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合理整合教材,构建语文卓越课堂
2015-10-21吴大成范本竹
吴大成 范本竹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它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应以书为本,而应以生为本,建构自己的课程系统及课程内容,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增删、选择和重组,让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要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科学合理地整合教材,让语文课堂走向卓越。
一、多元文本解读,生成课堂资源,让课堂宽起来。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應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更应重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以教学《伟大的悲剧》为例,先让学生通览全文、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抓文章题目自主质疑,同学们提出了如下问题:课文的题目是《伟大的悲剧》,什么是悲剧?本文的悲剧,你觉得“悲”在南极之行的哪几个方面?结合课文说说。经过讨论,上述问题形成了如下多元的结果:死亡之悲,失败之悲,“作证之悲”,“世人之悲”。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阅读理解的个体差异显现出来。教师又抛出:虽是悲剧但是伟大,又怎么理解?学生思维走向了更深层次。学生的质疑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捕捉住多元性的问题,也就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的生命力也就愈加旺盛。
二、创新活用教材,改变教学形式,让课堂活起来。
教材只是个例子,教师要大胆创新,用活教材,搞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潜能,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原语文教学本色,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如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时,让学生表演文本,揣摩体会唐雎、秦王以及安陵君的表情、语言、动作、心理。当学生把文中的人物表演得惟妙惟肖之时,学生的情感已得到了升华,心灵自然得到了净化。
三、增加相关资料,恰当拓展延伸,让课堂立起来。
课本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它只提供了一个基础、一个创造的起点。我们每堂课都是一个创造,很多时候我们根据需要给学生提供或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相关或类似的材料。教材是我们教学的一个点,而生活是一个无限的空间,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需要由这个点延伸开去,在可能的情况下做适当的拓展。加大教学的容量,拓展教学的厚度,开阔视野,丰富教学资源,这样让学生认识更深刻,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教学冰心《谈生命》一文我设计了一段拓展教学:
1.比较阅读
让学生速读杏林子的《生命、生命》并与本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阅读,思考:两篇文章,自己更喜欢哪一篇?
学生读后各抒己见,教师点评,指导学生说明理由,以此培养学生比较赏析的能力。
2.名言感召
大屏幕显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杏林子《生命、生命》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冰心《谈生命》
3.教师总结
两篇文章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和真谛,愿每一位同学都珍爱生命、珍惜时间,让人生更有意义。
4.作业延伸
冰心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杏林子在《生命,生命》一文中写道:“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请结合你的感悟写一段话,表达对人生的看法。
这段教学设计的亮点在于恰当地拓展教材,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认识更深刻、思想更成熟。
四、重组相关课文,勾连总结提升,让课堂厚起来。
按照课文主旨、篇章结构、表达方式、语言特色等把同类的、相关的、相对的课文放在一起学习,这样既能开拓视野、提高效率,又能形成知识的系列,变“点状”学习为“块状”学习。写母亲的课文有很多篇,我把课内外的集合在一起学习。
如《纸船——寄母亲》(冰心)、《母亲》(泰戈尔)、《回忆我的母亲》(朱德)、《我的母亲》(胡适)等,它们虽然都是以母亲或母爱为题材,都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和讴歌,但是文体不同、写法各异,主题也有差别。从文体上看,有诗歌、散文、传记;从写法上看,有托物言志、形象再现、典型事例、细致描写和夹叙夹议;从主题上看,有的是表达的远离母亲的儿女对母亲刻骨铭心的思念,有的是表达对母亲的感激,有的是描写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人格,有的是讴歌母亲的博大和宽厚。总之,把这一组写母亲的课文放在一块学习,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母亲的高贵品质和深厚情怀,更好地掌握描写母亲类文章的方式方法,从而更好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学完后,还可让学生们课外收集描写母亲或母爱的诗文,练习写以“母亲”或“母爱”为题材的作文,学生们普遍感到这样学比单学一篇要有效得多、实惠得多。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基于教材但又不能囿于教材,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突破点状、线性思维模式,采用板块教学;突破静止、孤立的思维模式,采用拓展(或压缩)教学;突破保守思维模式,采用创新教学。要科学、合理地整合语文教材,构建自主多元高效课堂,让语文课堂充满智慧与活力,让语文课真正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