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128层CT在理想心率下冠状动脉成像的最佳重建时相

2015-10-22栾兴奎王鹏飞刘冬梅聂俊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6期
关键词:时相心电回顾性

栾兴奎 王鹏飞 刘冬梅 聂俊清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CT室,山东 潍坊 261206)

探讨128层CT在理想心率下冠状动脉成像的最佳重建时相

栾兴奎王鹏飞刘冬梅聂俊清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CT室,山东 潍坊 261206)

目的 通过探讨128层CT在理想心率下冠状动脉不同重建时相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进一步优化成像时相选择。方法随机抽取用128层CT检查的冠状动脉成像100例,在理想心率下,利用回顾性心电门控重建R-R间期10%~90%图像,中间间隔5%。由2名高年资医师评价分析不同R-R时相左主干(LM)、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四段的图像质量。结果各支冠状动脉最佳成像时相前三位依次是R-R时相的75%、70%、80%,图像质量评分均达到诊断要求标准,其他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总分值在75%R-R时相最好。结论128层CT在理想心率下冠状动脉成像最佳重建时相是75%R-R时相,亦可拓宽至70%、80%R-R时相,以上时相重建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又提高工作效率。

CT;冠状动脉;重建时相

近年CT冠状动脉成像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影像学手段。但是CT冠脉的成像质量受心脏自主运动及选择重建的R-R时相影响较大,本研究是探讨128层CT在理想心率下冠状动脉成像的最佳R-R时相,以提高图像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笔者随机抽取心率范围是55~70次/分,且无心律不齐的100例冠状动脉CTA检查者,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36~76岁,平均57.3岁。

1.2扫描技术:扫描设备philips Brillianee 128层螺旋CT,扫描层厚0.625 mm,球管360旋转时间0.42 s,管电压120 kV,管电流800 mA,螺距0.2,应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扫描范围从气管分叉下1 cm到隔下。常规行平扫分析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然后行冠状动脉增强扫描,兴趣区选择主气管分叉下1 cm水平降主动脉,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以5.0~6.0 mL/s速率注入浓度为370 mgI/mL优维显70~75 mL,用量依据患者体质量进行个体化定量。在注射完对比剂后以相同速率注射30 mL生理盐水,使用Bolustracking团注法扫描技术,触发阂值是120 Hu,触发扫描后延迟4 s,一次屏气约5~6 s完成扫描[1]。

表1 不同R-R时相的各冠状动脉阶段的图像质量评分

图1 不同R-R时相各支冠状动脉平均分值曲线图

图2 不同R-R时相各支冠状动脉平均分值及总分值曲线图

1.3图像后处理:间隔5%重建R-R时相10%~90%图像,在EBW工作站上对各个相位的重建图像分进行后处理及分析,由2名有经验的高年资医师采用双盲法分析图像。

1.4图像质量分析评价标准:分析冠状动脉左主干(LM)、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四段。图像按5个等级评分:5分为无伪影,血管显示清晰;4分为轻微伪影,仅主干的某1段轻微模糊,诊断不受影响;3分为中等伪影,某1支冠状动脉主干的1/2以上模糊,但可以诊断;2分为严重伪影,某1支冠状动脉主干全长均模糊不清或不连续,诊断受限;1分为冠状动脉主干不能识别,不能用于诊断。如意见不同,应共同商量判定。最后计算冠脉各分支平均得分。根据分值,分别分析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重建的最佳R-R时相。

1.5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由统计软件包SPSS 11.0系统完成。计算不同重建相位各支血管的平均分值,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将本组受检者4条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图像评分纳入统计分析。不同重建相位下各支冠状动脉平均分值见表1、图1~2。

从图1~2和表1中可以看出,理想心率下,128层各段冠状动脉最佳成像R-R相位(依次取前四位)如下:LM为75%、70% 、80%、40%,LAD为75%、70% 、80%、85%,LCX为75%、70% 、80%、65%,RCA为75%、70%、80%、40%;可以看出各支冠状动脉最佳成像时相前三位依次都是75%、70%、80%,第四位出现差别,40%、85%、65%均有;同一时相4支冠状动脉总分最高的前4位为75%、70%、80%、40%;其中在75%、70%、80%三个相位宽度,各支冠状动脉评分均达到符合诊断要求的4分以上,且在75%时相分值最高,与其他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一个心动周期中,在等容舒张期心脏相对静止,且舒张期冠状动脉内血流量最大,如果心率加快,等容舒张期缩短更明显。因此,从生理学观点出发,较慢的心率下在心脏舒张中期最适合行冠状动脉图像重建,检查前前将受检者的心率至较为理想的状态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对于16层CT,一般认为心率<60~75次/分,图像质量较好,64层CT,心率可拓宽至75~80次/分以下也可获得较满意的图像质量[3]。本文研究128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心率范围在55~70次 /分且无心律不齐[4-5],因为此段心率的基本不用心电编辑,辅助药物容易达到。在此前提下,利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扫描心脏,如何进一步选择合适的R-R时相重建出满意的冠脉图像尤为重要,不仅提供满意诊断的图像,而且又提高工作效率并节省电脑存储空间。有人研究认为,约有50%的右冠状动脉和10%的左冠状动脉在45%左右的期相显示较好,而且心率越快,这种趋势会越明显[6]。还有人研究认为50%~70%的R-R间期重建图像质量比较好,这个时期一般是处于舒张中期,对于冠状动脉显示良好[7]。在实际工作中,仍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出小范围、具体的、合适的R-R重建时相,特别是近几年128层CT的逐渐普及,需要我们对128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最佳重建时相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回顾性总结分析了在理想心率下,利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128层CT冠脉成像的最佳R-R重建相位。通过对冠状动脉左主干(LM)、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四段的各个R-R相位的图像重建(间隔5%重建R-R时相),并对图像质量评分、统计学分析、图表展示,我们认为128层CT在理想心率下,75%R-R相位宽度(间隔5%R-R时相)重建显示冠状动脉的各支图像最佳,其次为70%、80%R-R相位宽度重建图像,以上相位重建图像均符合诊断要求,提高了128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缩短重建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电脑存储空间,亦为前瞻性门控技术提供有关参数依据。

[1]肖圣祥,姚慧,尉可道.64层CT冠状动脉多种检查方法的剂量比较及其适用范围的探讨[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9,29(4):455-459.

[2]王继琛,邱建兴,孙晓伟,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时心率对成像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2(10):1481-1484.

[3]Leschka S,Wildermuth S,Boehm T,et al.Non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with 64-section CT:effect of average heart rate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on imge quality[J].Radiology,2006,241:378-385.

[4]赵红,刘斌,吴兴旺,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心率变化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9(2):145-149.

[5]吕滨,蒋世良.心血管病CT诊断[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

[6]陈步星,胡大一,洪楠,等.多层螺旋CT心脏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4.

[7]邝平定,张敏鸣,朱建华,等.多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重建的最佳R-R时相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2):178-183.

R445.3;R541.4

B

1671-8194(2015)16-0116-02

猜你喜欢

时相心电回顾性
绝对时相收缩期采集心律不齐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可行性
手外伤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回顾性研究
重症监护室中合并肥胖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基于MIMIC-Ⅲ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索拉非尼治疗肝移植后肝细胞癌复发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心电医联体建设需求分析及意义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
穿戴式心电: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与未来挑战
滑冰式滑雪动作体系的建构
血清白细胞介素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细菌性痢疾患者中的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