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江,不了的情缘

2015-10-22灵/著

广西文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木楼侗寨鼓楼

紫 灵/著

三江侗寨于我而言早已闻名,得以走近它却是因为这次广西作协举办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广西作家乡村体验活动。我们扎根的地方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平坦屯。

当我们的车临近目的地,一股清新凛然的气息悄然唤醒在旅途上头晕目眩的我。这时候已是傍晚,透过车窗转眼流望,远处山影绰约,烟雾缭绕,楼檐飞势。鼓楼、木屋、风雨桥如同一个多情的少女隐匿在暮色中若隐若现,这一切在瞬间便深深地把我吸引住了。恍若一幅精心勾勒的山水画卷。这里就是平坦寨?带着心里的疑惑,看着车里同伴们的兴奋,我知道我们是真的到了。

说到平坦屯,不得不先说一下程阳八寨。程阳八寨位于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距三江县城十九公里。由八个自然村屯构成,居住着近万侗族同胞。这里节日盛多,有着“百节之乡”的美誉,据说在春节期间,村村沸腾、寨寨欢歌,处处一片喜气洋洋。著名的程阳风雨桥景区就是由程阳风雨桥和程阳八寨组成,而我们所在的平坦屯就是这八个自然村屯的其中一个。

一进村,热情的侗族同胞就把我们带到鼓楼前摆起“百家宴”。“百家宴”是侗族人每逢寨子里来了贵客或遇上喜事族人聚会时,才会设置的,没想到在这里我们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贵客。鼓楼高耸于侗寨之中,巍然挺立,飞阁垂檐,呈宝塔形层层而上。侗寨鼓楼一般是按族姓建造,每个族姓一座鼓楼。如果侗寨族姓多,往往一寨之中同时有几个鼓楼并立。因此,在这里只要有寨子必会有鼓楼。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整座鼓楼以杉木凿榫衔接,顶梁柱拔地凌空,排枋纵横交错,上下吻合,采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鼓楼通体为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由于结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

鼓楼始建于何时已无从考究。不过,侗乡世代相传:从有侗族村寨的时候起,就有鼓楼了。鼓楼是侗寨放置大鼓的地方。在侗族历史上,凡有重大事宜商议,起款定约,抵御外来官兵骚扰,由寨中长老登楼击鼓,“咚咚”鼓声响彻村寨山谷,就能迅速把人集中起来,无事是不能随便登楼击鼓的。

面对侗族同胞们的热情相邀,我们的拘谨很快就给他们融化了。走进他们当中,我们带着很多的好奇和身边的侗族同胞交谈起来。在这里老一辈的人还是讲着传统的侗话,而年轻一辈已是汉侗语言皆通,因此,正在忙碌着准备菜肴的年轻人偶尔会插过一两句来充当我们的翻译,但更多的时候是我们靠两只手比画着和老前辈们进行交流,虽然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很多的词不达意,可我看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同样的笑容,在这样的笑容里我看到的是一片真挚与坦诚。

吃完饭,我们便开始寻找寄宿的主人家,按原计划我们是两个人作为一个小组住到一户农家去。没想到接下来的寻找变成我们热闹而有趣的一个画面。原来,就在吃饭的过程中,我们这些外来的他乡异客已经和当地的同胞打成一片,而我们都想住进自己找到的人家去,谁也不愿让谁。为了抢夺自己认定好的主人家谁也不愿相让,而我们的这番举动惹来了满场欢笑。最终领队想出个折衷的办法。住还是按原定计划各自到自家的主人家去,至于吃饭就轮着来,今天到这家明天到另一家。没想到接下来的日子,我们真的是吃了百家宴又吃了百家饭。

我和来自北海的作家文萍分到了一起,而我们的主人家在外面参加演出还没回来,我们是被他们的邻居领回去的。

到了家,门没锁,轻轻一推我们就进去了,门里一片灯火通明。至此,我才有机会认真地去打量这些一直飘荡在故事里的侗家木楼。我们所居住的家已经把现代文明与古老文化完美地糅合在一起了。木楼为三层结构,第一层由红砖彻成墙体,水泥铺成的地面,这是由于红砖、水泥比起木材来在地面更能防水、防潮。第二、第三层均为纯木结构,巨大的木梁支撑起整幢楼房,木楼为干栏式建筑,分上下两重屋檐。木楼整体呈金黄色,为了防潮耐用,聪明的侗家人用桐油反复在杉木或松木做的屋壁上涂刷。若是在白天,远远看去,院墙齐檐,青瓦粼粼,油光闪亮,古色古香。

主人家里只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大男孩,是这家主人的儿子。看到我们进来,他冲着我们腼腆一笑,然后打开盖在一张小桌子上的竹盖子,一桌色香俱全的菜肴出现在我们面前。“快吃饭吧!我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到,只准备了这些。菜是我今天上山采的,肉是我们过年时候腌下的,我妈妈明天才能回来,我做得不好!”大男孩的声音有点羞怯,他的动作也有点慌乱,生怕做错了什么似的。面对这一桌子菜我们感动,无以回答。后来我们才了解到原来主人家外出时忙碌中没有告诉他我们已经有了安排,而他却为此等了我们整整一天。

