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强化“社区”定位的社区医疗发展浅议

2015-10-21王翠芳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发展思路定位社区

王翠芳

【摘要】在当今医患关系紧张,医疗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的医疗环境下,上到国家部门,下到社会大众,都在密切的关注着医疗系统的改革。就社区医疗的改革而言,突破口应当就落在“社区”二字上。“社区”作为一群人的集合,它的规模适中,下有一定数量的家庭和居民,上属国家行政结构的末端,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和习惯。进一步强化“社区”的特点,将社区医疗与“社区”有机的结合起来,明确社区医疗的定位,主要是明确社区医疗在整个医疗体系中的位置和职能,发挥社区的优势,建立顺畅、优质、高效的医疗网络体系。在此基础上,将社区医疗与社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保障居民健康和服务社区的能力,是社区医疗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社区,定位,社区医疗,改革,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93-02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生命、健康的观念和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相比在过去生活和医疗条件普遍低下的情况下,人们对疾病的医疗方式、治愈比例,对身体健康状况、寿命长度等等的预期,如今的社会需求已经从单纯的疾病康复转变到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呈现出更为丰富、细分、系统化和高要求的特点。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老年人数量快速增长,年轻人亚健康群体不断扩大,医疗和健康服务的需求随之不断增长。然而,我国人口基数大、医疗条件落后、资源分布不均衡、医护人才紧缺等现实问题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加剧。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国家最新的医疗体制改革中,作为医院的毛细血管的社区医疗,理所当然的成为解决相关矛盾的关键,被列为改革的重点。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和改革历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一些列政策文件,对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事业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鼓励和支持。比如卫生部等10部委于1999年7月印发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卫生部于2005年发布的《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目标的意见》、国务院于2006年发布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务院于2009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及中保监等六部委于2012年8月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等,从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框架、职能、机构、管理、制度、服务内容、方式,及医疗保障等多角度全方位的作了规定和规范。同时,面对近些年日益显著的看病难、看病贵,以及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等问题,政府也在不断积极探索进一步的医疗改革。2014年12月27日,国家卫计委在北京召开的深化医改媒体座谈会上提出的2015年深化医改的四个重要工作中,就有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内容。

我国社区医疗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自上世纪50年代建立以来,以其全面的覆盖能力和实惠低廉的医疗收费为保障居民健康、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位也要随之作出调整,恰当的定位能够促进其社会职能的实现,而错误的定位不但会妨碍其服务社会、保障居民健康,也会使社区医疗自身陷入尴尬的处境。从上世纪80年代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医疗分科细化,专科发展迅速,医疗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大医院作为医疗发展的重点,获得了绝大多数的医疗投入,而社区医院和农村卫生站获得的投入严重偏少;随着大医院和社区医院医疗条件与综合实力差距的不断拉大,人们对二者的认同和信任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大医院不断扩建医疗场所、增加医疗设备、引进先进人才,越来越多的患者也不断往大医院集中,导致大医院床位紧张、业务繁重、服务能力相应降低,受此影响,广大百姓感觉挂号排队紧张、收费高,看病越来越难。与此相反,社区医院却出现业务不足、床位空闲的尴尬问题。究其原因,对社区医疗缺乏准确的判断和定位是关键因素。

定位不准导致许多问题,首先是经费不足。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社区医疗机构无法获得更好的发展资源。其次是功能残缺。设备短缺、更新不及时;人手匮乏、人才结构不合理、人员业务能力不强;服务项目不全,医疗水平有限等等。再次,医疗体系网络的萎缩,医疗主管机构、研究机构、大型医院、社区医院、农村卫生站等共同组成我国的医疗体系网络,其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应该是互相联系、互相支持的,然而,不恰当地定位却可能导致节点间的关系紊乱,功能重叠、缺失,甚至互相竞争等。最后,人们对社区医疗的认识不足,一方面受人们心里根深蒂固的有病才上医院的医疗观念的影响,社区医疗中非常重要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疾病控制等功能无法完全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医疗条件的不足,诱使人们逐渐丧失对社区医疗水平和能力的信心。

“社区”定位的内涵

将“社区”一词最早使用于社会学研究的是德国的社会学家F?滕尼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也对“社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地域、政治、社会、文化、教育、心理等多个维度对其特征和内涵进行了研究。尽管学者们的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对社区的定义也丰富多样,但对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的认识,还是具有一致性的,即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等。简单来说,社区就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

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但家庭才是构成社会结构的基本单元,家庭的集合构成社区(村、镇、居委会、街道等)。社区之所以成为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除了它具有一定的地理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并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等特点外,它还所承担的大量社会功能。首先是经济功能,居民的衣食住行等各种生活需求和服务主要都发生在以家为中心的周边区域,即社区当中。也就是说,社区不仅是人们的居住区域,更是其生活消费中心,承担着一定的经济功能。其次是政治功能,村、镇、居委会、街道等基本的行政管理单元就是围绕社区建立起来的,人们在社区当中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加强对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和自治,社区的政治功能通过人们的社区自治而体现出来。最后是文化功能,构成人员相对稳定的群体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相对固定而富有特色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以及自我治理模式,生活其中的人们对这种自有文化形成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这种社区文化,可以促进资源的分配与整合,协调社区人际关系,最终实現对社区管理和自治的促进。

