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意象谈插画表达的创造力

2015-10-21于君

艺术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创意思维插画意象

于君

【内容摘要】随着现代传播媒体的发展,插画早已不限于书籍中对文字的补充和图解,插画创作载体和创作方法变得越来越多样,创作者艺术素养和创造力也越来越强。现阶段的插画创作者如何诱发读者的再创造力,使读者看到插画和文字后通过想象力的作用变为第一位的创作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点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插画创作中意象表达的方式,以及作者在插画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意象创作思维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插画  意象  创意思维

插画最早是伴随文字而生的,中国最早的插画是伴随佛教的传播而出现在经文的宣传当中,增强文字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距今已有1300多年。现代意义上的插画是19世纪初随着报刊、图书的变迁发展起来的。《辞海》对插画的定义为:“指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方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①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文字的舞台早已不限于书本,插画也随之进入各类纸本印刷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甚至成为影视、游戏创作的原型。除了为出版物服务,商业包装的发展也为插画家创造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插画由于其趣味性和形象性,成为艺术门类中与生活结合最为紧密的连接点,从早年的贺卡到现在青年人追捧的时尚插画T恤、趣味插画马克杯,各类插画衍生品不知不觉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插画的作用已经不是文字场景的再现与文字描述的视觉补充,其远远跨越了“在文学基础上的再创造”这样一个传统含义。好的插画家会运用自身调动起来的创造力,赋予作品很强的想象空间,再由作品这一媒介传达到观者眼中,观者会启动个体储备中的人生阅历、知识结构、社会认知、审美价值等心理经验对眼前的视觉符号进行再创造。作品离开作者来到观者面前,已经不是最初的创作者赋予这张插画的原始表达,进入每一个观者眼睛和心智的是已经被二次创作过的心灵冲击波。

一、从意象美学谈插画创造力的增强

“意象”一词在中国早已有之,在《周易·系辞》中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此处的“象”是卦象,是以符号表万物,颇为玄妙。以“意”为主观心意的升华,“象”是客观物象的描摹,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的“意象”表达。在中国的古代诗词文学和文人绘画中,已运用至精熟,“意象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的特质之一。与美学研究理论相结合,“意象”表达在插画中的表现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

(一)以客观具体的物象表现抽象的情感

在此类意象插画中,画面的形象可以来源于现实世界,但不是对客观世界的简单模仿,而是客观世界在创作者心中的幻影式的投射。西方美学以“仿象”一词来定义,即“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的形态创造出的意象,是在真实与虚假之外,对主观感受的具象表现,其在感性形态、具象上与对象相似,甚至非常逼真,主体有意退居幕后”。从插画作品中看,这类绘画的画面是写实的,多以具象描绘、拼贴或者摄影手法呈现,通过对画面进行解构和重新组合,从而在主观意念上表达思想的张力、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风格既具有现实主义的色彩和稳定感,又充满思想的活力。不追求生活的真实,而追求视觉的合理。图1是波兰插画师Leszek Zebrowski的作品,他的風格独特另类,虽然运用写实的人脸和鸟的形象,却因为构图、人物表情等元素的营造,极富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二)以主观艺术的语言表达深层情感

如果说“仿象”创作手法还是现实形象为主,而“兴象”的表现手法则给创作者留下了更加广阔的表现空间。在以主观意象为主的插画创作中,人们头脑中的无限幻觉被视觉化,现实生活中根本无法存在的虚拟情景被予以视觉表达,使抽象的想法和观念得以具象化地展现出来。在情感的推动下,将审美情感“意象”构成一种氛围、一种情致、一种境界,将人的精神通过有限的“意象符号”达致一个无限境界的不可名状的感知领域。在此类插画的创作中,作者不再是简单地复制模仿世界的视觉形象,而是用心灵去“感觉”世界,再将这一“感觉”以艺术的语言传达给读者。插画师可运用写实、变形、涂鸦式、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运用声、光、电,色、香、味等多种艺术手法,铺陈华丽的想象,打造烂漫的意象。造型可简洁可繁复、色彩可明快可沉郁,风格可缥渺可厚重,画面追求生动有趣、幽默浪漫的意趣。在书籍插画的创作中,则体现为作者在对书籍内容及精神充分理解和感知后,借助部分书籍内的形象,表现出现实世界所不存在的境界,达成心灵的触动。图2是日本新生代插画师加藤彩的作品,加藤彩以其非凡的才华被欧美艺术界誉为“东方的比亚兹莱”,她善于制造视觉魔幻,以惊人的想象力和华丽诡异的表现手法,构建了一个千奇百怪、妖娆魅惑的梦中世界。观者顺着加藤彩留下的心象和情感,进入了自己创造的路径,因为这些形象的视觉特征制造了一种幽秘阴郁的氛围,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获取这张插画对人的引导。

