本课题历经3年的研究于2014年5月19日比预期提前了半年顺利结题,取得的丰硕成果先后于2014年5月17—19日在“全国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与语文和数学名师示范教学观摩暨江苏省教学研究课题《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类型课文有效教学基本式的研究》成果论证展评会”和2015年1月8—9日在“江苏省教学研究(第九期)课题(镇江地区)成果推广应用研讨会暨江苏省教研课题管理工作会议”上向江苏全省以及全国多省、市进行推广应用,均受到高度评价。

二、 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团队教师的专业成长

1. 构建了小学语文教材中18种不同类型课文的有效教学基本结构模式,研发了近百篇不同类型课文有效教学的精品课例。

我们构建的18种不同类型课文有效教学的基本结构模式,己覆盖到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1—6年级课文的各种类型。每种类型不是停留在散文、小说、诗歌、应用文等传统文体分类的宏观层面上的“基本式”构建与应用,而是深入到语文教材中各种不同类型课文有效教学的具体教学研究中,进行模式构建和课例研发。

如,诗歌类课文具体到古诗、新诗、“文包诗” 、儿童诗等不同类型的课文;散文类课文具体到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议论说理、科普小品等不同类型的课文;故事类课具体到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等不同类型的课文;说写类课文具体到口语交际、习作练笔、课外阅读活动指导等不同类型的课文;应用文类课文具体到读书笔记类、书信类、日记类、留言条类、新闻报道类、简单的研究报告类等不同类型的课文,进行有效教学的模式构建。

这些不同类型课文有效教学结构模式的构建都不是在书斋里冥思苦想而来的,而是在课堂教学现场构建并通过反复践行和不断完善研发出来的。其中,研发出的不同类型课文有效教学的精品课例己达近百篇。这样深入课文、深入课堂的微观领域中“基本式”的构建与应用,对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类型课文的有效教学起到了很好地指导作用。

2. 发表了数十篇课题研究的优秀论文和精品课例,出版了58万字的课题研究成果专著。

三年来,我们工作室研究团队的成员老师仅在省级及全国性刊物上就发表了数十篇课题研究的优秀论文和精品课例,出版了58万字的研究成果专著——《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基本结构模式:关于不同类型课文的教法研究》。

专著中的18个不同类型课文有效教学基本结构模式的构建与应用,除了以“模式构建”、“活动侧记”、“课例呈现”、“研讨纪实”、“思考探索”等栏目作全方位地展示其研究的丰硕成果外,每一个子课题还有“同行点评”和“专家论证”等栏目,选录了如崔峦、朱家珑、袁浩、于永正、高林生等全国著名教学专家、特级教师的论证和上海、广东、山东、江苏等省、市、区、校教研人员的点评。

全国著名的教学论专家,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对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和专著的出版作了高度评价。他在“序言”中指出:这样在教学现场践行的研究是一种真正的课题研究,“仅就这本著作本身而言,它就像一本活着的教育学,也像一本生长着的教学论,还像一本发展着的教学法。因此,可以说,它是实践着的教育学,教育的实践学;是实践的教学论,教学的实践论;是实践的教学法,教学的实践法。”

3. 培育了积极向上的教科研训团队的学术精神和培养了一大批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教研水平得到提高的优秀语文教师。

成尚荣先生在“序言”中称之为“体现了一种研究的方向,培育了一种研究的品质和精神,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语文教师”的“比著作本身的意义更大、也更重要”。

三、 课题研究引领团队建设的基本经验和深刻反思

1. 创新教研活动形式,主研引领注重实效。

一是分解课题,明确分工。我们将总课题分解成如上所述的18个有效教学基本结构模式的构建及应用研究的子课题,由每个子课题的研究团队各自认领其中的一个,按总课题的研究方案落实每个子课题的研究目标、时序、措施、办法等,先由小的团队各自组织自研,再组织大的团队合力攻关。

二是分步实施,各个击破。总课题研究团队根据各子课题组自研的进展情况,对初具雏型的不同类型课文基本结构模式分期分批地组织集体研讨,并在研究课的试教中力求体现。待修改完善后再组织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的专题研讨会,上课评课,评改模式。

三是总结提升,向外辐射。会后再总结提升,待基本成熟就及时向外辐射。除在每期《润州教育》的“刘友开工作室”专栏中发表外,还通过“润州教育”门户网站和个人网站、博客等网络途径向外辐射,并择优推荐到省或国家级教育期刊上发表。

