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眼外伤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方法
2015-10-21吕渊思
吕渊思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眼外伤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方法。方法 整理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眼外伤急诊手术1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眼外伤手术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隱患,在围手术期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结果 所有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没有发生护理差错、护患纠纷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建立有效的护患沟通、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和能力、进行充分的围手术期准备,是确保手术安全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眼外伤;围术期;护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33-01
眼外伤是指眼球及其附属器受到外来的物理性或化学性因素的侵蚀,造成眼组织器质性及功能性的损害。眼外伤是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眼的位置暴露,眼外伤很常见,眼的结构精细特殊,即使“轻微”的外伤,也可引起严重后果。随着科学的进步,关于眼外伤的观点及治疗在不断改进,主要体现在[1]:(1)诊断技术的改进;(2)显微技术的改进;(3)抗感染治疗的改进。眼外伤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眼外伤手术患者168例临床资料,总结眼外伤手术围术期护理配合及安全管理经验。
1.临床资料
本组眼外伤手术患者168例。其中,单眼损伤162例,双眼损伤6例;男128例,女40例;年龄1-78岁,平均年龄29.6岁。种类划分:眼球破裂伤52例,角膜穿透伤65例,球内异物27例,化学烧伤7例,爆炸伤4例,泪小管断裂13例。全麻56例,局麻112例。
2.护理
2.1影响眼外伤手术护理安全的因素分析
2.1.1患者因素
2.1.1.1年龄: 眼外伤患者有33%是儿童。语言沟通上有障碍,易哭闹,无法做术前的沟通和宣教。而且不配合检查,医生对于伤情的判断不确定,手术器械、物品的准备也有一定的困难。
2.1.1.2病情及既往史:(1) 眼外伤有时合并全身复合外伤,如脑外伤、腹部外伤、四肢骨折等。原则上应先抢救病人、处理危及生命的伤势,或者是排除其他伤势后,再进行眼科手术。(2)眼外伤大多是青壮年,缺乏健康认知,且大多没有定期体检,对其身体健康状况不了解,比如合并传染性疾病、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等,而且急诊手术居多,增加了麻醉和手术风险。本组眼外伤有58例未进行定期体检,33例对自身状况不理解。
2.1.1.3 心理因素:焦虑与恐惧是眼外伤患者最常见的心理状态。由于对手术的不了解,对预后的不可预知,担心手术的成功率,使得患者非常焦虑,术前的焦虑将引起免疫功能减退,降低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增加麻醉和手术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又由于是突发事件,患者没有思想准备,迫使病人来到陌生的手术室环境,患者容易产生恐惧心理,产生强烈的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2]。
2.1.2护士因素
2.1.2.1情绪因素:由于眼外伤手术经常急诊在夜间进行,值班护士易产生急噪情绪,从而导致工作不认真,不能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及操作流程,对待患者的态度生硬,不能耐心地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这些都容易造成护理差错、护患纠纷。
2.1.2.2技术因素:年轻护士对个别类型的手术不熟悉,个别器械不会使用,不能熟练的配合手术,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2.2围手术期护理安全对策:
2.2.1术前护理安全管理:
2.2.1.1建立有效的护患沟通:手术室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交谈时,首先应尊重对方并了解病情,认真聆听患者的诉说,耐心解答提出的问题,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过程及术中配合要点,这样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还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的耐受程度,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2.2.1.2完善安全制度 提高安全意识和能力[3]:(1)完善手术室各项安全制度:如查对制度、交接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规程,急诊手术流程等,做到管理有序,有章可循。(2)针对急诊手术进行全科实际场景演练,要求每位护士熟练掌握。(3)开展各类急诊手术器械、仪器培训活动,要求每位护士知道其性能并能熟练使用。
2.2.1.3充分的术前准备:①手术室仪器、器械的准备:除了显微镜、电刀、眼科常规显微器械外,还要根据外伤情况准备电磁铁、异物镊、泪道引流管、玻切机等;②麻醉科急救药品和器具的准备:术前应备齐急救药品、监护仪、电除颤仪、气管插管用具、麻醉机、氧气等,以备麻醉和抢救病人使用,麻醉前协助麻醉医生进行ASA分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手术安全分级)[4]。
2.2.2术中护理安全管理
2.2.2.1遵守各项规章制度:(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根据手术安全核查表在麻醉前、手术前、离开手术室前三方核查;(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手术感染;(3)提供手术所需一切物品、药品,根据手术要求调节仪器的各项参数,并认真做好护理记录;(4)全身麻醉患儿应给予约束带约束,防止意外拔管或坠落手术床,并密切观察静脉通路,防止液体外渗。
2.2.2.2生命体征的监测: 给予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并设置警报限(如心率:上下限为患者的±20%;血压: 上下限为患者的±20mmhg;SpO2>90%),一旦出现异常报警,引起医护人员重视,从而采取相应措施。
2.2.2.3加强心理护理: 局麻患者术中询问患者的感知情况,对于烦躁、紧张的患者给予安慰。通过轻拍手背、握住患者的手、温柔的询问来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2.2.3术后护理安全管理
术后根据需要涂迪可罗眼药膏或典必舒眼药膏,酌情给予术眼绷带加压包扎。对于局部麻醉的患者,将患者移至轮椅上;对于全身麻醉的患者,将患者移至带有护栏的车床(防止坠落),安全护送到病房,与责任护士交接,并双方签字。术毕,手术间给予空气净化消毒2小时,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房间台面。手术器械按照器械清洗流程处理,高压灭菌消毒[5]。
3.结果
通过采取以上围手术期安全管理措施,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及手术等操作均安全、顺利的完成,没有发生护理差错、护患纠纷及严重术后并发症。
4.讨论
由此可见,眼外伤急症事件会引起患者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加上患者病情危急、发展迅速,视力往往影响很大,所以患者情绪不稳定,容易失控。加强心理护理和护患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和病情评估能力、进行充分的围手术期准备,是确保手术安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管怀进.眼科学[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85-286.
[2]耿德勤.临床心理学[M].第一版.南京:江苏科学出版社,2011:377-380.
[3]沈旭利,张海荣,卢素芬,等.眼外伤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J].现代医院,2014,14(2):85-86.
[4]曾因明.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10.
[5]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62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