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解析

2015-10-21潘启成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岩土勘探资料

潘启成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查明拟建场地的地质情况并为设计、施工提供地质勘察成果及各项岩土工程参数,岩土参数的合理提供关系到基础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岩土工程勘察包括现场钻探、原状土取样、室内试验和现场进行原位测试等方面,必须重视每一个环节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执行,才能保证勘察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从岩土工程勘察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解析。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下水;原位测试;

一、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问题

未经勘察盲目设计施工

有的工程设计人员没有经过岩土工程勘察,凭经验进行建筑工程设计,造成较严重的后果。例如某地区小学教学楼,平面为Z字形,无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盲目套图设计,施工中即发现墙体开裂、楼房扭曲倾斜、地面开裂,并发展到室外地坪,最后采用局部降低一层楼和加固地基的方法才使问题得以解决。

工程设计人员在工程现场踏勘后,会将邻近已建建筑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借用过来,类比到设计工程中,但工程设计人员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没有两个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是一样的,甚至可能相差较大。另外工程场地一些表面现象会掩盖地下的真实情况,不经勘察是发现不了的,例如场地平坦且地表有硬壳层,若某部分场地下几十年前为大深坑,深坑中慢慢填满了松散垃圾,工程建设好后深坑内外的沉降差将较大,引发沉降差带来的各种问题。

二、岩土工程勘察中应注意的问题

1、勘探孔深度及间距

根据地层工程地质性质不同,勘探深度也不同。埋藏较浅且工程地质性质好的密实碎石土及基岩地区勘探孔深度较浅,而工程地质性质差的淤泥及松散杂填土地区勘探孔深度较深,这就要求在勘探前对勘探区域地层大致情况有所了解,做到有的放矢。地基复杂程度不同,勘探点间距不同。在勘探时遇复杂地基情况,应按规范要求加密勘探点,不能局限于经济或时间等因素而坚持原勘探方案不变,事毕难以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埋下工程隐患。这种情况在工程勘察市场竞争剧烈而盲目压价的地区较为严重。

对于高层建筑,勘探孔间距要比一般建筑的小,且比安全等级高的要更小。实际上钻孔间距主要取决于场地的复杂程度上,即场地是否存在暗沟、塘等异常带,保证钻探所揭露地层能准确反映水平和垂直方向土质情况及地下水存赋形态等,而不是建筑物安全等级决定孔距,当然布孔位置也要考虑到拟建建筑物的条件,如在主体建筑角上、荷载和建筑体形变异较大处应有勘探点进行控制;另外对于不同地貌交界处也应加密勘探。勘探孔深度总结如下:

1)天然地基

控制孔深(m) = 基础埋深+地基压缩层厚度;一般孔深(m) =基础埋深+0.7倍的基础宽度(并应小于2/3压缩层厚度)。

2)桩基

控制孔深(m) = 基础埋深+ 预计桩长+ 桩端平面下压缩层厚度一般孔深(m) =基础埋深+预计桩长+5。

另外,当场地或场地附近没有可信资料时,至少要有一个钻孔满足地震场地划分对覆盖层勘察的要求。

2 野外编录及地层划分

野外编录描述不细对工程质量影响也较大。如某工程为 28 层高层建筑,采用<1000mm 钻孔灌注桩进行施工,以深度45m左右的第⑦层圆砾作为桩基持力层。但其中某一根工程桩打到30m多的深度时就觉得打不下去,进尺十分缓慢,后采用孔内重锤夯击法才解决了问题。究其原因是原来有一层密实的“铁板砂”透镜体分布。遗憾的是勘察报告中未提及,属于描述不仔细。如果在编录时能够用手掰开岩芯,用肉眼进行认真仔细的鉴定,问题就可以早发现,并早做准备,避免出现被动局面。

野外地层的正确划分是室内资料整理的关键因素,对于较大型的工程由于施工多采取多钻机平行作业形式,技术人员较多,各勘探班组往往各行其事,进而造成野外资料分层、定性、描述等难以统一,最后给室内资料整理带来困难。为避免这种问题应将所有技术人员首先集中培训并一起共同勘探1到2个钻孔,统一编录形式,并派专人现场负责勘探区域整体野外分层连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勘探质量,同时应将勘探到的特殊地层重点描述。

3 地下水的测定

实际地下水位量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应同时观测地下水位,量测时间须在最后一个钻孔施工24 h后。2)地下水位观测应考虑周围地下水开采情况的影响,若量测时间正好处于附近抽水井抽水下降漏斗时,所量测到的地下水位肯定偏深。3)水位量测应与钻孔坐标、标高回测相结合。我们知道勘探孔口周围地面实际不是一个水平面,水位量测参照孔口位置不同,水位埋深也不一样,因此而产生的误差几厘米是难以避免的,这根本无法满足按规范要求地下水位量测精度为±2cm的要求,也更无法测定地下水的正确流向。解决方法是孔口坐标、标高回测,同时以标高回测时的孔口位置为准向下量测地下水位深度。4)要分析近年地下水的变化幅度以及历史最高水位、最低水位。

4 原位测试

原位测试应严格按规范进行,在施工中常会出现一些所谓“捷径”:标准贯入试验不按规定进行杆长和孔深校正,在缩径和孔底有残留时,不能及时发现标贯器是否落至应测试孔底位置,造成标贯数据严重失真。因此标准贯入试验应按规定进行杆长和孔深校正,一方面可以保证在缩径和孔底有残留时测试位置控制在应测试段,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极软弱地层标贯自陷、自沉现象,从而确保标贯数据的真实性。重型及超重型动力触探按规定需连续贯入,并定深旋转触探杆(以减小侧摩阻),但在施工时由于连续贯入比较缓慢且起杆困难或局部地段锤击不进而放弃连续贯入,使得对碎石土评价本来就缺乏相应手段的触探指标数据不够详实,进而造成对碎石类土的评价困难。

5 原状土取样

由于土样采取的方法不同,导致取回的“原状”土样的质量在不同的试验室之间差别很大,从而使室内试验数据与真实情况有较大的误差。取样方法的不同会导致土样含水率有一定的变化,应注意在取土装置上及时加装套管,以避免地下水对原状土的影响。取出后应迅速密封。天气炎热时为避免蜡封融化,宜采取多种措施密封。天气寒冷要避免冰冻。土样保存时间不宜超过三周。土样运送过程中,采用自制的缓震装置对土样加以保护,对无粘性土土样应尽量避免有过大的震动。土体的结构性遭到破坏,会导致粘聚力与内摩擦角试验值与现场产生过大差异。

三、资料分析评价与报告撰写中应注意问题

勘察报告撰写不是一种重复性劳动,我们所面临的工作对象(地层)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决定了勘察报告的撰写不能照搬照抄原有资料而缺乏实质的资料分析。

综上所述,以上是在工程實践中对野外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出现问题的认识与体会,对于有些问题是比较严重的,有的直接涉及强制性条文或安全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时有发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总之,应严格执行勘察设计和施工规范、规程的要求,认真做好勘察工作,这是勘察设计人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 黄俊泉. 浅谈工程勘察中的问题与措施[J]. 广东科技. 2007(S1)

[2] 曾添华.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24)

猜你喜欢

岩土勘探资料
岩土工程边坡治理的岩土锚固技术分析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中国为何频频发现大油田
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影响
潜艇的由来
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浅析
环境岩土工程发展综述
煤田地质勘探的布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