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标本运送登记本在临床中的应用
2015-10-21罗艳青王慧娟叶雯
罗艳青 王慧娟 叶雯
标本采集是每个医院临床科室常规的项目。在急诊患者检验标本留取、运送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我院根据临床科室运送量大,急诊科室运送急等特点,为了防止标本丢失、未及时运送避免耽误患者的各项治疗,我院制定了检验运送标本登记表。
表格:
日期 采集
时间 床号 患者
姓名 送检标本类型(条形码前两位) 通知送
检的时间护士
签名 接受
时间 运送人
员签名 检验接
受时间 检验人
员签名 备注 00000000 01其
12 34 56 789 0他 注意:1.需采集的检验项目在相对应的栏内打√。
2.留取病理或其他检查在其他栏内填写留取检验的明称。
体会:
1.此表格在临床运用过程中,得到医护人员的一致认可。
2.执行护士在病人留取标本或抽取血液检查项目后,在相应的栏内填写时间,并签名。
3. 多科室人员签时间、签名,体现了工作的细致化,医护人员不仅能根据医嘱核对所需检查,还能及了解是否有漏检项目。
4.查看检验标本采集后是否长时间放置未及时送检,并能及时查看患者是否及时留取标本,杜绝了护理环节的疏漏。
5. 检验标本运送登记本在临床应用后,执行护士不再因标本去向、运送人员及时送检、检验科室是否及时签收化验,等问题而烦恼。
6.通过此表格的应用,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出现问题可以很快弄清原因、责任人及时间,这样既明确了责任,防止医护、患者因未及时出结果而产生的投诉,又调动了护士主动记录文书的积极性。
老年患者胃癌术后并发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与监护
王倩南王文
(青岛市市立医院 山东青岛266000) 【中图分类号】R47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219-02
老年冠心病发病率较为突出,在实行大中型外科手术时的应激状态下极易发生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术后心肌梗死是外科手术死亡的重要因素①。本组均为年龄较高龄老人,有数术中失血、液体丢失多,如:呕吐、腹泻、胃肠减压及清洁灌肠等均可引起液体的丢失,更易引起血容量不足,造成低血压和电解质紊乱,死亡。术后治疗措施的改变;输液速度过快、大量快速静脉补液,机体对手术的反应如凝血因子的改变,代谢等因素的变化使心脏负荷加重,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并发急性心梗。但由于术后采取严密的监护和发现及时,均得到及时治疗,未发生1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我科自2002年3月-2004年8月行老年外科手术89例,其中男59例,女30例,年龄在69-90(平均79.5)岁。术前诊断:冠心病7例,伴有高血壓4例,高脂血症2例,心电图大致正常。术后出现心梗4例,男3例,女1例,占同期手术病人的4.49%突发气急气喘、血压下降、泡沫样痰2例,表现为软弱无力、胸闷不适、时有叹气、持续血压偏低、心率增快4例,典型胸骨后疼痛伴心慌3例,4例心电图ST段弓背向上不同程度抬高,心电监护示心率98-120次/min,血氧饱和度85%-90%。给予吸氧4-6升/min,减慢输液速度,绝对卧床休息。15-30min记录一次T、P、R、BP致病情平稳,记录每小时尿量,根据医嘱用药(扩张冠状动脉及抗心律失常药物)与7d后病情平稳并好转。
2观察与监护
密切关产病情变化,由于心梗病情变化快,易出现心率增快、房性室性早搏及房颤,所以术后一律心电监护。1例老年心更发生下后壁心梗合并右室梗死,同时进行血压、呼吸、体温及血液动力学的监测,准确记录患者出入量,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对症处理。
4例心梗患者均有气急气喘,因此,即刻给予高中流量吸氧4-6升/min,增加血流中氧含量,改善心肌缺氧状况,避免梗死面积扩大。视病情给予间断吸氧,本组4例经吸氧后气急气喘较前减轻。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不要剧烈搬动,减少探视,保持环境安静,并立即给予杜冷丁75mg肌肉注射,以缓解心前区疼痛。
3讨论
对老年患者术前应重视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术后及时采取适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对术中、术后预计可能发生的变化作出应急方案。早发现、早诊治是防止术后发生心梗的关键,对于急危重症的心肌梗死,要积极、主动、仔细、全面观察病情,加强巡视,发现病情变化和并发症及时予以处理②。在术后应常规进行连续3D的监护,这对预防和早期发现术后心肌梗死并及时处理甚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刘训宏 老年人施行非心脏手术后并发心肌梗死15例临床分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5,15(1):2
[2]姚景鹏 内科护理学 第一版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8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