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评评估提前介入风电场建设实践——以云南省羊岔街风电场为例

2015-10-22陆海韩方虎杨永宏段禾祥普睿

环境影响评价 2015年2期
关键词:敏感区风电场环境影响

陆海,韩方虎,杨永宏,段禾祥,普睿

(1.云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昆明 650032;2.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昆明 650034;3.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昆明 650041)

正确处理风电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进一步加强风电项目环评管理,对于实现风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促进风电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前介入、主动服务,使环评评估提前参与到风电场布局方案的确定过程中,借助专家集体智慧,引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环评单位,对工程布局和规模进行优化调整,从而规避重大不利环境影响和重要敏感环境问题[1]。以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羊岔街风电场为例,从环评评估提前介入指导风电场总体布局方案调整,合理避让环境敏感区的实施效果出发,研究环评评估提前介入对推动风电项目科学有序建设的作用。

1 云南风电开发及环评评估概况

根据云南省风电规划报告,全省可开发风电装机达3 300万kW以上,目前建成投产的风电总装机容量仅占可开发总规模的5%,尚有95%的风电资源有待开发利用。云南省风能资源较好的区域集中分布在山脊地区,其中滇西、滇西北地区的山脊植被主要为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的原生性高山、亚高山灌丛草甸,因风速大、气温低,植被遭到破坏后很难恢复;滇中、滇东地区的山脊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包括半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山顶苔藓矮林,这些植被除自然保护区外分布较少,多为水源涵养林,一旦遭到大面积破坏,将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保护这些地区的植被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但该区域尚未被列入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以下简称“名录”)风力发电项目环境敏感区的范畴,使得风电开发过程中的依法依规避让支撑不足。若不能全面、深入地认识工程建设对这些植被的影响,将对周边生态环境及景观造成严重破坏。

近年来,云南省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力度。自2007年10月全省首座风电场——大理大风坝风电场动工以来,截至2014年1月,全省电网并网风电装机容量已达166.5万kW,较2008年增长了21倍。2013年4月,云南省发改委下发《关于暂缓建设在建风电项目的通知》以及《关于对全省投产风电场进行综合评估的通知》,使得云南省火热的风电场建设浪潮迅速冷却。

2014年2月,云南省发改委下发了《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恢复全省风电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全省风电建设将在分类指导的原则下,科学有序地恢复建设工作。根据通知要求,风电建设项目要按照“生态优先、科学有序”的原则,坚决避让各类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实行环境评价一票否决制。该通知对云南省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环保部门的责任也更加重大。为认真贯彻落实上述要求,云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全面学习和讨论,结合多年风电项目环境影响研究成果,以及在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云南省环境保护厅进行了充分沟通并作出汇报,就环境敏感区的识别、风电项目环评分类管理等提出建议。

2014年5月,云南省环保厅下发了《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风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对于进一步做好全省风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推动风电建设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扩大环境敏感区识别范围。除名录中已明确界定的环境敏感区外,还应重点关注鸟类迁徙通道、特有(珍稀)植物群落、自然圣境等重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第二,完善环评管理。对于不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按照名录要求编制环评文件,对于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三,严格环境准入。将进场道路、场内道路和升压站纳入风电项目评价范围,风电项目环评要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试行)》的要求,组织开展公众参与。

2 羊岔街风电场评估提前介入实践

元江羊岔街风电场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西部,根据《云南省风能资源评价报告》,元江县是云南省风能资源最佳开发区域之一。该风电场装机容量为200 MW,计划设置100台2 MW风电机组,场址由南、北两个片区构成,各设50台风电机组,年发电量45 112.3万kW·h,是《云南省风电规划报告(2011年修编)》规划的风电场项目之一,也是云南省2014年100项新开工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2.1 规划环评初步识别

在发展风电的过程中,云南省十分注重环保问题,在全国创下多个第一,既是全国唯一要求风电场场址测风满一年才能进入选点规划的省份,也是全国唯一开展风电场规划环评的省份。早在2011年,云南省能源局就委托云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编制完成了《云南省风电规划报告(2011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结合敏感区域涉及情况,将列入规划的风电场划分为优先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和待论证4类。同年12月,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对该规划环评报告书出具了审查意见,要求进一步强化风电开发规划控制及前期工作管理,对于限制开发的风电项目应科学决策、慎重开发;对于禁止开发的风电项目应调出规划、暂缓开发;对于待论证的风电项目应深入研究、合理开发。

在该项目规划方案拟订之初,通过规划环评的早期介入,对规划方案可能存在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初步识别,结果表明,元江羊岔街风电场因涉及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区,属于限制开发的风电场,应重点关注的生态问题为“候鸟迁徙通道、旱地油杉(极小种群)、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2]。

2.2 项目环评提出建议

该风电场在获得国家能源局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后,建设单位即邀请环评报告书编制单位对项目建设区域进行实地踏勘。环评单位通过踏勘发现,工程可研规划中存在环境问题的风机点位主要集中在北片区。其中,3台风机位于依萨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11台风机位于保护区边界;部分风机点位邻近候鸟夜间迁徙通道;10台风机位于原元江省级自然保护区南溪片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占用结构较完整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14台风机位于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中的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区。

