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伤性脑损伤后发生脑肿胀的原因及防治要点探讨

2015-10-21史立信王东振张林燕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史立信 王东振 张林燕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创伤性脑损伤后发生脑肿胀的原因及防治要点。方法 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创伤性脑损伤后发生脑肿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治疗方法与效果,分析患者颅脑损伤的原因、瞳孔情况、GCS计分、低血压或者低氧血症、血肿清除术等,明确其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50例患者中,完全治愈15例,生活基本自理12例,重度残疾8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2例。经过研究发现,瞳孔散大、GCS计分、低血压或者低氧血症、血肿清除术和预后关小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肿胀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脑肿胀;原因;防治要点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05-02

创伤性脑肿胀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导致原因主要有高处坠落、打击跌倒、交通事故等[1]。在广泛脑挫裂伤、脑损伤之后,经常发生急性继发性损害,患者在受伤后2—4小时一侧或者双侧脑组织出现肿大,并且处理难度大,病情发展快速,可能因为颅内高压的无法控制,导致患者死亡[2]。本文主要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创伤性脑损伤后发生脑肿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创伤性脑损伤后发生脑肿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女患者20例,男患者30例;年龄在20—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9±4.3)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10例,打击跌伤3例,交通事故37例。

1.2方法

1.2.1院前急救

对患者呼吸系统障碍与循环系统障碍予以及时处理,插气管或者使用通气管,保证患者气道顺畅。對患者伤口予以止血、包扎,并且对患者头部、颈椎、四肢、脊柱等予以有效固定,安全运送到医院。对患者予以补液,保证患者血压正常。在运送途中,给予患者体格检查,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进行详细的记录。在进入急诊科之后,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有关检查。

1.2.2手术治疗

对需要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止血、降压等。针对脑肿胀伴有一侧额颞部颅内血肿患者而言,实施单侧标准的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针对脑肿胀伴有双侧额颞部颅内血肿患者而言,实施双侧标准的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手术过程中,切开患者颞部头皮与肌层,并且作一小孔,切开硬膜,放出部分血肿液体,实现降低效果;在开颅手术中,切开患者颞底部分硬膜,清除颞部血肿液体、挫伤组织,避免脑中线受压,之后切开患者额部及顶部的少数硬膜,清除血肿,利用电凝进行止血,最后清除额叶脑内血肿与挫伤组织。针对脑肿胀伴有双额部颅内血肿患者以及双侧肿胀并且血肿量少的患者而言,可以实施冠状双额颞开颅手术,在患者伤重一侧进行钻孔,切开硬膜,放出血肿液体,实现降低目的,之后在另一侧钻孔,切开硬膜,放出血肿液体,进行开颅手术。

1.2.3生命体征监测

如果患者没有手术指证,需要对患者瞳孔、肢体活动、意识、生命体征等情况予以密切监测,并且对GCS计分小于8分的患者进行颅内压变化观察。如果患者ICP超过3.33KPa的时候,需要再次实施CT检查;如果GCS计分超过8分的患者,在安静条件下发生意识障碍加重或者收缩压显著提高的情况,需要进行CT检查。

1.2.4术后观察

在完成手术之后,对患者的病情变化予以密切监测,并且对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气管切开、预防感染、降颅压、辅助呼吸、引流、维护内环境稳定等综合治疗。对术后1小时到1天的患者进行CT检查。

1.3观察指标

探讨治疗方法与效果,分析患者颅脑损伤的原因、瞳孔情况、GCS计分、低血压或者低氧血症、血肿清除术等,明确其和患者预后的关系。

1.4统计分析

运用SPSS20.0软件对研究数据予以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 X±s),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进行卡方检验,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0例患者中,完全治愈15例,生活基本自理12例,重度残疾8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2例。经过研究发现,瞳孔散大、GCS计分、低血压或者低氧血症、血肿清除术和预后关小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所示。

表1 预后有关因素分析

3.讨论

本组创伤性脑损伤后发生脑肿胀的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37例),占有比例为74%,其次为高处坠落(10例),占有比例为20%。此类创伤致伤生物力学机制比较复杂,经常导致出现严重的原发性脑损伤,其中包括弥漫性轴索伤[3-4]。原发性脑损伤重度患者预后相对比较差,本组研究中,瞳孔散大、GCS计分不大于5分的患者预后不良,说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有着密切联系。在本组研究中,低血压或者低氧血症、血肿清除术也是影响脑肿胀预后的主要因素。为此,在院前急救与转运过程中,必须给予患者有效的救治,尽可能防止患者出现低血压或者低氧血症;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分析是否需要进行血肿清除术,尽量避免手术对预后效果的影响,保证患者得到有效治疗,进而早日康复。

总而言之,充分分析创伤性脑损伤后脑肿胀的原因,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参考文献

[1] 万少兴,江浩,郑孟军,等.创伤性脑肿胀的治疗探讨[J].黑龙江医学,2012,36(08):578-582.

[2] 万少兴,江浩,刘敏,等.创伤性脑肿胀患者术中术后脑膨出的防治探讨[J].西部医学,2012,24(10):1917-1919.

[3] 朱丹.急性创伤性脑肿胀临床治疗体会[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20(12):108-108.

[4] 汤秉洪,覃宗明.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治疗对策[J].西部医学,2011,23(05):943-944,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