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NKI数据库的国内协商民主研究进程及趋势分析
2015-10-22孙照红
孙照红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100101)
协商民主具有中国特色、比较优势和丰富的实践资源。2001年,协商民主一词被引入中国。15年来,国内学界对协商民主的研究总体上呈现一种年趋增温的态势,但在不同的年份也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在2006年和2013年出现了两个大的增长拐点。从CNKI发表的论文来看,2005年以前,国内协商民主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影响巨大,内容多集中于译介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2006年初,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发布,此后协商民主研究开始改变零星、分散、不成规模的状况,在随后的几年里持续保持高温态势且相对稳定,研究内容也从译介西方理论转到探索中国实践,从政治领域的协商实践逐渐扩展到社会领域。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直接带来了协商民主的第二个研究高潮,此后的研究内容更多触及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作用机理、制度和法治建设等深层次问题。2015年初,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成为新时期指导协商民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协商民主研究也进入系统、整体、协同推进的阶段。
一、国内协商民主研究的阶段性特征明显
如果在“中国知网”(CNKI)“篇名”栏输入“协商民主”一词进行文献检索的话,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共能检索到4000多篇文章。为便于考察各年度发表的文章数量,总结国内协商民主研究的趋势、特点和规律,特制图如下。
如图显示,国内学界对协商民主的研究总体上呈现一种增长的趋势,但在不同的年份也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在2006年和2013年,这两个年份都出现了倍数级的增长,可以说是两个大的拐点。我们可以以这两个拐点为界,把国内对协商民主的研究划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起步阶段(2005年以前)
如果以“协商民主”作为篇名在CNKI上进行检索的话,第一篇文章出现在1958年,而从1958年至2005年长达49年的时间内能搜索到的文章共有51篇,平均每年仅有1篇,而且大多不是本意上的“协商民主”,而是带有中国政党制度视域下“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含义。真正意义上的协商民主概念是在2001年由德国学者哈贝马斯引入中国的,此后国内学者才开始关注这一领域。从2001年到2004年CNKI上的文章都在10篇以下:2001年4篇,2002年3篇,2003年5篇,2004年9篇,2005年最多但也只有25篇。这说明在2005年以前,协商民主研究还没能引起国内学者太多的重视和聚焦。
虽然这期间的成果很少,但产生的影响力却不小。在CNKI中检索到的这些文章中,如果以“被引用次数”来排名的话,“被引用次数”最高的5篇都产生于这期间,依次是《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协商民主引论》、《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协商民主》。这些成果“被引用次数”较高,说明它们对后来的研究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些作者及其文章的学术影响力。
第二,展开阶段(2006-2012年)
2006年,CNKI上篇名含有“协商民主”的文献由2005年的25篇激增到109篇。从2007年至2012年共有1347篇,年均224.5篇,而且浮动不大:2007年180篇,2008年202篇,2009年232篇,2010年 221篇,2011年218篇,2012年294篇。这些数据说明,国内协商民主研究已经开始有了一定的规模,而且具有相对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从内容看,这阶段的成果涉及的范围很广,既有对协商民主基础理论包括概念、特征、要素、形式、价值和意义等的阐释,也有协商民主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与执政党和参政党、协商民主与基层民主政治、协商民主的中外比较等方面。另外,这期间还产生了大量有影响的著作:两辑八本的“协商民主译丛”(陈家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以及《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陈家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协商民主与政治发展》(陈家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软法与协商民主》(罗豪才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研究》(李贺林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协商民主:理论、方法和实践》(何包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中国协商政治发生与演变逻辑》(黄福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等。大量著作和文章的问世说明协商民主研究渐成规模。
第三,全面深入研究阶段(2013年以来)
2013年,CNKI上篇名含有“协商民主”的文章由2012年的294篇激增到1187篇,2014年也高达1421篇。这些数据说明,2013年以来国内协商民主研究大范围开展起来。而且由于“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和“协商民主体系”的相继提出和逐步推进,这一阶段的理论研究也逐渐走向全面和深入,相关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但是,这一阶段毕竟刚刚开始,目前国内协商民主研究仍然是较多地停留在政策解读和孤立散乱的研究状态,关注协商民主体系构建、协商民主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相互之间的逻辑互动性及其实际运行的文章仍然较少。CNKI的统计数据也佐证了这一观点。从CNKI文献“来源数据库”分析,篇名含有“协商民主”的文章的前三大来源分别是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2373篇)、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1515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33篇)。其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文章占56%,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的文章占到36%,两项累加占到了九成以上,说明这两个数据库是协商民主相关文章的主要发表渠道。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的文章多是新闻、报道,宣传解读性质的多,理论文章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的文章也有不少重复研究,独创性的、探索性的、深入的研究比较少。相反,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的一些文章独创性强,比如辽宁师范大学高勇泽的《中国协商民主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孙存良的《当代中国民主协商研究——协商民主理论的视角》等,都对协商民主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但这类文章数量较少。
二、国内协商民主研究深受政策导向的影响
