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015-10-21曾霜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并网光伏分布式

曾霜

【摘要】随着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运行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其中的存在问题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分布式并网光伏系统做了概述,分析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及并网的技术特点。在探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对公网影响的同时,提出了提升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运行效果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运行;问题;策略

一、前言

作为一项实际应用效果良好的发电系统,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运行在近期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其中问题的掌控情况,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对其进行优化解决。

二、分布式并网光伏系统概述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采用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方式。分布式并网光伏系统将光伏电池所发的电能逆变成正弦交流电注入电网中,光伏电源与电网一起向网络中的负载供电,其特点是间歇性和波动性。0.4kV分布式并网光伏系统通过逆变器直接并网,运行电压高于0.4kV的分布式并网光伏系统通过变压器并网。分布式并网光伏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模块、直流模块、蓄能模块、逆变模块和滤波模块组成。

1.分布式并网光伏系统结构

在分布式并网光伏系统中,太阳能电池模块、直流模块、逆变模块和滤波模块是必备模块,而蓄能模块则可根据系统运行要求选用,在逆变模块采用双向工作模式时必需配置蓄能模块。

2.光伏系统并网方式

光伏系统并网关键在逆变环节,按逆变环节分类可得到不同的并往方式。

(一)按输入电源类型分

并网逆变器按输入电源类型分为直流侧采用电感储能的电流型逆变器和直流侧采用电容储能的电压型逆变器。

(二)按逆变器拓撲结构分类

根据逆变器是否含有变压器,可分为隔离型逆变器和非隔离型逆变器两类,隔离型逆变器含有隔离变压器,可避免直流电流注入电网中,但因变压器损耗降低了系统的效率。非隔离型逆变器有双级变换结构和单级换流结构两种。

三、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及并网的技术特点

1.光伏发电系统的特点

光伏发电技术是以光生伏打效应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延伸得到的技术。太阳能电池两端产生电动势,光能由此转换为电能,太阳能又通过光伏组件转化为直流电力,直流检测配电箱汇集到逆变器,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力,这就是光伏发电系统的原理。

光伏发电系统具有许多特点。系统由于受光照、温度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光伏发电系统工作点变化较快;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是直流电,输入侧的能源功率只能被动跟踪当时光照条件下的最大功率点,而不能主动地在技术范围内调控等等,这些都是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特点。

2.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的特点

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对电网的系统稳定性、电能质量和运行的经济性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并网需要满足条件:逆变器输出之正弦波电流的频率和相位需要与电网电压的频率和相位达到统一。就当前的光伏发电系统来看,主要有两种形式的并网方式:集中式并网和分散式并网。

集中式并网是将发出的电能都直接输送到大电网中,然后大电网统一调配输送给用户,光伏发电的集中式并网与大电网间的电力交换是单向的,因此比较适合离负荷点比较远的大型光伏电站。分散式并网则是将发出的电能直接分配到用电负载上,多余的或者不足的电力则是通过联接大电网来调节。分散式并网与大电网间的电力交换是双向的,因此比较适合于小规模的光伏发电系统。

四、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对公网的影响

1.对电网规划的影响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后会改变负荷增长模式,这样就会对所在区域的负荷预测造成一定的难度,而电网的规划设计又是建立在负荷预测的基础上,因此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接入势必会对电网的规划设计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2.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就我国当前的电网结构来看,多数配电网都属于单电站放射状结构,采用的是限时速断的保护形式,没有方向性。事实上,限时速断的保护形式能够有效地保护电网的全部线路,但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接入后,注入功率就会缩小继电保护的范围,电网的运行也就不能得到完全保护,甚至在并联分支出现故障时,还会引起安装分布式光伏的继电保护误动作。

3.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太阳能发电存在许多的不确定,这对采用光伏发电系统的电网来说,短期负荷的预测的准确性会大大降低,无形中增加断面交换功率的控制难度以及电网运行的不稳定因素。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后,大电网中的电源点增加了许多,由于电源点比较分散,规模又比较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电源协调控制的困难,对电网的电压稳定和频率安全等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开停机以及发电站补偿电容器投切都会对电网的电压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电能质量。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接入后,电网的电压波动与闪变次数增加,常规电源对电网的调控能力也会相应减弱,这对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控制是极为不利的。

4.孤岛效应

电网在出现电气故障或者受自然因素影响而中断供电时,并网的光伏发电系统仍然会向周围的负载供电,由此形成了无法人为控制的自给供电孤岛,我们称此现象为“孤岛效应”。孤岛效应会对电网的运行造成许多的危害,首先是对电网维修人员的安全危害,其次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断开供电时会损坏用电设备,这样即便电网恢复供电后也会因为相位不同步而产生强大的电流冲击。

五、提升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运行效果的应对措施

1.健全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的技术标准与规范

研究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技术参数和控制特性及承受大电网扰动能力的技术要求与标准,研究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的规模、接入电压等级、无功配置和电能质量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引导与规范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有序地接入电网,确保发电系统及其控制设备不会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危害。

2.建立计算全电网电压波动的频域分析方法

若光伏发电站接入的电网较薄弱时,则在设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并网点和电压等级。为了分析发电站的功率波动所引起的电网电压波动,需要区分发电站和电网其他部分产生的电压波动,建立计算全网电压波动的频域分析方法,通过对接入电网的电站进行电流源等效,将实际测量的电站的输出电流分解为有限数量正弦波形后进行分析。

3.研究改进监测控制软件

加强对配电网的实时监视、控制、调节,原配电网是一个无源的放射形电网,信息的采集、开关的操作及能源的调度相对简单。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使此过程趋于复杂化,电网运行需要监视的信息类型和范围增加,需要协调控制的对象增加。此外,由于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加入,个别的配电网区域内的潮流流向可能由原来的单向变为双向,这样就需要对电能计量模式从软件端进行修改。

六、结束语

通过对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运行中存在问题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各种条件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对公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关人员应该从其应用的客观实际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相对应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 方廷,韩郁,张岚.一种多逆变器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组群控制方法[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1(07):23-26.

[2] 杜海江,杨明皓,丑丽丽,张泽军.户用风水光直流微电网控制策略与实现[J].农业工程学报.2011(08):17-19.

[3] 艾欣,韩晓男,孙英云.光伏发电并网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现代电力.2013(01):31-36.

猜你喜欢

并网光伏分布式
居民分布式储能系统对电网削峰填谷效果分析
基于Paxos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实现与优化
并网光伏电站特性及对电网影响的研究
新能源电厂并网安全管理及消纳的若干研究
含光伏的辐射状直流配电网仿真分析
秦山二期扩建机组汽轮机冲转并网的风险与分析
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并网技术要点综述
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LED路灯的设计
光伏电站阴影遮挡测试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