(三)通过借物抒情将物象拟人化或变体处理

除了制造现实世界所没有的梦幻之境,插画家还可以利用比喻和联想,将现实中常见的事物加以变形,形成一个具有特别寓意的形象。由于事物本身来源于现实,所以更容易引发人们的联想,获得通感。创作者在客观世界摄取物象,赋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这在西方的审美意识中称为“喻象”。一种能力如何打破心物之间的界限?心物之间的界限在于心灵具有的意识特性能够穿透外物读出其中的深意。插画家只有用绘画技巧,才能清楚地表达那种心灵的无形之物。“意象的产生和视觉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其需要创造出一种新的形态,这种形态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发掘出现象之间的联系,利用想象力把各种现象统一起来,引导和激发人们新思维的形成。”②“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其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 ③如果说仿象是依照生活的原本面貌,像平面镜一样去反映现实,那喻象就是像三梭镜那样去折射生活本身。图3是波兰艺术家Stasys的《Wish you were here》,中文名译为《希望你在这儿》。作者将一个咖啡杯变形为陪伴自己儿时木头玩偶的形象,这是作者创作过的很多小木人系列中的一张,小人空洞无神的眼睛,传递出复杂的信息。一杯咖啡,一个友人,本应叙旧交谈享受闲暇时光,当你面对着这个表情呆滞空茫的小人,正感受着作者释放出自己的沉郁的记忆和感受,同时也调动起自己的经历和心理冲击,与其说瞬间被其击中,不如说被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击中。

(四)舍弃具体物象表达抽象意识

抽象指舍弃具象描绘,运用一些纯粹的形式符号来表达情绪,唤醒观者情感的一种意象。“艺术中使用的符号是一种隐喻,一种包含着公开的或隐藏的真实意义的形象;而艺术符号却是一种终极的意象——一种非理性的和不可用言语表达的意象,一种诉诸直接的知觉的意象,一种充满了情感、生命和富有个性的意象,一种诉诸感受的活的东西。因此它也是理性认识的发源地。”④艺术符号具有的这种意向性、不可言说性、非理性和情感性,恰恰指向了人的心识中的灵犀。因为具象、写实的表现很容易限制人的思路,而抽象的符号容易让人的思维瞬间驰骋于意象,不拘泥于所见。人类的情感是抽象的,而相较于文字,插图可以把抽象的概念视觉化,把特定的传达内容转化为画面,使语言的信息传达形象化,其通过本身构造的意象带来不同的感受,所以插画有着天生的抽象表現优势,画面中的构图格局、色彩对比、符号分布无不传达着脱离物象的神秘情感。一幅抽象的插画可以包含大量的信息,等待着观者像解读密码一样去解读,通过纯粹的形式符号达成审美感知,最终获得情感共鸣。“许多当代插图的特殊性区别于写实的真实性,插图里更多的是拒绝任何现实主义的主张,其更倾向引起我们的想象和幻想……当代插图可以被看作是日益追求抽象的理念和个性化形式的平台,其制造了自我的需要,使图像的宽泛性更多于写实的精密性,幻想性更多于真实性。”⑤幽默、含蓄、充满想象的智慧,以无与伦比的思维创造力调动广大读者的极大情绪。

二、“意象”创作思维的培养

“意象”是抽象情感的表达,所以在创作中会稍显“神秘”。意象表达的实现,一方面是从用画笔进行布面、纸本创作到用手写板绘画、电脑软件处理的技术学习,另一方面是培养插画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活泼大胆地进行创作,又不脱离主题表达。在“物象”与“意趣”中来去自由,这才是培养插画创意思维的重点。

