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数学课堂教学的适切度
2015-10-21李忠衡
李忠衡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师生教和学的行为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了。但我们发现,课堂教学也出现了一些过度现象:学生在课堂上过度活跃,却缺少良好的听、说、思的习惯;课堂上学生尽情表现,但思维经常处于浅层状态……笔者认为,以上种种现象都暴露了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把握好适切度,没有找准课堂教学的平衡点,导致轻重失调、顾此失彼,造成课堂教学的虚假“繁华”。
一、 适当设计数学情境,让激趣引导更加有效
为了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许多教师非常重视数学情境的创设。但有些教师片面追求狭隘的教学情境,淡化甚至扭曲了激趣教学的初衷,降低了数学教学的实效。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8的分合”,为了帮助学生记忆8的分合,设计了“找朋友”的情境,将1至7七个数字做成头饰,并给每个头饰配上不同的卡通形象,让学生边说边跳,找“朋友”,学生异常兴奋,课堂十分热闹。但很多学生只关注谁的头饰好看,其他的都忘到一边去了。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非多多益善。问题的关键是合理把握适切度,即教学情境应尽可能地摒弃非数学因素的干扰,合理把握情境创设的本质意义,既生动形象又简明合适,使情境能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二、 适当设置铺垫“厚度”,让探索过程更加有效
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在教学新知识时,选一些与新知识联系紧密并能为其服务的旧知识进行铺垫,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知识和智能上的准备。但是,不当的铺垫非但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会产生负面效应。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首先列举一些数让学生借助计算判断是不是3的倍数,再让学生算出这些数各个数位上数之和,最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通过以上步步为营的铺垫,学生不难“发现”规律,但学生只不过按照指定的程序完成了计算、归纳,没有主动探究的成分。笔者认为,过细、过滥的铺垫反而不利于学生独立思维活动的开展,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甚至蜕变成变相的灌输教学。因此,铺垫设计既要为课堂教学分散难点,又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有自己的规划、探索。
三、 适当开放操作过程,让实践操作更加有效
实践操作活动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主动探究的重要途径。但反观数学课上的某些操作,由于形式单一、目标窄化、过程封闭,导致操作低效甚至无效。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让学生按照指定的步骤进行旋转平移、把两个同样大小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为什么要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去拼?还有其他的拼法吗?学生没有时间去想,也没有机会去想。学生只是在教师指令下,一步一步地完成操作活动,没有主动的思考与探索,动手与思维脱节,操作与探究分离,更谈不上发挥创造性。因此,在设计操作活动时,不妨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适度开放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规划、设计、尝试,耐心等待他们的感悟与思考,倾听他们探索过程中的困惑与顿悟,让他们在操作中自己去探索、发现,掌握知识内在、本质的联系和区别。
四、 适当鼓励多样表达,让数学交流更加有效
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形:教师为了引导学生一字不差地概括出与课本一致的计算法则,设计了很多细小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启发,直至与课本表述完全一致。有的教师甚至用类似填充的形式让学生去概括,还有的教师索性让学生照搬书本的计算法则。这样的教学,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走,教师完全围着教材转,虽然看上去环环相扣,但学生完全没有了自主性,更谈不上个性化思维。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理解、内化的个性化过程,因此,只要学生在总结、归纳、概括时不出现知识上的错误,就应当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个性化地表达。当然,教师也有必要引导学生对课本中的表述进行领会、赏析,体会其简洁性、精确性的特点。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