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家族企业的超额控制与盈余质量

2015-10-22高萌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24期
关键词:盈余管理

高萌

摘 要:财务报表的主要编制原则是应计制。但应计制很可能为管理者利用进行盈余管理,粉饰财务报表,进而影响报告的盈余质量。而我国上市公司中家族控制的企业所占比重较大,该文探讨在不同家族控制理论下,上市家族企业的超额控制与盈余质量的不同关系。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相关的盈余质量问题也是财务报表使用者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而我国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较多,在不同的家族控制理论假设下,盈余质量问题的表现形式也不同。究竟哪种理论更能体现我国的实情,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应计制 盈余管理 盈余质量 上市家族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8(c)-0214-02

财务报表的主要编制原则是应计制。但应计制很可能为管理者利用进行盈余管理,粉饰财务报表,进而影响报告的盈余质量。而我国上市公司中家族控制的企业所占比重较大,所以该文将探讨在不同家族控制理论下,上市家族企业的超额控制与盈余质量的不同关系。

1 应计制—— 会计的基石

财务报表主要是按应计制原则编报的。在现代商业领域,大多数商业交易采用赊销的方式,且公司常投资数十亿美元在存货和长期资产上,其收益会发生在未来很多时期。在这样的情况下,相较于现金制,应计制可以在合理的确定性水平上,让报表使用者尽快知晓公司商务活动对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为此,收入需要在赚得时确认,费用需要在发生时确认,而不管是否同时会有现金流发生。这种收入和费用确认与现金流的分离是通过应计制调整而实现的。

应计项目所包含的内容取决于现金流量的定义。应计项目最普通的含义,是将经营现金流量转化为净收益时的会计调整。由此得出:净收益=经营现金流量+应计项目。这一定义中的应计项目包括两种类型:短期应计项目和长期应计项目。

短期应计项目指收益和现金流量之间的短期时间差异。这些应计项目产生资产负债表中的运营资本项目(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主要是存货和信用交易产生的各类应收、应付款项。长期应计项目源自资本化。资产资本化指将本期发生,但收益预计会在未来一定期间发生的成本费用做递延处理。最常见的是各种长期资产(如:设备、商标使用权)的成本在预期使用寿命(收益期间)进行分配。

应计制会计包含两项基本原则:收入确认和费用配比。收入在赚得并实现或可实现时予以确认。当公司发出产品或服务时,即为赚得收入。当相关现金已经获得时,即为收入实现。收入可实现是指针对已发出的产品或服务,公司取得了一项可转换为现金的资产(通常为应收账款)。有时,确认收入于何时实现比较困难,通常是在售出(发出货物)时确认收入,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判断。

同时,应计制会计要求费用与收入配比,又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在产品或服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称为产品成本,在产品或服务发出时确认。在产品售出之前,全部产品成本都作为存货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产品售出时才转入利润表的已售产品成本(COGS)。第二种类型的费用称为期间费用。有些期间费用与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有关,需要在确认与之相关的收入时做配比处理。其他期间费用,如行政管理费用,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销售并无直接关系,需要在其发生的期间进行分摊,做费用处理。

2 应计制的弊端—— 盈余管理

应计制虽然相较于现金制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使财务报表的内部和外部使用者能够更好地预测公司未来产生现金流的能力,但它也有其弊端。其中最值得报表分析者注意的就是应计制所造成的盈余管理现象。由于应计制使用较多的会计判断和估计,使得管理层有机可乘,可以借此操纵会计数据(尤其是收益),严重损害会计信息质量。

2.1 盈余管理的目的

企业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通常十分明确,即掌握企业管理权的高级雇员(包括总经理、部门经理和其他高级主管)获取私人利益。现代意义的公司制企业的结构以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为基础,公司的大股东可能并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而公司股东与管理者的利益不一致,由此产生了第一类委托—— 代理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股东通常采用与公司经营业绩挂钩的激励方式使管理者的经营目的逐渐趋于股东权益最大化。

但管理激励机制也催生了一系列问题。管理者为实现其任期内的自身利益最大化,会通过盈余管理“粉饰”财务报表。最典型的做法是管理者在某期净利润较低时通过盈余操纵提高账面净利润,达到某一指标。而某期净利润较高时则计提大量秘密准备,在之后净利润较低的某期冲回,以平滑盈利。

