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
2015-10-22黄小菊
黄小菊
【摘 要】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知识、信息传播的最重要工具,肩负着构建校园文化软实力的任务。在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大学图书馆已经不局限与传统的纸质书籍节约传递的“工具性”,拓展化的发展等价靠近网络信息共享。如何提升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发展空间,构建符合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成为研究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 信息共享空间 构建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伊妹儿”“QQ”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旧有生活形态。网络信息交流畅达,使传统纸媒也大势而去,向新媒体伸出橄榄枝,纸媒图书的销售量同样也山河日下,越来越表现出“颓势”。在高校,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获取资讯的方法和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和多样。例如通过互联网共享空间,在线浏览或者下载及时获取远程咨询也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的“摩登”表现。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可复制性、可远程传播和不占用实体空间等特性,使得大学图书馆信息的共享也逐渐转向数据化。对于信息共享空间的新形势构建和转型的呼声越来越大,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信息交流也逐渐成为高校工作者越发重视的一项议题。
1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发展现状以及特点
目前美国图书馆界对信息共享空间的模式和定义较多,但其共同点仍是一致的:①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②促进信息素养的提高;③推动学习和研究。信息共享空间是提供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场所,使用和检索信息的场所,促进学术发展和创造合作机会的场所以及支持交叉学科研究的场所。相关专家也提出这样的理念,既一个成功的图书馆要让教职工和学生骄傲地将图书馆视为自己的场所。针对外国部分先进理念,提出一些适应中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发展的构建方案。首先,国内信息共享设备并不够先进,在设备引进方面应该向国外先进理念学习;此外,因为信息共享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研究能力,因此帮助建立学生学习自觉性和能动性往往成为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的最终目的。针对目前国内高校图书信息空间发展和构建的实际状况,在接下来的部分提出构建的合理意见。
2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的构建方案
(1)拥有先进信息共享媒介的载体和设备。众多高校现在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高校图书馆大部分开始在正厅内使用大屏触摸屏电子设备,一方面展演学校近期活动,为学生提供便利的信息交流通道;另一方面则是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非常重要的项目之一。通过这样的设备布置,一方面拓展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另一方面,提升学生阅读新媒体新闻的兴趣,培养学生利用云端数据共享资源进行信息共享。另外,帮助建设学校图书馆电子借阅室,更新最新的计算机设备,为学生创造一个较为高效有序的信息传播平台,利用先进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能够弥补学校馆藏藏书内容不完备的缺陷,给学生提供全网络覆盖形式的、能够掌握到全世界最新教学资源的、获取学术资讯的最佳方式和最优方案,这也是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技术层面的基石,有利于反哺学校教育手段的缺失。对于有能力的图书馆建构机构,同时可以拓展属于自己学校图书馆馆藏资源APP,免费提供给广大学校学生使用,通过学生喜欢的手机即时通讯类模式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推送,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培养学习习惯,起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让信息共享良性发展。
(2)私人信息共享空间的合理配置。相对于技术层面的信息化资源补偿,为学生提供私人的信息共享空间,并且对这种私人信息交流的空间提供合理化配置,将使图书馆信息共享信息交流圈能够发挥最大化的优势。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必须考虑到各种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习惯的需要来设计出不同的区域,以适应不同学习和研究的需要。其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是否存在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无线网络以及可共上网的计算机是否速度优良、学习区是否安置的足够私隐,不要打扰旁边的学习者进行学习,当进行学术会议以及信息交流会议的时候,学生学习小组是否能够进行资源整合并且拥有信息共享的空间和条件。图书馆员和其他信息专家必须不断地扩充、管理和监测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纸本资源、缩微胶片等能够承载教育信息资源的媒介,这些媒介需要按照国家制定的图书教育资源排序方式进行合理化的排序,减少学生搜索信息资源的时间,提升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方便图书管理人员进行资源整合与管理,提升私人信息共享空间的最大化合理配置,有利于图书馆馆藏文件的秩序保证。
(3)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管理是“人”的管理,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回归于本质,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人之间信息沟通往往最容易产生各种“误解”,当学生馆藏资源搜索与学术文献调查等方面遇到障碍,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协助性往往成为提升大学图书馆信息享空间素质和效率的最关键因素。定期开展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集中培训的方面在“信息检索优化方式”“图书馆藏资源分类”“新媒体电子数据检索与调查”“图书馆环境维护”等等专题讲座,让图书馆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同时招聘学生志愿者进行馆藏资源服务,如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咨询台的工作人员由经过基本的图书馆和计算机技能培训的学生助手、具有专业技能的全日制计算机咨询人员和图书馆员组成,一方面发挥计算机专业学生特长和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图书馆管理人员工作负担,构建一种师生互利、师徒关系亲密的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环境。
如今倡导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背后包含的领域必然囊括了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因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高等教育往往是这个国家国民素质文化集大成者的最高学府,在“最高学府”如果最基本的图书文化祭奠都不复存在或者不够健全,高等学府的研究人员如果在做研究调查的时候发现文献参考价值低、数量少,整个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势必被大大拉低到一个底线。提升大学图书馆质量,有效端正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定位,各高校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管理中心.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技术标准与规范.2004年 10月.
[2] 吴建中.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 .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3)7 -10.
[3] 王云娣.基于WEB的图书馆VOD系统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05(7):1057-1061.
[4] 王旭艳.信息共享空间拓展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新机遇.情报杂志,2005(11)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