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氧喷吸入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108例分析

2015-10-21王燕莉彭艳松张亚群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王燕莉 彭艳松 张亚群

【摘要】 目的:观察氧喷吸入博利康尼、普米克令舒治疗咳嗽异型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我们通过对2012年10月~2013年11月符合诊断的患者1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用博利康尼、普米克令舒吸入,每日2次,连用3天。结果:根据治疗3天后咳嗽睡眠症状改善情况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有效为总有效率。治疗组108例,总有效率97.2%;对照组67例, 总有效率73.1%。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关键词】咳嗽变应性哮喘 氧喷 吸入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729-02

咳嗽变异型哮喘在儿科临床属多发病,并且有逐年增多趋势。常规治疗显效较慢。我们于2012年10月~2013年11月一年多时间,对来我院门诊就诊的咳嗽异型哮喘患者中的108例,采用以氧气为动力,吸入博利康尼、普米克令舒及生理盐水混合液治疗3天,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年10月~2013年11月门诊咳嗽变异型哮喘就诊患儿175例,均符合沈晓明等主编的《儿科学》咳嗽变异型哮喘诊断标准[1],其中男102例、女73例,<3岁116例,>3岁62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活动或早晚重,夜间不能安静入眠等症状,双肺呼吸音粗,或闻及散在干罗音,胸部X线呈肺纹理粗乱。将17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8例,对照组67例,两组年龄、性别、发病天数及病情无显著性差异。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即控制感染、口服沙丁胺醇、酮替芬、中药止咳剂等。治疗组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利用 QW15氧喷雾化吸入器,以氧气为动力,使患儿吸入博利康尼和普米克令舒。药物剂量和方法如下:博利康尼雾化液(葛兰素维康生产,规格1mg/2ml),体重<20kg者0.5ml/次,体重>20kg者1ml/次。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规格1mg/2ml),年龄<1岁者0.5mg/次,>1岁者1mg/次。将博利康尼和普米克令舒按不同的剂量与生理盐水混合至2 ml放入QW15氧喷雾化吸入器内,氧气流量调至3~4L/min,按每日2次吸入,持续吸入3天。

1.3 疗效判断标准:于治疗3天后复诊,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显效:用药3天后咳嗽停止,安静入睡;有效:治疗3天后前述症状明显减轻;无效:上述症状在3天后无改善。

2 结果:经3天用药治疗后观察,治疗组108例,显效97例(89.8%),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2%;对照组67例,显效18例(26.9%),有效31例,无效18例, 总有效率73.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对照组中有效及无效的49例患儿中,有14例于治疗3天后加用氧喷治疗3天,有9例的症状很快消失。用药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3 讨论:咳嗽变异型哮喘又名过敏性咳嗽,在儿科门诊属于常见病。本资料显示发病以3岁以下男孩多见。常规治疗效果慢,反复发作,近年发病有增多趋势,给患儿及家长带来很大的心理和經济负担。该病发病机理同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有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及其产生的一系列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共同参与形成的气道弥漫性、慢性、变应反应性炎症疾病,主要表现在对各种刺激物或激发因素产生过强的反应(即气道高反应性),引起气道狭窄、阻力增加、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等改变,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痉挛性或连续性咳嗽,咳白痰,部分患儿有特殊诱因时发作为喘息、呼吸困难,两肺闻及哮鸣音,发展成支气管哮喘。博利康尼是β2 -受体激动剂,选择性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的β2—受体,不但能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并可增强纤毛运动,促进分泌物的排出,能很快解除患者的缺氧状态。普米克令舒属皮质激素类药物,其药物亲脂基团能透过细胞,易与气道内受体结合,作用是必可酮的1.8倍。呼吸道吸入时极少进入血液,故全身性毒副作用轻微。此二种药物加入氧喷壶内,依靠氧气动力带动进入气道,既能充分快速有效发挥解痉,抗炎作用,又能改善缺氧状态,用药方法简便,尤其是婴幼儿容易接受。另外,在实施给药时,应及时常拍背等,促使患儿痰液咳出,以利于药物的吸入,氧喷雾化吸入器应于患儿口鼻保持一个水平位,有利于氧气带动药物喷出及避免药物的残留,观察氧流量,使其维持在3~4L/min。否则流量过小,药物就不能变成小颗粒被吸入气道内,而流量过大,则喷出的雾量太大,患儿会感觉不适,影响药物吸入的顺利完成。

本组资料证实,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利用氧气为动力,呼吸道局部吸入博利康尼、普米克令舒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用药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