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电线路施工的技术及其应用
2015-10-21马志义
马志义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客观上推进了国内的电网工程建设。在国内的送电线路工程中,为了满足施工作业的高质量、高安全、高效率要求,必须加强对于施工技术应用的深入研究,并且在总结以往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理念和方法,逐步构建符合国内送电线路工程的施工技术体系。另外,在送电线路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中,要注意与实际情况的有机结合,协调和处理施工中存在的各种技术问题,进而促进工程项目整体建设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送电线路;施工技术;应用
一、送电线路施工工艺
1.1 混凝土基础施工
以前,都是通过人工搅拌和人工捣固,以及人工淋水养护,这些以人为主的措施,进行混凝土基础施工。用木板做模板。为了把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提高上来,使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减轻,从而把人力节省下来,现在应用机械搅拌,以及机械捣固,模板也换做钢模板,进行混凝土基础施工,并且操作工艺实现了规范化。
(1)在一些线路工程的现浇混凝土基础施工中,尤其是500kV线路,推广搅拌混凝土,采用搅拌机,捣固混凝土,采用插入式震捣器。对机械搅拌和机械振捣,进行推广的关键问题是把适应送电线路野外作业,以及复杂地形条件下施工的小型机械进行解决。(2)目前仍以人工淋水养护为主进行混凝土的养护。
1.2 土石方施工工艺
(1)部分地区采用掏挖或半掏挖土坑基础型式;有的地区采用嵌固或直锚式岩石坑基础。为此,许多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一起,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为了把原状土基础进行推广,研制了钻孔机等一些机械。(2)采用延时光面爆破技术,使开挖的石方减少,爆破成型岩石坑;采用非电起爆的成孔技术进行500kV天广线工程,既使施工安全得到保证,又把炸药节省下来。(3)在淤泥和流砂地段,宜适用混凝土灌注桩基础,但该基础的技术难题是依靠无损探伤技术,判断桩体有无质量缺陷。一些单位经过多年先后试验,成功的运用超声脉冲检测法,水电效应法和超声波检测法等,判断桩基础质量,从而把这个难题基本上解决了。而在现场施工中,为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应运用必要的技术手段控制其质量。例如,高压输电线路上常用的基础,通常是运用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进行浇制的基础。由于转角塔具有较大的上拔力,所以基础宜选用钢筋混凝,因为这种基础具有较强的抗上拔力,因此稳固性比较好。如果施工时,打算采用岩石基础,那么,首先应调查研究塔位周围的岩石情况,看与设计的情况是否一致。如有存在很大差异,应要求设计单位变更设计。然后才能在岩石上,进行打孔,插筋和灌注砂浆,以及浇制承台。开挖岩石基础时,应使岩石结构的整体性保证完好,所以应反复核对锚筋安装尺寸的位置,只有在正确无误后,才能固定浇灌,并按现场浇制混凝土的要求,对其进行养护。
1.3 杆塔施工技术
(1)目前,通常采用倒落式人字抱杆整体组立,进行混凝土电杆及轻型铁塔施工,而且在工艺上,规范化基本上得到实现。局部改进了特殊杆塔型式,以及特殊地形條件的整立。(2)创新分解组塔方法。一般采用分解组立的方法进行大、重型铁塔的施工,外抱杆带落地拉线是以前采用的方式,但由于较难控制拉线,因此安全及质量事故常常发生,尤其在山区,进行组塔困难性会更大。为解决这一难题,采用内摇臂通天抱杆分解组塔,以及内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塔方法,从而使拉线控制方法得到大大的改善。这两种方法,发展和改进了500kV线路铁塔的组立。(3)运用半倒装和全倒装组塔的新工艺,组立铁塔,尤其是高塔。这样会使高空作业的倒装组塔,转变为低空作业,从而保证了施工的安全,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电力建设研究所把液压提升新机具研制出来,就更加促进了倒装组塔新工艺的发展。
线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就是组立杆塔,对于现场安全措施、组织措施工作,一定要严格谨慎,决不能粗心大意,否则会导致损坏设备,或人身伤亡事故。时刻注意安全,是组立杆塔的关键因素。杆塔的结构形式和杆塔的受力形式,以及制选杆塔所用的材料,是影响杆塔强度的因素所在。杆塔是输电线路在长期运行中,起到支持导线和避雷线的作用,因此必须能对一定的荷载进行承受,以及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能变形,所以在杆塔的选择上,需要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1.4 架线施工方法
人力放线和绞磨牵引紧线的方法是以前架线施工的基本方法。基本上是全停电或半停电方式进行跨电力线路架线,以及基本上是全封航或半封航进行跨通航河流架线。就总体施工机械化水平而言,还是很低。用这种方法施工,会严重磨损导地线,具有很低的劳动效率。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放线,并且山区放线的顺利进行,以及高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目前,架线施工的格局由于出现张力架线新工艺而得到改变。牵张机械能够使导地线始终具有一定的力,一定距离的保护交叉物的安全。同时,导地线的展放质量也能够得到保证,效率较高,在放完每相导线后,应在牵张机前,临时锚固导线。采取锚线的水平张力,小于导线计算拉断力的16%的措施,对因振动而引起的导线疲劳断股进行防止。锚固时,同相子导线间的张力不能完全相同,应稍有差异,上下错开子导线,与地面保持大于5m的净距离。总结几年的实践经验,线路施工技术架线施工,不仅包括张力架线新工艺,还有如下几项新的革新工艺:(1)放线方法有:动力伞放线和火箭放线,以及炮弹放线。(2)在跨越电力线路中,探索了各送变电公司研制的铝合金跨越架架线工艺,以及索道架线工艺和钢结构跨越架等方案,以期使不停电跨越架线得以实现。(3)跨越较大的通航河道时,许多送变电公司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全面推广如何实现不封航架线。