>>环评评估的提前介入,有利于指导对风电场布局和规模进行优化调整,规避重大不利环境影响和重要敏感环境问题,提高环评质量和审批效率,推动项目有序建设。

针对上述环境问题,环评单位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和云南省相关要求,对风电场规划的风机点位提出调整建议,建议对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3台风机,及占用保存较好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10台风机另行选址。建设单位采纳了环评单位提出的意见,对布局方案进行了第一轮调整。

2.3 技术评估提前介入

项目进入评估程序后,云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对环评报告进行了初步审查,发现项目布局方案仍然涉及环境敏感区域,并存在一定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有部分风机点位和施工道路位于依萨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占用保存较好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邻近鸟类夜间迁徙通道。

秉持生态优先、科学有序、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的原则,云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在组织技术审查之前,即邀请植被、鸟类、工程设计等方面的专家对羊岔街风电场进行了详细现场踏勘,组织建设单位、地方政府、环评单位多方座谈、充分交流。期间,专家指出,风电场南片区不涉及环境敏感区,现状植被也不属于敏感对象,在做好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前提下,较适宜发展风电项目;北片区因涉及环境敏感区且植被保存完好,在风机点位选址时应进行避让。最后,云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以“风机点位优化选址、施工道路优化选线、坚决避让各类环境敏感区和生态敏感区”为立足点,对风机点位的总体布局提出了明确意见:第一,为保护水源林,减少水土流失,建议取消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边界的11台风机,并将风机点位全部调出汇水区范围;第二,取消邻近鸟类迁徙通道的2台风机;第三,取消占用保存较好的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区的14台风机;第四,建议建设单位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转变观念,从“充分利用风资源”到“合理利用风资源”,从而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2.4 布局方案有效优化

建设单位高度重视专家和评估中心提出的意见,积极协调设计、水保和环评单位,对风电场的布局和规模再次进行调整,放弃北片区共28台风机的建设,取消连接以上风机点位的施工道路、集电线路及服务于以上点位的5个弃渣场,同时启用10台备用风机。调整后的羊岔街风电场建设区有效避让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鸟类迁徙通道、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域。建设规模从原设计的200 MW调整为164 MW。调整前后风电场对比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羊岔街风电场调整情况一览表Table 1 The adjustment list of Yangcha Street Wind Farm

经过调整,羊岔街风电场主要设备、施工、征地、经济指标等均发生了变更。风电机组、箱式变电器台数减少18%,集电线路长度减少35.97%,集电线路塔基个数减少26.03%,土石方开挖量减少19.94%,场内施工道路长度减少14.17%,永久占地减少11.09%,临时占地减少12.80%。由于风机点位减少,相应减少的年发电量为18%。

2.5 提前介入实施效果

调整后的羊岔街风电场建设区有效避让了环境敏感区、鸟类迁徙通道、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域;项目占地及占用植被面积减少,减缓了工程建设对以常绿阔叶林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哀牢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避让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其汇水区,确保了饮用水水源的安全;取消了候鸟迁徙主要通道附近的机位,减小了项目建设可能对候鸟迁飞造成的影响。风电场调整前后环境影响变化见表2。通过多次调整,使风电场的布局方案规避了重大不利环境影响和敏感环境问题,同时由于项目不存在环境制约因素,该环评报告顺利通过专家审查并获得云南省环境保护厅批复。

总体看来,由于在风电场的选址布局过程中引入了环评技术评估的提前介入,并采纳了其意见,使风电场的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环境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环评质量和审批效率。

表2 羊岔街风电场调整前后环境影响变化一览表Table 2 The list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adjustment in Yangcha Street Wind Farm

3 结语

羊岔街风电场环评构建了一种“项目业主(环保意识)+评估中心(全局掌控)+专家(集体智慧)+环评单位(技术支持)”通力合作、及时沟通的工作模式,是环评评估提前介入的一个成功案例。通过评估的提前介入,使项目在开展环评初期就将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重要目标之一,把环境条件作为方案比选的关键限制因素,筛选环境影响最小的方案作为推荐方案。通过环评评估的主动服务,充分发挥了技术支撑作用,及时避免建设单位“走弯路”,造成大量人力与物力资源浪费,同时提高了环评质量和审批效率,进而有效推动了重点项目的启动。通过环评评估的科学统筹、有效引导,使地方政府、企业树立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思想意识,对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1]王庆九,刘春阳,朱忠湛,等.规划环评早期介入在规划方案优化中的应用实例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10,23(3):48-50.

[2]赵晟,杨莤,段禾祥,等.云南省玉溪市元江羊岔街风电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R].昆明: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2014.

猜你喜欢

敏感区风电场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基于GIS的赣南地区城镇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以赣州市龙南县为例
在某个敏感区如何协调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探究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巴基斯坦风电场环网柜设计
牡丹江流域自然地理敏感区划分研究
ILS临界区与敏感区浅析
含风电场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应用STATCOM与Crowbar提高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