就像政府在行政管理上以社区为最小单元一样,医疗网络同样只有以社区为基本单元才能既有更广大的覆盖面,又不至于造成资源的浪费,达到支出与功能上的平衡。在我国既有省、市、县、乡镇医院、社区医院等以行政区划为单位设立的医疗机构,也有以工作单位为基本单元所设立的职工医院,社区医院与职工医院都位于医疗网络体系的最末端,数量最大,也最接近群众。从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来看,社区医院无疑更具发展潜力、更有网络覆盖优势、更能发挥解决群众医疗健康问题的作用。

结合社区的特点和功能,以资源最优化和功能最大化的原则仔细而慎重的设计和规划贯穿其中的毛细血管——社区医疗, 对我国的医疗体系,乃至社会肌体的发展和健康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区医疗强化“社区”定位的发展思路

社区医疗强化“社区”定位,就是要把医疗的功能和目的与社区的特点结合起来,切实立足社区,发挥医疗体系的覆盖和辐射能力,为国民医疗和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强化“社区”定位,核心是理顺两种关系,一是医疗体系内部的关系,各个网络节点都有明确的职能,各节点间互相依赖、互相支撑,连成完整、顺畅的业务链条,而不是功能重叠、相互竞争和内部消耗。医疗体系内部有各类大医院、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研究所,也有小型医院、社区医院、卫生站等,它们共同承担着医学研究、疾病诊断、治疗、预防、控制、健康教育、指导,以及管理和服务等功能。各级医疗结构应该以其规模大小、人员数量、能力水平、覆盖面的不同而有所侧重的承担不同的医疗职能,从而使得从医疗网络最顶点的医疗主管部门到最末梢的社区医疗之间的网络通畅、健康、高效,实现任务分担、职能互补、上下呼应、互相促进的医疗体系。例如,加强和促进社区医疗机构的疾病诊断职能,对常见普通疾病等能力范围内的疾病在社区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对超出治疗或诊断能力之外的疾病,给出关于后续诊治的专业建议,指导患者到具备相关治疗能力的大型医院或专科医院就诊。一方面能够为大量普通疾病患者节省到大医院的费用,另一方面也能为大医院分流业务,减轻大医院的压力。另外,疾病的预防、控制以及健康教育、指导等需要足够覆盖面才能展开的业务也应该以社区医院为主导。而各级医疗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制度规范、职能梳理、政策支持、资金和人员配备等方面提高和促进社区医疗;大医院、研究所、医学院等部门可以通过提供业务培训、专业指导、应急辅助等对社区医院进行支持和帮助。

二是社区医疗与社区的关系,社区是社会肌体的一个器官或组织,社区医疗就是深入其中的血管或淋巴系统,只有社区和社区医疗血肉融合,相互信任、支持和依赖,社区乃至社会肌体才能健康发展。在社区医疗理顺自身定位,明确职责范围,增强医疗软硬件条件后,下一步就是加强与社区的结合,切实增强服务社区的能力。首先,要加强自我宣传,让社区居民清楚的了解社区医疗的职能范围和优势,通过不断的引导和磨合,在居民当中树立社区医疗的良好形象,获取居民的信任和支持。第二,加强健康教育,不止要宣传普及基本医学常识和保健知识,增强居民对常见疾病的认识以及对突发疾病的应对和自救、急救能力,更要通过有意识、有计划的教育引導,改变过去不重视保养保健、生病了才看医生的医疗观念,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培养居民形成从预防保健、疾病诊疗到康复保养完整的保健观念,引导居民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第三,加强服务意识,社区医疗不同于大医院之处就在于其对服务的高要求上,社区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重大疾病的后续治疗和康复、老年疾病、慢性病等都需要医务工作者有足够的耐心和服务能力,积极走出去,深入群众当中、甚至进入居民家中,一对一、手把手的指导和帮助。第四,加强医疗健康管理与社区管理的融合,培养居民形成健康管理的观念,将居民的健康管理纳入社区事务管理当中,让居民主动参与自身的健康管理;同时,通过社区管理组织和调动有时间、有能力,并且热心居民健康事业的居民参与社区医疗服务,形成社区医疗自助机制,提高居民医疗健康意识和素质,解决社区医疗人手不足的问题。

总体而言,解决当下我国社区医疗诸多问题的前提就是明确社区医疗的定位,主要是明确社区医疗在整个医疗体系中的位置和职能,建立顺畅、优质、高效的医疗网络体系,在此基础上,将社区医疗与社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保障居民健康和服务社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处辉 朱焱龙,社区意识及其在社区治理中的意义——基于天津市H和Y社区的考察[J],社会学评论,2015.01.

[2] 郑杭生 黄家亮,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新趋势[J],甘肃社会科学,2012.06

[3] 郭锐 陈曦,吉林省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进展与建议,行政与法,2015.02

[4] 陈起坤 孙毅明 郭小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社区医疗的新审视——城市社区医疗及其就诊问题系列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10

猜你喜欢

发展思路定位社区
难与易
巧用“余数定位”,突破周期函数的计算问题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思路探析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
理想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