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照亮未来
2015-10-21张树苓
张树苓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与老师座谈。在参观的过程中,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语文教学正是肩负着这一历史使命,语文教师传承的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所以,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与能力,实在是一件很重要并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大事情。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个人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从作者作品入手,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初中语文课本编选的文言文皆是精品,每一篇背后都有故事。我觉得,从一则逸闻、一段美谈开启,何尝不是很好的切入点?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备课,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多搜集资料,多方位思考,使学生感觉那些古老的文字并不遥远,与先人的对话是咫尺而非天边。
例如学习李清照的诗词,我先是用多媒体展示了济南城漱玉泉边的易安故居,和同学们一起聆听解说员动情的讲述,这位旷世女词人不凡的身世与人生的遭际一下子牵动了大家的心。又如《论语》一课,我先讲了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此书何以有这么大的魔力?其中究竟有什么秘技?这样,学生的求知欲很快被调动起来了,为下一步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我想,一个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历史情怀的人,惟其如此,他才可以引领他的学生领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苍凉,见识“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悲壮,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中沉思,感慨于卧龙孔明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二、夯实词句翻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词句翻译是文言文學习的必经之路,尽管枯燥,甚至晦涩难解,但这一关必须过,否则后面的学习将是无本之木。怎样才能让学生们扎实掌握呢?我尝试了一些做法:
1.先让同学们通读参考资料上的译文,对全篇有个大致了解。
2.师生划出课本注释上的重点字词句翻译,初步扫清阅读原文时的障碍。
3.对照原文,逐句翻译,实词要字字落实,虚词搞清楚关键的,句中作用不大或解释有分歧的虚词类可以回避。师生之间要互动问答,他们的注意力才不会偏离课堂。
4.课后巩固很重要,每节课结束,我都要求学生把原文、译文、重点解词抄写一遍,加深记忆。
5.每篇课文学完以后,由教师和小组长检查全班同学词句翻译,检查一定要认真到位。
另外,在文言文单元复习时,应指导学生归类学习,诸如通假字、一词多义现象、词义演变、文言常用句式等等,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可组织形式多样、富有趣味的小活动,促进同学们的学习,比如“百词竞赛”、“翻译达人秀”、“文言故事会”等等。
三、重视诵读的作用,培养文言的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话道出了诵读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
由于文言文字少意深、音单义广,教师很有必要引导、示范,明确停顿、语气、语调、情感。因而第一遍诵读我主张是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然后再让学生“入乎其内”、“忘乎所以”,如入无人之境地自由诵读,能多响亮就多响亮,读出抑扬,读出轻重,读出舒缓,读出情感,读出境界,读出文言文的原汁原味。这种无拘无束的诵读就是要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动口又动脑,以读带动理解,进而把握课文基本内容,培养文言文语感。
“让诵读成为一种习惯”,可以作为文言文学习的一条法则,如此做下去,那么多优秀的文质兼美的作品将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充实其内心,助力其成长。
四、走进经典,沐浴人性的光辉
21世纪是个呼唤人文精神回归的时代,在教学中,我始终关注着这些,我也一直坚信,做人比做学问更来得重要。古代圣贤的思想与行为更应当成为我们人生的标杆,人格的力量是永恒的,他们人性的光辉照耀着我们年轻的一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杜甫的忧国忧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周敦颐的高洁傲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天下为公的旷达胸襟……课堂内外,我们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认识经典、走进经典、向经典致敬。要培养学生优良的品性,努力做到学以致用,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染人、净化人。
在学习《愚公移山》一文时,我们排练了课本剧,同学们自导自演,再现了愚公挖山不止的传奇,更深地领悟了什么是愚公精神,增添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学习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之后,开展人生观的讨论,并创办相关主题手抄报,同学们各抒己见,处处可见思想的光芒……
上世纪末,曾有西方学者称: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尚且有如此高的评价,我们自己更应当深思。
大国崛起,时不我待。让我们秉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品格,以古老的灿烂的民族文化铸就后来人的灵魂,把深思投向历史,让历史照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