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观察及全面护理体会
2015-10-21王爱平
王爱平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全面护理方式,旨在为提高改善病情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8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溶栓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护理方式,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率及并发症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98.17%、并发症率为4.59%,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危急临床给予全面护理可以显著改善病情、提高护理满意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病情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319-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率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患者表现为心力衰竭、胸骨后疼痛、心律失常等[1],不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同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并发症较多,在治疗的同时降低并发症提高预后在临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2],本研究通过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全面护理方式,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8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09例患者,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58例,年龄为62-81岁,平均年龄为(66.03±1.01)岁,对照组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57例,年龄为63-82岁,平均年龄为((65.94±1.03)岁,所有患者经心电图等检查均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其中合并冠心病患者101例,合并高血压患者182例,排除严重肝肾、恶性肿瘤等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病情观察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身体乏力、胸闷、气短、烦躁,活动时心绞痛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患者伴有严重心率失常、心力衰竭、血压波动等,心电图显示S-T段升高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同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疼痛不显著,疼痛部位无典型特征,大多為无痛型心肌梗死。
1.2.2护理方式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方式,急性发作期护理,首先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及时给予患者持续吸氧,初期可将氧流量设置为5-6 L/min,当症状有所缓解后可将氧流量调整为4 L/min,可持续给氧2d达到改善心肌缺氧、有效缩小梗死范围的作用[3],同时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可给予0.3 mg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并密切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脉搏的变化情况。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老年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情危重,同时老年患者大多合并基础性疾病,身体素质较差,因此当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老年患者心理会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易导致患者心理和情绪波动过大,对于疾病的治疗有重要影响[4],患者抵触情绪和消极心态相对强烈,对于护理配合度较低,因此护理人员结合患者不良情绪,用温柔的语言、积极的态度多和患者沟通,缓解患者紧张焦虑心态,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减轻恐惧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疼痛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患者表现为剧烈的胸部疼痛,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休克等严重并发症[5]。静脉溶栓时当ST段回落时表明梗死血管疏通。并发症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伴有心律失常,当患者出现乏力、昏厥等要及时给予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做好除颤、启搏等应急准备[6],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百分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2.1护理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后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护理前有好转,但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断发展,导致冠状动脉血液供应急剧减少,进而引起心肌持续缺血和心肌坏死,严重威胁患者健康[7]。目前临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为主,但是引起疾病的因素较多,单纯针对性治疗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因此临床全面护理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及自我预防和救治的方式,对于减少疾病反复,提高预后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通过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观察和全面护理方式,结果表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常伴有心率失常、心力衰竭等,研究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溶栓护理、并发症护理等全面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并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给予针对性护理,数据表明护理后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优于护理前,同时优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率和并发症率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表明给予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面护理可以改善病情、提高护理满意率并降低并发症率,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黄敏. 舒适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20): 32-33.
[2]王艳洁, 李红霞.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J].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11, 15(2): 75-76.
[3]欧海平. 高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18): 62-64.
[4]王惠吾.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31(21): 69-70.
[5]李向英, 李向青, 冯朝晖.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6): 531-532.
[6]关红梅.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J]. 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18): 142-143.
[7]赵丽娟.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的探讨[J]. 实用医技杂志, 2007, 14(10): 1315-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