住下的第二天,我们在何述强老师的带领下,几个人跟着平坦村的一个90后的副村长杨艳格到山上去放羊。放羊,在我的印象里便是那一马平川的草原上羊群如朵朵白云飘移,或是那低矮的山丘上或白或黑的绒团缓慢滚动。不想跟着村长踏上的却是一条蜿蜒在田间地里的泥泞小路,倒是小路两旁满地绽开的油菜花与萝卜花把我们的眼球先吸引了过去。

行走在一片片黄白相间的花丛间,我们顾不上飘散在头顶上的银雾飘雨,也顾不上那花丛之间的漫漫雨露,只顾着举着手中的手机不停拍照,只想把那扣人心弦的美景尽收入怀。就这样边拍边走,不知不觉间在小路的中间多了一道风雨桥。

风雨桥在侗家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如同那俯视着侗家族人的鼓楼一样。在侗家人的眼里鼓楼代表了男性,风雨桥代表了女性,鼓楼与风雨桥就代表着天地间阴阳和谐,是人类不可缺的。风雨桥,是侗族独有的桥,由桥、塔、亭组成,整座桥由木料筑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杆、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塔、亭建在石桥墩上,有多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等装饰。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以榫衔接,结构极为精密,可延续两三百年而不损,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而三江著名的程阳风雨桥距离平坦村还有一公里左右的路程。在侗家只要有河的地方就会有风雨桥,而我们面前出现的这座风雨桥只是小小的一座,并且有了很多的磨损,架建桥梁的木头在时间的冲刷中呈现出一种饱经风雨的沧桑,却又如同一个睿智的老人用他的沉着与淡定静静地看着未来的岁月。走上风雨桥小憩,而脚下的桥却没有河,不是有河才有桥吗?在这平实的地面上怎么会有一座桥?带着疑问我们转向村长。他冲着我们笑了笑,指着桥正对面不远处说道:“那边有一口水井,赶路的人走到这里可以暂时休息,可以喝点水,下雨了也可以避一下。”这水可以直接喝?带着疑虑何老师拿着水壶到井里打了一壶上来,尝了一口,那水果然清甜凛冽,含在口里别有一番滋味。然而,这座为井而建的风雨桥在我们心里又为侗家人的细心与对人的关爱更多了一分理解。继续走,在转了几个弯后我们的面前又出现一座风雨桥。这同样是一座苍老的桥,据村长介绍眼前这座桥是红军修建的,而我们走过的那条山路也是当年红军穿行的地方。我们惊讶地看着彼此,原来,在不经意间我们竟重走了一回红军路。

走过这一段冗长的田间小路,村长带着我们迎山而上。直到这时我才知道羊圈建在海拔五百四十米的山顶上。由于之前接连下了几场雨,山路变得异常泥泞,我们只能手脚并用,抓着路边的灌木、野草沿着湿滑的山路一步一步穿行在山林中。头顶的天空被浓密的树叶层层阻挡,光亮透过缝隙在头顶上闪闪烁烁,幻象中那一幅花田深处羊群轻跑的牧羊盛景随之消失。然而,到达山顶偶尔传来的铃铛声让我们异常兴奋。随着眼前的树荫逐渐消失,眼前出现一幢简易木楼。那就是羊圈,村长指着木楼笑道。终于到了,我长长地吁了口气。这条崎岖的山路我们爬一遍就累死累活的,然而,村长他们为了把羊养好每天就要在这座山上往返两次,甚至有时候会更多。为什么把羊圈建这么高?在山下不行吗?我困惑地问道。村长告诉我们,建在山上是因为这里的空气好,阳光充足,羊群不容易发病。

村长爬上木楼打开羊圈,一群棕黑色的山羊带着清脆的铃声顺着山路跑了下去,很快就消失不见了。这一幕看得我目瞪口呆,这些羊不会跑吗?村长冲着我们笑了笑:不会,羊群到了晚上就会自己回来。

羊群跑了,村长却继续带着我们沿山而行,原来这山上还有着更多的惊喜与意外给我们。野生蘑菇,长在朽木上的木耳,还有很多说不出名字的野菜、野果,这一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大山无限的给予,但同时也感受到了侗族同胞们的不易。

到这里的第三天,我们家的女主人回来了。她看到我们,冲我们浅浅一笑,那笑里分明带着一种急切与歉疚。早在我们来之前她已经接到通知,可是她刚好在那两天在外地有演出,只能提前为我们准备好新软的床,嘱咐在家的儿子好好照顾我们。果然,没等放下手中的行李,她张口便问我们这两天是否习惯?是不是饿着了?眼里的急切就当我们是小孩子一样。我的大姐呀!这些天我们可是吃完东家吃西家,是吃完了百家宴又吃百家饭的。我们在寨子这些天里几乎每一户都成了我们的家,每到吃饭时候在这家刚端起饭碗,另一家又来拉人。往往都是这家吃一点那家吃一点,而且家家像过年一样,这样的招待我们哪会饿着?

