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课堂的多模态教学研究

2015-10-22张莹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模态英语口语符号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传统上专注于单一模态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学需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并越来越受到英语教师的青睐。本文着重分析了大学英语阅读、口语及听力课堂中包括的多模态因素,提出通过协调多模态话语因素,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以其达到最大化的教学效果。

一、引言

在当今世界发生了两个相互关联的重要变化。第一个变化是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通过文字表达意义的做法与视觉、听觉、手势等其他表意方式结合了起来。第二个变化是日益增强的文化多元趋势和各种语言变体,尤其是英语变体的出现。以上这两种变化都给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影响。随着社会数字化和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信息传递的模式也从以语言文字为主的单模态语篇形式逐渐发展为以文字、图像、画面、声音、色彩等共同传递信息的多模态模式。现代语篇的多模态性表现在其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模态或两个以上符号系统。模态有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触觉模态、嗅觉模态和味觉模态。传统的以关注语言文字为主的单模态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际交流方式和意义表达的需求,多模态话语的发展对教学、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话语的识读能力和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根本目标。

二、多模态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作用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新的办学理念被引入了大学英语教育中。多模态运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可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以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可使学生在相对宽松、自主、声、光、色俱佳的交互方式教学环境中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多模态教学方式把静态的资源和动态的资源纳入教学过程,引起学生多层次的联想,使学生有了全方位多感观的体验。合理整合使用多模态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运用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营造一种和谐、轻松、活泼的课堂互动氛围。综合运用多模态学习,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多模态多元识读能力和交际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输出能力。多模态的教学模式完全符合信息的输入、加工、贮存、输出的心理认知过程,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激发,交际能力得以提高。

三、多模态教学在大学听力课堂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英语听力课堂已经逐渐走出教师放录音学生听的模式,多媒体环境下的听力教学逐渐占据了主流。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外语听力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在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靠听觉来获取信息。多媒体条件下的听力教学可以使学习者不仅仅依靠听觉理解语言材料,还可以通过视觉甚至触觉等多种感观系统的综合功能,更加直观地分析以多模态语篇模式呈现的语言材料。由于语速、音调、动作、手势、面部表情、及标示语在传统听力教学单模态语篇形式下无法呈现出来,因此在真实交际中所体现的非语言因素的作用就变得格外重要。这里所说真实交际中所体现的非语言因素包括场所、环境、人物关系、文化表情、手势等一系列真实语境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传统的听力教学中,学生所投入的感觉只有听觉和联想系统,通过把依靠听觉系统接受的信息输入大脑,迅速地对所听到的内容加以理解,从而解答相关问题。然而,由于学生对所学语言的词汇、文化习俗及相关背景知识的欠缺,往往会导致在信息输入过程中遗漏很多重要的相关信息,进而导致误解的产生。对于外语听力教学来讲,这些非语言信息对听者捕捉重要的话语细节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话语背景信息。就听觉和视觉模态的关系来讲,听觉是主模态,主导交际的进程,而视觉模态则对听觉模态起到了补充、强调的作用。在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如果将单纯地听的教学模式改为视听结合模式,将大大提高有效信息的获取效率,从而更加有效地培养英语学习者的听力能力。

四、多模态教学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主要包含以下三种多模态话语因素:1)听觉模式符号、2)视觉模态符号、3)其他模态符号。首先听觉模态符号是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最重要的模态符号。因为口语能力的高低是通过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能使人的听觉识别的听觉模态符号,即口语语言符号来体现的。口语语言符号重要包含三部分,即教师进行讲课时所使用的元口语语言符号;学生依据教师的要求和讲解所进行英语口语练习时而发出的口语语言符号;还包括通过多媒体播放音频所使用的口语语言符号。音乐符号也是听觉模态符号的一种,其使用的主要目的是为外语课堂教学提供教学情景,营造轻松的气氛。较之听觉模态符号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视觉模态符号虽处于辅助地位,但它对听觉模态起着不可或缺的补充作用。视觉符号主要包含书面语言符号、图像符号和肢体语言符号。书面语言符号的生成一种是由教课教师手写而呈现在黑板上的传统的视觉模态呈现方式。另一种是由PPT等现代媒体技术呈现的书面语言符号。如今PPT已经成为教学课堂中的主要呈现方式。图像符号主要包括静态的图片以及动态的视频图像符号。在传统的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图像符号主要是指代纸质的图片显示的图像符号和通过粉笔而生成的简单图像符号。在现今的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因此,图像符号变得更加丰富,包括Flash动画、漫画及视频等。肢体语言是指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通过语言讲解意义的同时伴随肢体动作、表情、姿势等视觉符号。对肢体语言适当的加以运用是大学英语口语课堂要考虑的又一因素。除了以上我们提到的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外,人的感觉系统还包括触觉模态、味觉模态、嗅觉模态。这些模态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适当选择和运用能丰富大学英语课堂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因此如果想让大学英语口语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丰富,授课教师在以听觉模态作为意义构建的主要媒介基础上,还要充分运用视觉模态符号及其它模态符号,从而实现更大化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在信息传播途径日趋多模态化的今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甚至阻碍了学生对语言及文化的学习。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在教授课堂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从听觉、视觉等各个方面给学习者带来直观的体验,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英语应用能力。多模态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今大学英语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多元识读能力、多模态交际能力,并借助多模态教学理论及研究成果构建多模态化教学模式是时代的需要,是语言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胡壮麟. 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

[2]李战子.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

[3]王冬竹.论非语言手段的语言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8).

[4]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9.

作者简介

张莹,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讲师.

本文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基于多模态选择框架的外语教学研究》项目编号:14Q058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模态英语口语符号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基于情感过滤假说的小学英语口语纠错策略的研究
多模态话语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前景探析
模态可精确化方向的含糊性研究
Th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Oral English Teach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基于滑动拟合阶次和统计方法的模态阻尼比辨识技术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
基于CAE的模态综合法误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