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2015-10-22温小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6期
关键词:穿刺术血肿微创

温小华

(江西省赣州市立医院 神经外科,江西 赣州 341000)

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温小华

(江西省赣州市立医院 神经外科,江西 赣州 341000)

目的 对比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方案和微创穿刺术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微创穿刺术方案,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方案,具有快速、安全、可直视的特点,治疗效果更佳,术后恢复情况更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微创穿刺术;临床疗效

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是神经外科一种常见的病症,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1]。该病症的常规治疗方法是开颅清除血肿或者微创穿刺,但是临床疗效不佳,且术后容易再出血,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案,因其微创、高效的优点逐渐得到重视并推广应用。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血肿量30~70 mL),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在36~82岁,平均年龄(61.4±2.1)岁;基底节区脑出血12例,脑叶皮层下白质内出血肿18例。在观察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在38~79岁,平均年龄(62.5±2.3)岁;基底节区脑出血15例,脑叶皮层下白质内出血肿15例。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诊断标准:①患者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经头部CT检查确诊有急性期脑出血,符合脑血管疾病相关诊断标准。②排除因为血管畸形、动脉瘤、脑瘤卒中、使用抗凝剂引发脑出血的患者和脑疝患者。

1.3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微创穿刺术,观察组进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

1.3.1对照组:根据患者情况选用合适的穿刺针,经CT定位在颅骨上锥孔,使用YL-1型穿刺针放置在血肿中心,抽吸出血肿块后使用冰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如果血块较多,可使用粉碎器先将血肿块粉碎。首次抽吸的血肿块要低于总量的50%。然后注入1~2万单位的尿激酶,每2~4 h开放一次夹管,每天冲洗2次。术后复查头部CT,适时拔除引流管。

1.3.2观察组:第一步,实施全身麻醉,以CT图像为依据确定穿刺点,切开3~4 cm头皮,钻颅骨孔直径为2~3 cm。第二步,将硬脑膜切开,选择合适的血管间隙作为穿刺径路,使用脑穿针和套管建立手术通道。第三步,在内镜下清除脑内血肿,在血肿壁敷设止血纱。第四步,留置血肿腔外引流管,将套管退出,使用明胶海绵填充骨孔,并缝合皮肤。术后根据患者情况拔除引流管,并密切观测患者生命体征,服用药物。

1.4观察项目和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情况,血肿清除率=完全清除率+基本清除率。②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再出血情况。③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按照GOS评分标准对预后进行评定:5分为恢复良好;4分为中度残疾;3分为重度残疾;2分为植物状态;1分为死亡。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在血肿清除情况上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在血肿清除情况上的比较[n(%)]

2.2两组在术后再出血情况上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在术后再出血情况上的比较

2.1两组在预后情况上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在预后情况上的比较(n,%)

3 讨 论

3.1高血压脑出血: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的目的,在于清除脑内血肿,降低颅内压,从而减小继发性损害,使患者的脑组织血流恢复[2]。如此,就能够降低毒性物质对脑组织的损害,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情况。相关研究表明,实施微创穿刺术的最佳时机在病发后6~24 h,过早实施手术则会增加再出血的可能[3]。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的手术时间更早,有利于患者脑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3.2术后再出血: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而言,术后再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会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导致死亡。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手术过早、穿刺定位不准确、血肿抽吸负压大、患者术后血压升高、尿激酶的注射等[4]。使用神经内镜能够提供清晰的环境和图像,清除血肿的过程可直视,从而减少了血管在术后再出血的概率。而微创穿刺不能直视,对血肿出血点无法进行彻底的止血,因此术后再出血率较高。综上所述,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更佳,术后恢复情况更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吕洪柱,李旭琴,范铁平,等.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J].当代医药论丛,2014,2(11):80-81.

[2]谢志强,关健雄.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2(17):3577-3579.

[3]高凯,蔚竹健,张永亮.微创手术与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对比[J].内蒙古中医药,2011,20(9):63.

[4]何睿瑜,王辉,梁学军.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3,8(23):132-133.

R743.2

B

1671-8194(2015)16-0166-02

猜你喜欢

穿刺术血肿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张震东前房穿刺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