二、施工机具的革新
施工机具在升高电压等级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也进行了革新。目前,送电线路施工中,主要牵引和吊装机械采用铝合金抱杆、铝合金跨越架和尼龙轮的放线滑车及起重滑车等。一批革新项目代表了施工机具轻型化。经过多年实践,多支点单轨道运输工具的研制已基本完成。
三、杆塔组立的技术理论及架线施工的技术理论
大多是从革新工艺开始发展送电线路施工技术的,而以技术理论作指导,是每一项工艺进行革新的前体条件,只有这样,这项新工艺才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具备优质和安全,以及高效的优点。多年实践证明,线路施工的现场实践是线路施工技术理论的来源,同时又对施工工艺的完善和变革,具有推动作用。面向现场是我们通过实践总结的,研讨线路施工技术理论的方向。从多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使一套线路施工技术理论体系得到初步形成,杆塔组立的技术理论和架线施工的技术理论是2个归纳起来的组成部分。
3.1 杆塔组立的技术理论
整立施工设计和分解组立施工设计,是杆塔组立的理论两大部分。笔者在充分结合解析方法与电算的基础上,把通用图表法提出来,进行计算整立杆塔的施工,这种方法具有简捷性。有些同志还把单吊点和双吊点,以及三吊点等的数学模型研究出来,并把电算程序编制出来。施工人员一直沿用的方法就是分解组立铁塔。为了使不同地形条件及不同杆塔型式的需要进行适应,各地都进行了革新工艺,从而不断完善,分解组立施工计算理论。
3.2 架线施工的技术理论
非张力架线计算和张力架线计算,是架线施工的技术理论的两部分。在此对如下几个问题进行重点阐述:(1)架线工艺中的一项革新就是地面划印架线,不同挂点的架线线长计算是该项工艺的技术关键。实践证明,地面划印架线可使高空作业得到减少。(2)装配式架线是一项架线新工艺,它的技术关键是对架空线线长进行精确的丈量和计算。装配式架线新工艺,要求架空线线长计算更加精确,笔者经反复比较和计算,以及研究,明确认识了各种线长公式的精确度,从而把理论依据提供给新工艺的推广。(3)计算跳线长度。线路施工者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努力,总结了在丈量过程中,不登杆就能把耐张杆塔的跳线长度精确计算出来,逐步进展了跳线长度的计算理论。(4)在送电线路的架线施工中,张力架线的施工计算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四、关于计算机的开发应用
在杆塔组立计算方面,已经开发了整立杆塔旋工设计软件,可通过计算机进行计算,从而使设计方案和工器具的选择,以及合理吊点的选择等,实现优化。不少单位把工程实际充分的结合起来,把张力架线计算和跳线长度计算,以及架线施工计算方面,与地面划印计算等软件编制出来。为了参与市场竞争,以及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一些单位相继把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出来,从而充分的发挥了计算机的管理功能。尤其是普遍应用计算机进行材料统计和编制概预算,以及劳动工资等。但是在施工技术和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还算是起步阶段,需要做进一步的完善与深化。这有待于线路施工者长期的进行技术的研讨,并充分的结合MIS来进行。
结语:
为了确保送电线路工程的顺利开展与进行,各种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在国内的送电线路施工中,各种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电力工程技术领先国家相比,国内在技术体系构建方面还存在较多的弊端与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在我国送电线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具体应用问题研究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送电线路施工技术人员应注重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强调面向现场、面向未来,努力钻研和创新施工技术、理论;(2)在送电线路施工技术的研究中,应加强国内电力工程技术研究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合作,并且结合国内高等电力院校的研究成果,对于现行的施工技术体系进行改造与完善,更好地指导送电线路施工作业;(3)加强送电线路施工技术的变革,需要调动工程项目参与单位的所有技术力量,特別是工程项目设计单位要在设计环节更多地应用先进的工艺与技术,并且对于施工技术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科学性进行全面审核。
参考文献:
[1] 廖雨飞.浅谈送电线路技术[J].科技风,2010(21).
[2] 萨如拉.送电线路搭设跨越架施工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4).
[3] 卢开澄.图论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
[4] 郑崇勋.数字系统诊断与综合[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