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情志护理探究
2015-10-21邹晓婷
邹晓婷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393-01
情志是中医学对现在心理学中情绪的特有称谓,其在引起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日益引起现代医学的重视。《黄帝内经》记载了丰富的有关情志的理论认识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经验,为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情志的产生
情志的产生与人体五脏气血关系密切[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可见五脏精气是情志生成的基础。《黄帝内经》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认为“喜怒悲忧恐”五志分属五脏,“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其中又以心为主导,《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所以然则心主神明,是产生心理情志活动的生理基础[2]。
2. 情志致病
情志致病又称“七情”致病,以“喜、怒、忧、思、悲、恐、惊”为代表的情绪导致脏腑气机失调为病。然适度的情志活动是人体正常的精神活动和心理表现,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所言“有喜有怒,有忧有丧,有泽有燥,此象之常也” ,而且有利于脏腑的功能活动,对于防御疾病保持健康是有益的,正如《灵枢本脏》所言“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然而,“生病起于过用”,如果突然强烈的情志刺激,或慢性持久的精神情志刺激,患者无法自我解脱, 情志刺激过度,超过患者心神的调节能力范围,影响脏腑气机,使其升降出入失常[3],如《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如若气机紊乱不能及时调整,可进一步损伤气血,出现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如《灵枢.本神》云“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恐则气下泄而肾气伤,肾气虚则精关不固而阳痿滑精。
3. 情志与养生
情志调摄是中医养生中至关重要的方法之一,保持愉悦安静、虚怀若谷的心态,可以颐养真气,却病增寿,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持满御神,恬淡虚无,志闲少欲,心安不惧,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使“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因而“病安从来”。脏腑气血是情志变化的物质基础,气血充足则神旺,如《素问.八正神明论》云“血气者,人之神”,《灵枢.平人绝谷》亦云“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然气血紊乱亦可导致情志异常,如《灵枢.本神》云“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素问.调经论》云“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故《黄帝内经》养生重视形神共养,《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同时情志调摄需要顺应四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论述根据自然界春夏秋冬四时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保养神气,春使志生、夏使志无怒、秋使志安宁、冬使志若伏若匿,调节情志,勿使过度。
4. 情志护理
情欲之感,非药能愈,七情之病,当以情治,《黄帝内经》记载诸多行之有效的调摄情志的方法,强调“动其神”则“其身相应”,奠定了中医心理治疗学的基础[4]。
4.1 情志相胜法 《素问.五运行大论》云“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思胜恐, 喜胜忧”,此乃运用五行生克理论,“以期胜”可以“治之”,以情胜情的调摄之法。五脏主五志应五行,情志与形体脏腑之间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故医者有目的的运用语言或者动作激发患者产生情绪的变化,进而影响脏腑的功能,使被破坏的整体平衡重新得以恢复。诚如吴昆《医方考》所言“情志过极,非药可愈,须以情胜,内经一言,百代宗之,是无形之药也”,后世医家多宗此法,在中医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然情志相胜非简单的“悲胜怒”云云,其内涵博大精深,需知其因何而怒,谨慎的选择悲伤刺激以调整脏腑气机,使上逆之气减降,其刺激之强弱、时机亦因人而异,需要个体化调摄。
4.2 移精变气法 《素问.移精变气论》云“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此法由来已久,亦非我国独有,多为巫医所用,马莳云“祝由者,祝其病所由来,以告于神也,上古毒药未兴,针石未起,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病也”。实际上是以言语引导为主的心理疗法,“祝,告也。由,病之所以出也”,详告以病之所由来,观察病人细微的心理变化,对其说明发病的原因、分析病情。然后婉言以开导之,庄言以振惊之,危害以悚惧之,引导病人“转移精神”,产生正面的心理变化,进而改变病人血气运行的状态,从而治疗疾病事半功倍的一种方法。
4.3 言语疏导法 《灵枢.师传》云“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骄悠从欲轻人,而无能禁之,禁之则逆其志,顺之则加其病,便之奈何? 治之何先? ……岐伯曰: 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不同的病人,虽然社会地位、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但是为医者需要把握“人之常情”,“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灵枢.师传》),尽量满足病人正常的意愿、情感及生理需要,使得病人在心理上建立对于医师的信任。诚如上文所载,抓住病人希望健康、害怕死亡的心理需求,对病人进行说服开导,通过言语交流使病人明了事理、树立信心、安定情绪,从而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4 暗示法 《素问.调经论》云“刺微奈何?歧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这是一段在针刺过程中施用了暗示疗法的生动描述。暗示疗法是采用语言或某种刺激物以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病人的心理状况施加影响,诱导病人接受某种信念,重建自信心,或改变其情绪和行为,使其情绪和行为朝向特定的方式反应[5]。
5.小结
情志的调摄无论对于七情致病抑或外感、内伤等其他病症以及养生均有及其重要的作用。《黄帝内经》对于“情志”理论进行精辟阐述,奠定中医心理学理论、中医心理治疗学的基础,同时也对医护人员提出了要求,《素问.移精变气论》云“数问其形,其从其意”,强调“以病人为主”的人文关怀理念,千百年后任然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参考文献
[1]莫芳芳,叶海丰,张国霞.《黄帝内经》七情学说研究与思考[J].吉林中医药,2008,28(8):614-615.
[2]危玲. 《黃帝内经》七情学说研究概况[J].甘肃中医,2003,16(7):4-6.
[3]孙丽蕴,徐旭英. 《内经》与医学心理学[J]. 北京中医,2006,25(1):22-23.
[4]吕淑琴,赵丹. 从《黄帝内经》情志致病反思中医心理疗法[J]. 吉林中医药,2009,29(8):727-728.
[5]邱鸿钟.临床心理学[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