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种。

2.1.1 筹资目的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筹资。《公司法》对公司首次公开募股设立了较严格的门槛,如必须在近3年內连续盈利等,这就产生了盈余管理的需求。同时,经过盈余管理“粉饰”的报表可能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盈余可持续性的信心,从而有助于提高股票的市场价格。

2.1.2 避税目的

“合理避税”之所以成为可能,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上有较大的灵活性。比如,在处理固定资产的研究开发费用时,我国的会计准则要求研究支出直接费用化,开发支出则需要会计人员判断其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公司就可以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在资本化项目与费用化项目之间合理分摊开发支出,影响当期及未来若干期的净利润,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

2.1.3 规避政治成本的目的

政治成本指某些企业面临着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或负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一旦财务成果高于或低于一定的界限,企业就会招致严厉的政策限制,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为了避免发生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会设法降低报告盈余,以非垄断等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如微软公司就曾通过递延确认实际所得收入来下调盈利,以逃避美国反垄断机构的指控。

2.1.4 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的目的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的存在,委托—— 代理关系中容易出现道德风险问题,即债务人可能在与债权人签订合同后从事风险较高的投资活动,导致巨额损失,从而侵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对此,债权人通常与企业签订债务契约,限制管理者用债权人的资产从事有损于债权人利益的活动,通常包含一些保证条款,如不能过度发放股利、不进行超额贷款、计提一定比例的偿债准备金等。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接近于违反债务契约的临界值,管理者就有可能调增报告利润,以减少违约风险。盈余管理就成为企业减少违约风险的一个工具。

2.2 盈余管理机制

收入确认、存货估计(如:会计期末对存货可变现净值的估计)、各种准备的估计(比如:坏账损失或递延所得税)以及各种一次性费用(如:重组、开发费用)等事项使盈余管理成为可能。盈余管理主要有两种方法:收益转移和分类盈余管理。

收益转移是指把收益从一个时期转移到另一个时期,它是通过加速或延迟收入或费用的确认实现的。这种盈余管理方式常常导致其影响在未来某一个或多个会计期间转回,因此对于平滑盈利最为有用。具体实例:通过特定会计方法把费用转移到以后各期,比如在存货流转假设中使用先进先出法(相对于后进先出法),或对于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折旧法(相对于年数总和法或双倍余额递减法),从而延迟费用确认;把一些断断续续发生的费用作为大额一次性费用处理,比如资产减值及重组费用,从而加速费用确认,提高未来各期的收益。

分类盈余管理指通过选择性分类把费用和收入列入损益表的特定部分。最常用的一种是把费用移至线下—— 把分析师通常认为不太重要的特殊和偶然发生项目和部分费用合并在一起报告。发生如下情况时,管理层会将相关费用列入利润表的偶发项目中:(1)当公司打算结束某一部分业务时,来自该业务的收益必须作为终止经营收益(或损失)单独报告。财务分析中一般会忽略该项目,因为代表这一项目的经营单位将不再对公司产生任何影响。但有些公司会把一大部分间接费用划入到已经终止经营的业务部门,从而提高其他部门的收益;(2)利用资产减值费用、重组费用等特殊费用使营业利润大幅提高(实践数据表明,40%的公司会在财务报表中包含至少一项此类费用)。由于这类项目具有偶发性,所以分析师进行报表分析,尤其进行与盈余可持续性相关的分析时会习惯性忽略这些项目。通过定期使用这种特殊费用并将其纳入该会计科目,公司可以使报表使用者忽略部分营业费用。

综上所述,通过盈余管理,管理者“装饰”了财务报表,影响了盈余质量,从而可能误导报表使用者制定相关决策,损害股东的利益,这就是第一类代理问题的表现。

3 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问题

家族企业指资本或股份主要控制在一个家族手中,家族成员出任主要领导职务的企业。美国学者克林·盖克尔西认为,判断某一企业是否是家族企业,取决于是否有家庭拥有企业所有权,一般取决于谁拥有股票以及拥有多少。中国学者孙治本则认为,家族企业以经营权为核心,即家族企业中有一个家族或数个具有紧密联系的家族直接或间接掌握一个企业的经营权。

