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癌患者首次接受分子靶向治疗的心理变化及护理指导

2015-10-21李明艳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心理干预焦虑肺癌

李明艳

【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首次接受靶向治疗的焦虑、不确定感改善情况。方法:将64 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2 例。两组均给予肺癌患者常规一级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焦虚、不确定感给予心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在首次靶向治疗前不确定感、焦虑程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然而在经过靶向治疗后时,实验组患者的不确定感及焦虑程度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显著,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肺癌患者焦虑、不确定感。

【关键词】肺癌;心理干预;焦虑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290-02

肺癌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疾病,占所有死亡人数的28.1% [1]。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癌症治疗方法日新月异,从肿瘤的切除手术、化学治疗以及放射线疗法进步发展至分子医学技术的靶向治疗,让癌症治疗增添更多希望。传统化学治疗、放射线疗法出现破坏肿瘤细胞外的正常细胞,血球数下降,免疫功能及肠胃道功能损伤影响疗效,而使靶向治疗因出现较少副作用而在肿瘤治疗上扮演重要的角色[2];靶向治疗虽然较传统治疗方法副作用较少,但病患在接受治疗时所面临治疗效果、副作用的不确定感容易被忽视,本文患者因为罹患肺癌进行多次化学治疗后肿瘤无明显缓解,经医师评估后首次接受靶向治疗,患者面临癌症治疗失败,接受新的治疗方式出现不确定感、焦虑等。本研究分析初次使用靶向治疗肺癌病患生理、心理问题并由护理人员主动介入,积极给予适切护理措施,改善患者问题,导正健康行为的认知,使病患可积极面对疾病。我们对64例初次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进行了积极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首次接受靶向治疗的肺癌患者64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为32例。病例选取标准:1、首次接受靶向治疗的肺癌患者。2、曾经接受过数次常规化疗及放疗者,并且效果不佳。3、无精神病史,意识清晰,无认知障碍。4、能够顺利完成问卷调查。病例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2、意识障碍,认知能力差者。3、不能很好的完成问卷调查。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根据分析,患者主要有以下的问题。即:1.慢性疼痛/肺癌并肺外转移及骨转移有关;2.肺癌及靶向治疗的不确定感/肺癌严重性不明及初次使用靶向治疗有关;3. 无望感/与多次化疗后肿瘤无明显缩小有关。

护理措施:1.向病患及主要照顾者说明疼痛处置的重要,疼痛时务必告诉护理人员。2.协助调整半坐卧位以减轻压迫。3.倾听其对疼痛的叙述,陪伴在旁并适时给予非语言轻拍肩膀表示安慰。4.与患者及家属计划减轻疼痛的方法,订定每日早晨起床后及午间休息时间行热水足浴30分钟; 5.依医嘱给予止痛剂一颗监测其副作用,给药后30分钟评值成效并记录;6.同医师使其增进对疾病的了解;7.运用相关模型、图片、药物图像说明疾病原因、疾病程发展。说明靶向药物作用在癌细胞靶向分子的机转;8.给予足够时间询问问题,适时以点头、轻拍肩膀表示同理以缓解焦虑。9.主动关心陪伴,倾听负向情绪的宣泄,运用非语言行为来同理感受,如:坐于床旁陪伴、轻拍其肩膀等。经由会谈了解不确定感来源。10.与家属讨论患者心理问题,介绍病友团体并鼓励家属陪患者参加,分享其接受治疗感受,针对正向行为给予肯定。

实验组则给予上述的护理措施,而对照组则进行常规的护理。

1.3 不确定感及焦虑感评价

采用Mishels疾病不确定感中文量表对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进行评价。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对患者焦虑程度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采用t 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不确定感在靶向治疗前后的比较

两组患者焦虑、不确定感程度如表1所示,可见两组患者在首次靶向治疗前不确定感、焦虑程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然而在经过靶向治疗后时,实验组患者的不确定感及焦虑程度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显著,有明显改善(P<0.05)。

表1 两组患者焦虑、不确定感激自我照顾程度比较

项目 靶向治疗前 靶向治疗后 P不确定感 实验组 67.14±7.35 57.16±7.15 <0.05 对照组 67.42±8.26 62.58±7.07 >0.05P >0.05 <0.05 焦虑程度 实验组 14.22±2.15 9.31±1.46 <0.05 对照组 14.34±2.31 11.68±2.13 <0.05P >0.05 <0.05 2.2 两组患者靶向治疗期间疼痛感比较

实验组患者在靶向治疗期间其疼痛的VAS评分平均为3.78±1.21,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VAS评分则为6.41±1.36,显著高于实验组,这也说明我们的护理措施也对患者疼痛感起到有效的降低作用。

3 讨论

本文研究了肺癌病患行多次化疗后首次接受靶向治疗之护理经验。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情绪低落,哭泣,无望感,且重复询问疾病相关信息,寻求护理人员相关疾病资料等不确定感情形,我们以Mishel不确定感理论为基础,并建立信任感,提供专业知识,去除造成不确定感因素,并寻找真正造成患者不确定感的原因,运用个别性的护理措施及指导后,解决患者心理层面问题。患者表示对靶向治疗的深入了解,内心感到很踏实,也不再觉得害怕、焦虑,在言谈中,不时表达对医护人员的肯定,并主动表示会珍惜接受治疗的机会[3]。

靶向治疗虽然已经在临床上有十年的发展,但靶向治疗在临床护理方面的研究较少,而不确定感造成病患极大的心理压力,却往往容易被忽略,尤其在复杂的癌症治疗下,患者必须一再接触治疗新信息,护理人员便是其中重要的桥梁,针对护理相关病患提出在临床实务建议:(1)可教导临床医护人员运用不确定感量表评估病人不确定感,及早发现病人介入护理措施,以免阻碍治疗进展;(2)可针对病患个别性运用教学媒体提供图像式可理解的卫教方式,以减少因认知不足引起的不确定感;(3)将患者列入管理追踪,提供患者及家属信息,以提供持续性护理,达到更完善的护理质量。若在临床的护理之中可以由护理人员的及早介入,给予支持及适当的护理措施,必能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压力,提高其临床靶向治疗疗效[4]。

參考文献

[1]付炜,洪立立,刘纯艳,等.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及其配偶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防治肿瘤杂志,2007,14(23):1770-1774.

[2] 应丽娜,俞亚萍.护理干预对肺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2,9(1):116-117.

[3] 乔洁.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07,7(3):59-61.

[4] 毕仲元.肺癌患者临床心理分析及治疗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4):3216.

猜你喜欢

心理干预焦虑肺癌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中国每年78万人确诊肺癌医生忠告,预防肺癌,晚上请坚持四不要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
北京新发恶性肿瘤 肺癌约占两成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