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的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分析

2015-10-22张成宗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6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脑血管神经功能

张成宗

(章丘市高官寨卫生院 内科,山东 章丘 250209)

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的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分析

张成宗

(章丘市高官寨卫生院 内科,山东 章丘 250209)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60例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人员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分析其hs-CRP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第1、7、14、21天的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严重程度患者hs-CRP水平越高,对神经功能的影响越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高,中型组较轻型组差异显著(P<0.05),重型组较中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与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且hs-CRP含量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高,可作为判断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病情与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急性脑血管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脑梗死;脑出血

急性脑血管疾病指的是由脑血管阻塞或破裂所引发的脑血流循环障碍或脑组织功能损害的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1]。目前临床上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但仍缺少早期判断脑血管损伤程度的可靠指标。有研究发现,在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均有炎性因子的参与,并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亦是非特异性的的炎性反应指标,其含量的多少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2]。我院以6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hs-CRP含量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1年0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61.7±4.7)岁,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3],且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均存在不同程度肢瘫、头晕及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其中脑出血19例、脑梗死41例,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恶性肿瘤者,4周内行外科手术者。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轻型(0~15分)29例,中型(16~30分)18例,重型(31~45分)13例。选取60例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4例,26例,年龄37~77岁,平均年龄(62.6± 4.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于入组后第1、7、14、21天抽取3 mL空腹静脉血,将其置于干燥管内静置1 h,以1000 rpm/min的速度离心,离心5 min,将血清分离。然后使用日立7-170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通过免疫透射比浊法对hs-CRP水平进行测定,≥3.0 mg/L为阳性。

1.3观察指标[4]: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第1、7、14、21天的hs-CRP水平,并分析hs-CRP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通过()表示,并通过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的hs-CRP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第1、7、14、21天的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观察组不同严重程度患者hs-CRP水平比较:观察组不同严重程度患者hs-CRP水平越高,对神经功能的影响越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高,中型组较轻型组差异显著(P<0.05),重型组较中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亦是急性期全身性炎性反应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健康人员血清中的hs-CRP以微量状态存在,当机体受到外界细菌感染或其他急性刺激时,人体中的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神经元细胞、脂肪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等均可能合成和分泌CRP,血清中的hs-CRP水平会上升,其经研究发现参与到许多病理过程中[5]。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最常见病因,而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意义非凡。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hs-CRP升高的概率是正常人的2倍[6]。

表1 两组患者的hs-CRP水平对比[(),mg/L]

表1 两组患者的hs-CRP水平对比[(),mg/L]

组别 例数 1 d 7 d 14 d 21 d观察组 30 1.44±0.25 1.46±0.24 1.46±0.25 1.47±0.25对照组 30 5.68±1.13 9.14±1.59 14.4±2.18 6.73±1.24 t值 20.0665 26.1597 32.2999 22.7758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表2 观察组不同严重程度患者hs-CRP水平对比[(),mg/L]

表2 观察组不同严重程度患者hs-CRP水平对比[(),mg/L]

注:#表示与轻型组比较P<0.05;a表示较中型组P<0.05.

严重程度 例数 1 d 7 d 14 d 21 d轻型 29 4.24±1.15 6.51±1.37 7.72±2.23 4.78±1.29中型 18 5.25±1.37# 7.91±1.76# 14.21±2.87# 6.19±1.45#重型 13 10.26±2.14#a 18.75±3.16#a 31.97±3.97#a 12.8±2.62#a

本次研究通过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两组受试人员的血清hs-CRP浓度,结果显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hs-CRP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其含量的动态变化与病程密切相关,发病后2周为疾病的进展期,此时的hs-CRP浓度最高,而第21天hs-CRP浓度下降,这可能与临床治疗相关,但仍高于健康人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另外,观察组不同严重程度患者hs-CRP水平越高,对神经功能的影响越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高,中型组较轻型组差异显著(P<0.05),重型组较中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与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且hs-CRP含量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高,可作为判断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病情与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1]简新革.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血管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8):97-98.

[2]席小红.超敏C-反应蛋白对诊断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8):62-63.

[3]党春伟.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血管病的临床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151-152.

[4]徐燕,吴丽娟,闫旭升.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外健康文摘,2012,9(7):117-119.

[5]符雪涛.急性脑血管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1-3.

[6]周燕.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3):32.

R743.33

B

1671-8194(2015)16-0163-02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脑血管神经功能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