虽然2001年协商民主研究就已经进入国内学者的视野,但直到2006年,国内协商民主研究才开始改变零星、分散、不成规模的状况。2006年国内协商民主研究出现了一个大的拐点,这一年发表的论文数是2005年的4倍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与2006年初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的颁发直接相关。这一指导性文件提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1]。这一文件虽然没有明确地界定协商民主的范围,但也意味着将“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这是协商民主最早较为正式地出现在党和国家的文件中,由此带动产生了协商民主研究的第一个高潮。2007年在《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中,“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第一次被正式并提。后续的几年时间里,协商民主研究持续高温,相关成果的数量和规模也相对稳定。
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的论断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协商民主首次正式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中。在此基础上,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协商民主体系”的概念,对此作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并把它与党的群众路线结合起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这些新概念、新观点、新论断、新部署,直接释放出协商民主建设整体推进的信号,也直接带来了协商民主研究的第二个高潮:从2012年到2013年,CNKI上的论文数量再次呈现几倍级的增长。
三、理论层面的协商民主研究始于对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译介
协商民主的概念是经国外学者引入中国的。引入之初,国内学者如中央编译局的俞可平、陈家刚等开始围绕这一概念选择、翻译、介绍国外协商民主理论。由陈家刚选编、2004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论文集《协商民主》是国内第一部从西方引入的学术文集,汇集了当代西方学界研究协商民主的理论成果、人文思潮和学术信息,虽然收录的文章数量有限,但都是介绍国外协商民主研究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为国内学者提供了开展协商民主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引领国内学界开始关注这一领域。2007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审议民主》又翻译了一批国外关于协商民主的文章。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09年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两辑八本的“协商民主译丛”,包括《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民主与差异:挑战政治的边界》、《协商民主论争》、《美国民主的未来》、《协商民主:挑战与反思》,开始系统地翻译、介绍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为国内研究协商民主提供了宝贵资料。
CNKI的统计数据也证实了这一观点。2004年,CNKI上以“协商民主”为篇名的文章共有9篇,其中有6篇介绍了西方协商民主。在这6篇文章中,有1篇(《传统范式的现代重构——读〈协商民主〉》)是对《协商民主》这一译作的推介或者说是书评;1篇(《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协商民主探析》)是在开篇介绍西方的协商民主理念;另外4篇都是直接介绍西方协商民主的,即《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陈家刚,《学习时报》,2004年1月5日)、《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主要内容》(陈家刚,《资料通讯》,2004年第2期)、《协商民主引论》(陈家刚,《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和《协商民主》(何莉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如果同时以“协商民主”与“中国”两个词在CNKI上进行高级检索的话,截至2015年1月15日,共能检索到624篇文章。其中,2004年1篇,2005年5篇。也就是说,在所有题目中同时包含“协商民主”与“中国”两个词的文章中,第一阶段(2005年以前)的成果数量在总量中所占比例不到1%,而99%以上的文章发表于2006年以后。当然,第一阶段的成果数量在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本来就小,但也足以说明,在初始阶段,国内学者对协商民主的“中国化”研究和探索比较少。
四、实践层面的协商民主研究从政治领域逐渐扩展到社会领域
国内学界对于实践层面的协商民主研究也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从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中国共产党与参政党之间的政治协商逐渐扩展到多领域、多形式的协商民主。在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被引入中国的时候,学界最先联想到的就是政协的政治协商,并对政协协商民主展开了大量的研究。
政协的政治协商当然是很重要的协商民主形式,而且在中国已经实践了很多年。在十八大之前,官方也一直把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要渠道”,因为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团结合作、追求人民民主、建立和平统一的新中国的产物,它本身就是顺应民主的历史潮流而生的。在60多年的政治实践中,人民政协不仅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而且以其不断健全的组织体系、不断完善的制度体系推动着协商民主的发展。
虽然如此,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也只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中的一种具体的协商形式和渠道,除此之外,中国协商民主还包括其它很多种形式和渠道。早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就已经明确将“建立社会主义协商对话制度”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提了出来,表明政协协商民主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高涨的参与热情。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恳谈会、听证会、议事会、网络论坛等生动、鲜活的协商实践在中国土地上生长起来,它们拓展了协商民主的内容,丰富了协商民主的形式,拓宽了协商民主的覆盖面,使协商民主广泛渗透到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学界也看到了这一变化,开始关注和研究政协之外的协商民主。有学者提出:“认为‘协商民主’仅仅指‘政协民主’的观点也是不全面的。如若将‘协商民主’完全等同于‘政协民主’,那有可能忽视我国协商民主的其他各种具体形式。”[2]也有学者归纳了中国协商民主的发展轨迹,认为中国的协商民主是“先从政治领域起航,再到政治和社会两大领域齐头并进”[3]3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拓宽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协商渠道。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4]2015年初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把协商民主的渠道明确下来,除政协协商外,中国协商民主渠道还包括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基层协商、人民团体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也就是说,协商主体不再局限于人民政协内部,各民族、各阶层、各党派、各团体、各方面人士都可以参与协商;协商领域不再局限在政治领域,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可以协商的范围。协商民主的内容更宽、范围更广、形式和渠道更多。诸多形式的协商民主也没有主要和次要之分,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地,中共中央文件也不再提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主要形式”,但仍然强调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政协协商”。
