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燥病中医治疗的一些浅见

2015-10-21段启厚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同道入秋秋燥

段启厚

【摘要】燥证历来以温燥、凉燥而立论、立方。但据临床观察结果,却有大量的温凉相间的病证出现,用清燥汤治疗,效果较好。对于凉燥之证,有时用燥热之药治疗,取得一些疗效,这种试探性治疗的背后,是因为对一些传统燥证治疗的思维有所拓展,今提出来,请同道批评指导。

【关键词】温燥,凉燥,温凉相间燥证,治法用凉润,温润(苦温平燥法),温散与凉润共用法及燥热治法。

【中图分类号】R254.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10-02

喻嘉言认为《内经》中“秋伤于湿”是“秋伤于燥”之误的说法,后世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但前贤认为立秋至秋分这一节令段以秋伤于湿多见,秋分至立冬这一节令段则以秋伤于燥为常见,这是符合节令的变化以及临床实际的。

并且中医前辈们在《内经》病机十九条后附了一条“诸涩枯涸,干劲皱揭,皆属于燥”。喻氏认为“燥胜则干,金位之下,火气承之。”所以,燥多呈热化火化之症。燥气过胜则耗伤津液。肺津耗伤则治节不行,不能清肃不行而生膹郁喘逆之证。肺为娇脏,不能过燥过湿,或因气候干燥,又加炎热未尽。如遇五脏津液不足特别是肺津不足之人,可见咳嗽痰稠难出,或干咳痰少而稠黄,胸中郁满,烦热而喘,甚有肺叶焦燥至萎者,喻氏创清燥救肺汤治疗,甚为合拍。其轻者,或者说直接感受燥热时邪者,可见干咳、痰少稠黄,咳则胸部灼热疼痛不适,鼻咽干燥,舌红少津,或稍有头痛不适,微热者,用桑杏汤治疗最为合拍。病程稍长者,可选沙参麦冬汤。

按清·雷少逸于《时病论》一书中引沈目南《性理大全》言,“燥属次寒”。并且说这一说法是千古疑案,一朝得解(反驳喻嘉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白露至秋分以后气候逐渐凉爽,所以秋燥属于寒,实乃燥之胜气,燥之正气。二者各执一说,后世学者给予并存。因为外界因素,参合病者自身体质,如燥热气候合燥热体质者,就容易形成喻氏一说的燥热证。如寒湿气候合虚寒体质者,则雷氏一说的凉燥证容易发病。像今年(2014年)少阴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中见太宫土运。则雷氏一说的寒燥证可能多见。秋凉袭于肺卫者,可见头痛鼻塞,微恶风寒,喉痒咳嗽,痰少或咳痰不爽,或痰白而稀少,雷氏用苦温平燥法,选用杏仁、陈皮、荆芥、苏叶、桂枝、白芍、桔梗及前胡等治疗。后世多用杏苏散治之。右脉欠力者参苏饮最为合拍。这三方用来治疗入秋后咳嗽无热,有表证者随选一方都可取效。雷少逸氏另立一论,治凉燥在肺,无表证可循,无肺中饮停可据。咳逆乏痰,或痰少而难出,痰色多白,喉间干痒不适,甚或胸肋引痛,脉沉,苔薄少津,用温润辛金法治之,治方遣药用意如下:炙紫苑温而且润,能畅上焦之肺,蒸百部亦温润。暴咳久咳皆宜,松子润肺燥,杏仁利肺气,款冬与冰糖为治干咳之单方,陈皮用蜜实,祛其燥性而理肺,肺得温润而咳逆自止。看此方构思精细且新颖,且与病症较为合拍,故不厌其烦录出,以供同道参考。另外张景岳用金水六君煎也可以参考。

治凉燥一证,前人和自己都有一些经验,在此一并提出,与同道研讨。郑钦安氏及其传人火热派用炙甘草,炮黑姜、黄芪、当归、五味子治“平人干咳无痰”之证,并言神效。刘禹锡《传信方》中录有一药方,治干咳久咳不止,极有效验,外人百般询问而不外传,后经刘禹锡一再询问,始告用干姜、胡椒、炙皂角三药碾末,温开水送服,并说不告外人的原因是:大多数人治咳嗽,多用清肺润燥止咳之药,而今用此温燥之药,恐他人嘲笑尔!《金匮要略》中苓甘五味姜辛汤治中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十余年前有一同事,五十余岁,入秋后即发咳嗽,已三月余。曾更替使用多种强效抗生素及止咳药物,始终无效。笔者与几个朋友煮吃猪脚附片,该同事也想吃,经询问病史,症状主要为频频而咳,胸中似有痰,但力咳之后,始咳少量稀薄泡沫痰,脉大稍促而欠力,舌质淡,舌苔白薄而润,建议可以吃,吃后第二天,咳减十之六七,第三天、第四天竟然咳嗽完全停止(第三天、第四天未继续食用)。取效之快,疗效之好,竟大大出乎该同事和我的意料,她很感谢我,我也从中受到诸多启发。另外,笔者每愚入秋后,皮肤干枯不荣患者,就选用八珍汤或归脾汤加防风、秦苏、菟丝子、巴戟天等药,疗效很好。这也算治秋燥之一法吧。之所以举这么多例子,意在说明用温润,温燥之药治秋燥咳嗽是能使凝滞之津液蒸腾于肺中,肺反不燥而咳止,肺宣散敷布功能正常,则肌表也可以得到濡润。

秋燥之证历来温、凉分明,甚至有人会偏执一说,出现水火不容之势,但据笔者观察,温凉并见于一身之证,在临产上也并不少见,入秋至冬,自己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组征候群;胸部灼热疼痛,咳时更甚,咽喉不适,咽峡红赤,鼻中干痒,或烘热生疱结痂,或见口唇疱疹,但同时又见流清涕,头痛恶寒,咳痰少而稀白,甚或脘痞纳少恶心等。笔者就选用《长江选话》中的清燥汤加减,清燥汤方作者言,燥伤肺卫温凉分,亦有温凉相间因,清燥汤用防杏翘、甘桔薄荷瓜萎根。自己每于方中加入陈皮、茯苓、苡米、麦芽等。疱疹加蝉蜕、僵蚕、板蓝根等,以前每遇到这种证候群,就觉束手,现在心里有主见,用此法就取效较好,有发热者,加用小柴胡汤则往往手到病除。

综上所述,燥伤肺卫之证,不必拘于一家之说,见温热燥邪,用凉润之药,稍加理气健胃之品。寒凉见证则用苦辛温散之剂,以蒸腾津液,敷布全身而燥证可解,温凉之证并见时,可温凉之药并投,如清燥汤加味等。我们没有必要说那一派更合理一点,古今的医学实践者们当发现原来的理论不能满足现实的临床实际时,他们不囿于固有之说,而是以自然科学思想作指导,参合自己的经验与临床观察的结果,独辟蹤经创造新的一套学说,从而满足临床实际需要,使中医理论及临床治疗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以及发展。点滴浅见,请同道指正。

猜你喜欢

同道入秋秋燥
新秋印象
王春书
秋燥不中招
轻装入秋
同道大叔蔡跃栋:大叔是这样炼成的
做好七件事 秋天不生病
时尚入秋心机get
入秋食肉
同道大叔:有颜又有才的小鲜肉
女生喜欢一个男生是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