3.1 家族企业盈余管理的目的

上市家族企业获得控制权的典型方式包括金字塔持股交叉持股。金字塔持股结构指公司实际控制人通过间接持股(掌握控制权的股东控制第一层公司,第一层公司再控制第二层公司,以此类推)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控制链实现对目标公司的终极控制。交叉控股是指母子公司之间互相持有绝对控股权或相对控股权,母子公司之间可以互相控制运作。

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通常采用上述方式获得控制权,从而使控股权大于现金流权。在股权集中的条件下,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表现为第二类委托—— 代理问题,即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大股东有可能通过各种“利益输送”方式转移企业的资源,增加自身财富,谋求个人利益,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

由于我国目前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完善,监管手段和力度尚不到位,控制性股东可以以较小份额的实际投入(股权比例),获得较大份额的实际控制权,从事一些偏离股东权益最大化目的的经营活动,从中获取控制权私利。如可以让下层上市公司为终极控股股东及一些财务状况不明的关联方提供担保,让上市公司背负巨大的债务风险;或控制性股东通过借款、垫付资金和销售业务往来等手段,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或通过关联交易套取上市公司的利润或现金等。大股东为了持续地从上市公司获取控制权私利,就必须保住上市公司的“壳”资源,或使上市公司仍能保持配股资格。

另一方面,如果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出现异常波动,则被社会关注的程度越高,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就越有可能被发现。当中小股东能够意识到自己投入的资金被大股东占用,就会对该公司失去信心,导致股票价格下跌。

所以,大股东有帮助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隐瞒公司真实经营业绩的动机,从而影响公司的盈余质量。

3.2 董事会席位超额控制与盈余质量

由于Villalonga和Amit(2010)将家族控制理论归纳为效率观和寻租观两大类,所以相应的,盈余质量问题需要分两种情况分别阐述。

3.2.1 效率观假设下的盈余质量问题

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短期和长期的权衡。当家族作为企业控制者时,家族的财富、声誉和延续都与企业紧密相连,企业不再是随意买卖的资产,而成为家族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对控制权的孜孜以求往往寄托着家族企业持续延绵的愿望。所以,控股股东的目光通常更为长远,不只着眼于财务报表数字的可观,更注重提高企业的生存价值。

尤其当家族控制程度越高时,家族就越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延续,控股股东就越有动力和能力做出长期有益的决策,而不是通过粉饰财务数据掩盖实质性或潜在的问题。

所以,在效率观的假设下,家族控股股东超额控制程度越高,通过各种财务行为操纵会计报告的动机越弱,公司的盈余质量就越高。

3.2.2 寻租观假设下的盈余质量问题

与效率观假设相反,寻租观认为家族控股股东具有较强的动机通过转移、掏空资源以谋求私人收益,因为他们获取了全部收益,但不需要承担全部的经济后果。于是,家族可能侵占小股东和债权人(如提供贷款的银行)利益。

尤其当家族实现超额控制时,控制性股东能够随意配置资源,这会加剧企业内部管理者对资本的争夺,家族有能力,且有较强的动机从事谋求个人私利的行为。而为了减少道德风险行为被发现的可能性,大股东倾向于通过盈余管理获得可观的财务数据,从而降低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警惕,尽可能降低其监督和审核的力度,避免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到这些“利益输送”的问题上。

所以,在寻租观假设下,家族控股股东超额控制程度越高,其实现控制权的私人收益的动机越强,通过各种财务行为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越强,公司的盈余质量就越低。

4 结论

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相关的盈余质量问题也是财务报表使用者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而我国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较多,在不同的家族控制理论假设下,盈余质量问题的表现形式也不同。究竟哪种理论更能体现我国的实情,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K·R·苏布拉马尼亚姆,约翰·J·怀尔德,著.财务报表分析[M].10版.宋小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陈德球,肖泽忠,董志勇.家族控制权结构与银行信贷合约:寻租还是效率?[J].管理世界,2013(9):130-143,188.

[3] 顧丹.终极控制权、现金流权与盈余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分析[D].江苏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盈余管理
股权融资方式下盈余管理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相关问题及应对
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
关于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及防范措施分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的关系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
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会提高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