(一)打破生活中的经验

我们失去创造力是因为自己经常被惯性思维限制,生活中的日积月累的经验是摧毁创造力的大敌。我们要善于破坏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与觉知,尽力运用联想和想象为创造插上翅膀,插画师制造一个真实社会找不到的具有丰富感受性的画面,观看者通过画面的隐喻和引导,开放感官去感知自然与生活的多元性、复杂性,展开思维活动,进而诱发创造性力量。一方面,画面的形象性可培养观看者的形象思维,激发其潜在的想象力,观者会由此及彼,由一个形象到另一个形象进行创造;另一方面,画面的多义性则可激活观看者的异向思维,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载体研究与技法创新

与普通绘画艺术创作不同,插画的表现是实现在特定的载体上的。书籍插画是印刷在出版物上,成为书籍的一部分;商业插画则是结合在招贴、包装等广告宣传品上,其载体更为丰富,目的是使宣传主体在众多的商品信息中脱颖而出。

在创作技法方面,现在的插画创作软件给插画创作者提供了空前的便利。利用PHOTOSHOP软件就可以实现图像的解构与重组,可以不花费成本而反复尝试构图和色彩,以追求最佳视觉效果。PHOTOSHOP与手绘板结合,可以使插画创作更加无往不胜。AI插画师软件中的滤镜等简单的插件,也能迅速实现画面的梦幻效果。手绘线稿、水彩晕染、油画笔触,完成手工绘画后再结合电脑的效果处理,逐渐被世界各地优秀插画家所熟练运用。然而,技术不是问题,技术的创新仍然要为思维的创新服务。

(三)意象表达思维训练实例

全班学生每人分四张纸条,然后在纸条上分别写四个词语,一个主角,一个心情,一个场景,一个事件,收集纸条并分类打撒,让每个学生抓阄,最后每个人得到四张小纸,组成一个打散后的句子。大部分学生得到的都是一句比较荒诞的句子,如“一条鱼兴高采烈地在马路上扭秧歌”等,这样既限定了学生创作插画的素材,又能够让他们在情境中揣摩人物性情,从而实现对超现实内容的表达训练。对于获得正常句子的学生,则要求其画面颠覆寻常色彩,构图要颠覆时空顺序,利用肌理、拼贴、综合媒材来实现画面的特殊效果,使超越现实的“意象”表达,达到最好的效果。

另一种分组练习法是“抽象的回归”。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多人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在事先不沟通创作内容的情况下,在同一张纸上进行轮流创作,绘画者根据前一位留下抽象痕迹进行进一步的思维延伸,到最后一位学生,根据纸面上留下的作品,通过手绘或电脑处理,形成完稿。开始创作的学生往往先渲染出背景或留下符号,由后续的学生进行想象、联想或连接,不仅训练了“意象”表达思维,也训练学生的完稿能力。

结语

总之,插画的“意象”表达是插画师在自身主观情感的驱动下,通过娴熟的绘画技法实现的,是对个人感知、文化气质、人类精神中所提炼的抽象元素的表达。相对于普通的插画,“意象”插画倾注了创作者更多的情感和意识,使之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特色。优秀的“意象”插画作品对于生活在同样文化环境中的观者,会引起强烈的审美共鸣,而对不熟悉其文化的观者,也能丰富其视觉和心理经验,达成情感表现的效果。创作“意象”插画是对插画师想象力和创作力的挑战,其作品往往能给观者带来耳目一新、超越现实的观赏体验,还有很多方面可以结合多学科交叉研究进行探索和实践。

(注:本文为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5413309101)

注释: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1999.

②李建文.意象插画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9.

③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5.

④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34.

⑤赵晨音.插图艺术教程[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83.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责任编辑:张斐然)

猜你喜欢

创意思维插画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插画
治愈系插画:艺术中的幽默
标志设计教学中创意性思维的拓展
平面广告中的创意思维方法探析
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创意
何籽❘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