五、从理想、价值层面的协商民主深入到现实、制度创新层面的协商民主
在协商民主理论被引进中国的时候,学界的关注点在于作为“民主理论的一种新发展”的协商民主的概念、基本要素及其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比较的优势,协商民主如何弥补选举民主的不足、破解选举民主的困境。如《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陈家刚,《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协商民主的价值和意义》(燕继荣,《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等。
当理论之光照进现实之后,一些学者开始探索来自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在中国的适应性问题,开始涉及中国现实的政治实践。从CNKI的统计来看,国内较早介绍中国协商民主问题的是复旦大学林尚立教授,在《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一文中,他从民主程序的价值偏好选择角度考察了中国的民主政治[5]。另外,浙江大学陈剩勇教授在《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中提出:“虽然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西方民主政治面临的问题存在阶段性的差异,但协商民主同样适用于中国。”[6]上海师范大学朱勤军老师在其文章《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协商民主探析》中,重点分析了协商民主在中国的现实可行性以及如何吸取协商民主的理念、根据中国现实情况进行制度创新的问题[7]。这三篇文章目前在CNKI上以“协商民主”为篇名的文章中“被引用次数”排名分别是第一、第四和第六,表明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将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现实国情结合起来,而且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较大,被关注程度较高。
随后不久,国内更多的学者将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如张献生等的《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4期)、陈家刚的《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齐卫平等的《协商民主研究在中国:现实景观与理论拓展》(《学术月刊》,2008年第5期)、张爱军等的《协商民主的内在关联性及其定位——基于中西方协商民主发展的环境视角分析》(《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等等。学界普遍认为,中国需要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思想、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中国的现实国情以及丰富的基层实践经验决定了中国的协商民主具有丰富的内生性资源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学界在达成上述共识的情况下,也有学者比较了中西协商民主的区别,提出中国的协商民主实践不能过于依赖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如华东师范大学齐卫平教授提出:“中国的协商民主有其自身的生长逻辑和运作特征……用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框架来‘矫正’中国的协商民主理论及其实践,既是非理性的也是毫无价值的。”[3]34北京大学金安平教授认为:“西方的‘协商民主’与中国已经存在着的政治协商是基于不同的原则和理念的。西方的‘协商’民主更多的是一种理想追求,它属于价值层面的信念;而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则明显为实际运行的制度安排,属于经验层面的设计。”[8]多数学者认为,如果简单地用来自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指导中国“内生的”协商民主实践,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但是,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毕竟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发展和重大成果,而且与中国的协商民主实践在很多方面有共通和“耦合”之处,其中一些先进的理念、制度和方法对于中国的协商民主实践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随着协商民主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深入,有学者结合中国多党合作的历史分析了中国协商民主的历史、经验;也有学者结合基层协商实践中的案例具体分析了协商民主的现实运行,包括浙江温岭市新河镇和泽国镇的民主恳谈会,杭州德加社区的“居民议事会”,深圳盐田的“社区议事会”,广州羊城的社区论坛、南京的市民论坛等。学者们逐渐认识到:不仅要发挥协商民主在中国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的优势,看到近年来协商民主的新进展和以后发展的前景,对这些鲜活的、丰富多样的协商民主实践进行经验总结,更要看到协商民主存在的问题及其实际运行和操作中存在的困难,包括协商主体的素质和能力的问题、协商议题的确定问题、协商程序的规范化问题、协商形式的选择问题、协商民主如何制度化的问题、协商民主的运行环境的问题,等等。协商民主的施行还需要很多具体法律、制度的保障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还任重道远。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摘要)[N].人民日报,2006-03-02.
[2]吴兴智.协商民主与中国乡村治理[J].湖北社会科学,2010(10).
[3]齐卫平,陈朋.中国协商民主60年:国家与社会的共同实践[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05).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01).
[5]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J].学术月刊,2003(04).
[6]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J].浙江社会科学,2005,(01).
[7]朱勤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协商民主探析[J].政治学研究,2004(03).
[8]金安平,姚传明.“协商民主”:在中国的误读、偶合以及创造性转换的可能[J].新视野,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