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5-10-21周伟平
周伟平
【摘要】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肾小球疾病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在临床上易缓解、难治愈,且容易复发,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疾病的转归及预后具有很好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 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302-02
肾病综合征是指包括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浮肿等表现为主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由于引起该病的原因多、病理杂、疗程长、多需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造成很多患者疗程欠佳、反复性大、激素副作用多、迁延难愈。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提供系统的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才能提高诊疗的依从性和能动性,达到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减少复发、预防并发症。我院通过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用药、饮食、预后等措施,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1 临床资料
本组46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0例,年龄15~69岁,平均年龄39岁,以青壮年男性发病多见,其中继发性1例,占3%。病例普遍具有典型的三高一低症状,即: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通过积极治疗及有效护理,大部分病例预后良好。
2护理体会
2.1一般护理:给患者提供安静舒适、温馨和谐的住院环境。由于患者多数全身浮肿,应根据病情限制患者活动量,重度浮肿者绝对卧床休息,以增加肾血流量。在卧床期间应鼓励患者进行肢体屈伸活动以减少长期卧床的并发症。
2.2 病情观察:准确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量;注意患者水肿部位及体重变化;动态监测患者尿量、尿比重、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变化,谨防急性肾功能衰竭;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及时通知医师。
2.3饮食护理:由于患者患有肾病综合征,所以经常伴有由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肠道黏膜水肿,在生活中要注意饮食的清淡,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补充适量的微量元素。所以说饮食治疗在肾病综合征治疗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患者长期营养不良的身体状况,伴少尿水肿患者应该控制日常的饮水量,以及低盐饮食的摄入量,以免造成水潴留加重水肿程度,饮水量以尿量增加500 ml为宜。
2.4心理护理:因为肾病综合征是一个慢性疾病,而且有许多患者经过长时期的治疗后,治愈回家,可没有多久就又回到医院再次就诊。因此复发率高是肾病综合征的显著特点,它会使患者以及家属在经济上和精神上都难以承担,有着巨大的压力和负担,从而使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大多数患者都有痤疮、多毛症,向心性肥胖,以及满月脸等各种肾病特有的症状,所以大部分患者抑郁,悲观,烦躁,焦虑等许多不良心里因素。患者在发病的同时伴有恐惧,不安,易怒,烦躁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在此刻会给患者正确的指导,首先要让患者及其家属树立正确的观念。
2.5预防感染:感染是肾病综合征的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高度水肿,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加之长期应用大剂量激素使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因此极易发生各种感染,所以除有针对性控制感染外,护士在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加强皮肤口腔护理。病房定时进行空气消毒,减少探视人数。告知患者适当添加衣物,避免感冒。要密切观察早期感染的征象,在应用激素期间尤应严密注意。特别要注意有无发热,呕吐,腹泻等提示腹膜炎的症状。
2.6用药护理:(1)使用激素时指导病人按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减量。告知病人药物的副作用:满月脸、多毛、牙龈增生、诱发溃疡等。补充钙剂及维生素,预防低钙血症和骨质增生,饮食宜细软,易消化。(2)观察利尿剂的副作用,如低钾、低钠、低氯性碱中毒等,大剂量利尿时观察有无恶心,直立性眩晕,口干,心悸等。(3)中药:如雷公藤,應注意其对血液系统,胃肠道,生殖系统等的副作用。(4)抗凝药:如肝素钠,双嘧莫达等,如皮肤粘膜,口腔,胃肠道等的出血倾向,应及时减量并给予必要的处理。行动静脉穿刺后局部按压时间宜长,防止出血。
2.7 预防保健及出院指导:肾病综合征病人由于病程长、久治不愈,易复发,诱因可能是感染、劳累、停药、撤药或不正确的激素减量造成。鼓励病人保持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嘱注意休息,适度活动,定期门诊随访尿常规和肾功能,在医生指导下减药或停药,有上呼吸道感染应积极治疗,防止病情复发或加重。指导病员合理饮食,学会自护。
3讨论
肾病综合征在临床上易缓解、难治愈,且容易复发,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恰当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给予患者个性、人性化护理关怀,培养患者配合治疗的意识,提高患者依从性,对疾病的转归及预后具有很好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秋业,陈永兴.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对策[J].实用儿科临床志,2007,22(21):1678-1680
[2]卢思广,李国民.肾病综合征糖皮质激素耐药机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7):112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