如,在研究的启动阶段,我们先以“古诗类课文有效教学基本式的构建与应用”为例,先由总课题主持人刘友开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到所在点上的学校去上调研课,对学生读诗写诗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调研,然后和所在学校的子课题组老师共同研讨古诗类课文有效教学基本式的构建与应用,发挥集体的智慧来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待比较成熟时再举办由各子课题组成员老师和所在学校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参加的观摩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先上课听课,再由子课题主研教师介绍对此类课文有效教学基本式构建的设想,然后是集体研讨,每一位课题组成员老师都要对此类课文有效教学基本式的构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作出评议,指出优缺点,提出改进建议,最后由本课题总主持人对本次活动作出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为进一步不断完善的滚动研究作出指导。这就为其他各子课题组研究活动的开展开了个好头,放出了好样子。会后,各子课题组再结合本组子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开展各自的不同类型课文有效教学基本式的构建与应用的再完善、再创新的研究活动。

对这样扎实的教研活动形式,成尚荣先生称之为“在教学现场建构,在教学现场践行”的、“培育了一种研究的品质和精神”、“完善了一种研究的路径”的基本结构模式。

2. 响鼓须得重槌敲,众人拾柴火焰高。

课题研究离不开专家的引领和指导。对每个子课题的系列研究成果,我们都分别诚请一位如成尚荣、崔峦、朱家珑等全国著名的语文教学研究专家,如袁浩、高林生、卢松森、杨献荣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以及如朱纷、黄树生、赵志祥、陈建先等省、市级教科研专家以及像孔凡成、马建强等高校的教授学者或是撰写“专家论证”,或是请他们亲临研讨现场进行批评指正。

譬如,崔峦先生对古诗类课文有效教学课例与古诗类课文有效教学基本式的评论中指出:这是“小学古诗教学的可贵探索”,“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刘友开老师带领的语文名师工作窒团队总结研发的古诗教学基本式,是一种活着的生长着的古诗教学的范式,也是一种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创新的生长着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孩子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学写‘新古诗是有可能的,其能力也是可以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的。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悠久的优良的诗教传统,也才能在新时期新课改的母语教学中‘走下神坛、走向学生、走进课堂,并得以‘薪火相传和大力弘扬及不断创新”。

课题研究也离不开外地同行老师们的参与研讨。对每一个子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我们还约请市内外的教研人员和学校的教科研骨干老师进行“同行点评”,征求他们对有关“基本式”的构建及课例应用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批评指正的意见,然后进行改进完善。

3. 好花还要绿叶扶,他山之石可攻玉。

我们善意请教和征求意见正合课题研究和学术行为的本意。他们如此的倾情厚爱和“文人相亲” 则是对我和我们团队研究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也是对我们的研究工作灌注了鼓励和鞭策的正能量。我想,这不仅仅是我和我们团队需要感谢的,而且更是大兴协作攻关的良好教研之风气所要倡导的。

专家、同行们在审读和写作评论文稿的过程中也对我们的课题研究和团队建设工作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批评意见和改进建议。不论是赞扬还是批评,我们都正确对待。尤其是赞扬之声越多,我们越会更加保持清醒和自省的头脑。

4.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香满园。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和我们团队所构建的这些不同类型课文的基本结构模式都是基本的、初步的、原创的。但却都是可以变化的、发展的、活用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结合具体课文的特点和随老师的教情与学生的学情的变化需要进行适当改变、不断改造、继续创新的。

我们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团队建设工作也是在摸索中进行的。我们竭诚地期望能有更多的专家和同行为我们的团队建设和课题研究来指点迷津、点石成金。

5. 山重水复开新路,百尺竿头更进步。

学无止境,名师团队建设和课题研究更是没有止境。

今后,我们将立足自主研发、多种途径积思广益地继续进行深入广泛地滚动式再反思、再研究、再完善、再创新,百尺竿头更进步地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在理论论证和课堂实践与推广应用中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力求使之更科学、更有效、更实用。

我们期望我们的名师团队建设和我们的课题研究这株植根于课程改革沃土的并蒂之花能在小学语文的杏坛里绽放出更为绚丽的花朵并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对此,我们充满着坚定的信心。

(作者单位:镇江市润州区教师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子课题古诗课题
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顺利通过专家评审验收
小学数学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研究
在学科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的研究
小学数学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研究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