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分析
2015-10-21麦合木提阿木提
麦合木提?阿木提
【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尼美舒利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痛闽值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比较治疗前,治疗第1、2、3个疗程后痛阈值均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痛阈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能降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针灸;尼美舒利;坐骨神经痛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169-02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综合征,是指沿着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放射性疼痛[1]。可分为原发性骨神经痛及继发性骨神经痛,患者活动严重受限,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是我临床意义。笔者对我院收治的6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6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26~62岁,平均(43.29±3.82)岁;病程1~8年,平均(5.32±1.32)年;咳嗽痛者24例,腰痛者14例,喷嚏时疼痛者18例,排便时疼痛者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体征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坐骨神经牵拉征阳性,如Bonnet征、Kerning征、Lasegue征等;胭窝点、踝点、臀中点、坐骨切迹等伴随神经干压痛;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内传导;坐骨神经支配范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
运动、植物神经障碍及反射等,常见跟腱反射基本或完全消失;无骨结核、腰椎间盘突出、肿瘤等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患者。
1.3 方法:取环跳、秩边、阳陵泉、绝骨、居髂、昆仑、承山;湿热型患者配阴陵泉、脾俞;寒湿型患者配腰阳关、肾俞;气血虚弱型患者配足三里、膈俞、三阴交;瘀血型配委中、次髂。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穴位,常规情况下为5~8穴,常规进针得气后,选择阳陵泉穴、环跳穴连接电针治疗仪,采用疏密波,频率设置1.5Hz,强度以患者耐受、肌肉出现轻微抽动为宜;瘀血内阻型患者针刺后委中放血3~5滴,寒湿阻络型患者针刺后加灸;气血虚弱型患者尽量减少电针刺激,手法尽量轻柔,采用补法。1次/d,留针30min,连续针灸10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5天进行下一个疗程。对照组患者采用尼美舒利片(生产公司: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9980044)治疗,0.19/次,2次/d,连续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停3天进行下一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2]:依据坐骨神经痛的相关疗效标准制定如下的疗效判定标准,其中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者基本消失,患肢
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同时直腿抬高试验呈阴性。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减轻,临床症状和体征也有所改善,患肢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没有明显的减轻甚至加重,临床症状和体征也没有明显的变化。
1.5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 l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痛阈值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1、2、3个疗程后痛阈值均有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痛阈值变化情况( X±s)
组别 例数(n) 治疗前 1个疗程后 2个疗程后 3个疗程后观察组 30 0.95±0.30 1.40±0.35 2.03±0.54 2.65±0.64对照组 30 0.97±0.29 1.10±0.23 1.65±0.42 1.44±0.502.2 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8例(60.00%),有效11例(36.67%),无效1例(3.33%),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0例(33.33%),有效9例(30%),无效11例(36.67%),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中医学将坐骨神经痛归属于“痹症”范畴,机体素虚,腠理不固,正气不足,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外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導致本病发生,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应虚补实泻、辨证取穴、重在得气,从而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散寒止痛、活血化瘀、养血活血。现代生理学及临床医学研究显示,通过针刺人体腧穴可对脊髓及脑部产生刺激,从而使之释放出钙离子、钾离子、内源性阿片肽、5-羟色胺等化学物质,有效阻滞痛觉神经传导,充分发挥镇痛针刺作用[3]。根据坐骨神经的主要特点,配合针灸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不易复发。针灸治疗该病通常是根据经络进行辩证取穴,主要穴位是阳陵泉和环跳[4]。在坐骨神经痛的治疗中,阳陵泉是比较重要的穴位。通过药理研究可以看出,艾灸有利于提高免疫能力提高,使白细胞数量增加,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神经修复能力。本次治疗通过电针适当增加刺激量,从而促进神经功能传导,痛阈明显提高,有效止痛。本研究通过坐骨神经的生理病理特点、解剖特点、针灸镇痛机理等给予患者针刺治疗,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陈美仁,王萍,成钢,等.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3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杂志,2007,48(3):238-240. [2] 张征.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145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4):124-125. [3] 付荣,地里努尔·玉山.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80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5):371. [4] 张雪琳.温针灸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急性期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8):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