她放下手中的东西便急切地要淘米做饭,此时的我们已经给别家定好了,只好跟她说我们已经跟别人说好了,我们不在家吃饭了。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她拿着饭锅的手突地就停在半空,脸上瞬间滑过丝丝失落,她停了片刻,这才说道:哦,你们去吧。这种失落的眼神让我的心莫名其妙地疼了一下。我们不能失约,也不想让大姐失望,于是我拉着她轻声道:大姐(由于女主人比我们稍大,我们就直接管她叫大姐),我们不做饭了一起到别家吃去。她困惑地抬起头望着我问:你们去谁家?这天约的刚好是杨艳格副村长家,我们直接告诉她我们去村长家吃饭。她听着笑了:他是我家亲戚,我们常到他家去的,你们先过去,我收拾下才过去。看着她那重新绽开的笑容,我那悬着的心总算落下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在他们心里我们都是贵客,进了谁的家吃饭那是一种荣耀。

于是为了在大姐家里吃上一顿热闹的家宴,接下来我和文萍两个开始在我们的导师、同学里做起预约抢客动员战。然而,由于我们团队的人员较多,请大家都来怕大姐忙不过来,请的人少了又怕不够热闹,再加上之前我们的领队再三嘱咐不许过多打扰主人家,于是,我们就悄悄数着人数来约。没想到,临了,不管约不约的,老师、同学、乡亲们都来了。他们来的时候不但把菜拿来了,连下厨的工作也一并开动, 我们这两个暂时的主人倒是给晾一旁连打个下手都没机会,乐得大姐笑个不停。在这里来的客人越多就代表你家的人缘好。到了吃饭的时候大姐悄悄把她歌队里换上节日盛装的同伴请了过来,这种意想不到的盛情确实让我们意外,也让我们兴奋。听着侗族大歌,喝着侗家人自酿的酒,我们被他们的热情感动了。

在大姐回家的第二天正好是侗家赶圩的日子,赶圩每五天轮转一次。她问我们要不要换上她们的服饰去赶圩,听到她这个提议我和文萍两个几乎是同时兴奋了起来。

侗族的服饰早已闻名,它的制作工艺十分精美,侗家人平时穿着便装,讲求实用。到了节日或是喜庆的日子都要盛装而行。他们的节日盛装更注重装饰审美,朴素与华贵相得益彰。这里的侗锦、侗布、挑花、刺绣等手工艺极富特色。三江侗族女子一般穿大领对襟式长衫,领、襟、袖口有精美刺绣,下着青布百褶裙和绣花裹腿、花鞋,头上绾大髻,发髻上饰环簪、银钗或戴盘龙舞凤的银冠,或是插饰鲜花、木梳、银钗,佩挂多层银项圈和耳坠。

想着这些东西穿戴在我们身上会怎么样?那一夜我和文萍兴奋得几乎睡不着,不知道大姐会把我们打扮成什么样子?

好不容易等到天亮,我们就急忙起床洗漱,去等大姐。没想到大姐比我们起得还早,她看我们急切的样子轻轻笑了笑,从楼上搬来一个纸盒,还有一只包得结结实实的袋子。她先把袋子层层打开,一套精美的侗服出现在我们面前,棕黑色的锦缎在光线下闪闪金光,层层绣花镶嵌如同孔雀羽翎般的袖子。同样是绣着百花层层绲边的百褶裙犹如百花盛开,再加上纯净如水的蓝色绑腿,一套完美的侗家服饰像盛开的花朵一样展现在我们面前。大姐把衣服小心翼翼地穿到我身上,然后把盒子打开。那一刻,我们再一次呆住了。一顶盘龙舞凤的银冠折着太阳的光在我们眼前熠熠生辉,还有项圈、手镯等各式各样的银饰,有一些我甚至叫不出名字来。大姐小心地把凤冠给我戴上,然后是项圈、手镯……等这一切都弄好,我站在那里动了一下,浑身上下便叮叮当当地摇曳起来。

在给我装扮的过程中,她们家的大嫂从外面赶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大包东西,那是给文萍准备的另一套衣服。原来制作这样的一套服饰几乎要花上一整年的时间,有些甚至要花上两三年,再加上要打造大量的银饰,花费也不轻,因此,每家几乎只有一套。所以,大姐为了我们跟她的大嫂又借了一套过来。等她们把大嫂的服饰给文萍穿戴好,我们两个便摇摇曳曳地去赶集,真真正正地冒充了一回侗家赶集媳妇。

等我们赶集回来,他们才告诉我,原来大姐给我穿上的那一套服饰竟然是新娘子的穿戴。这时候我才知道我不但当了一回侗家媳妇,还是侗家的新娘子。从那一刻,我知道在三江侗寨给我留下的不只是那优美如画的风景,更多的是一份不了的情缘。

猜你喜欢

木楼侗寨鼓楼
侗乡端午粽飘香
小木楼
鼓楼颂
到肇兴侗寨看鼓楼
赠木楼故人
甘谷县大像山大佛窟木楼考
《侗寨春晓》创作浅谈
Land of the Dong Minority
苗乡侗寨乒乓情
小木楼探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