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的规范化管理
2015-10-21曹萌周海娟孙嘉翼
曹萌 周海娟 孙嘉翼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智能变电站建设也逐步完善。大量智能变电站投入使用之后,使得继电作业方式开始出现变化,针对二次系统安全性工作的研究也逐渐深化。可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的规范化管理十分重要。结合智能变电站基本结构实际情况,探析数字化保护措施与常规危机措施之间的区别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二次安全措施变化情况。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
智能变电站技术作为实现变电站自动化、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方向,同样也代表了未来变电站的发展趋势。智能变电站集合了电网六大环节的关键技术,更是电压转换、接收以及分配输出的关键所在。因此,智能变电站技术对于智能电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据国家电网智能电网建设重要部署,电网建设需要全面推行智能电网建设。各省电网公司也根据本省实际情况不失时机的推广智能电网。
一、变电站保护方式比较
(一)保护结构比较
常规变电站在继电保护工作方面主要采用的是一种充分利用实际电网环境的组态模式。智能变电站在这个过程中则是基于过程层网络环境形成的过程层跨间隔的信息共享方式。也就是说,智能化变电站进行继电保护需要充分结合保护功能模块,形成灵活的组态模式。从而真正实现保护形态并不依赖于装置本身存在,而是决定于保护以及网络性能情况。
常规变电站微机保护装置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模拟量输入部分、A/D转换部分、保护逻辑处理部分、开关量部分以及人机对话部分(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在进行合并单元的过程中,能够实现电网网站全站模拟量信息的充分共享,相关保护、控制装置需要的电流以及数据则都来自于合并单元。保护装置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职能负责对逻辑运算环节的保护。这种条件下,智能终端作为接口,能够完成整间隔的开关与断路设备控制,并完成信息数据的采集。保护装置与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的连接采用“直采直跳”方式,保护装置之间的联闭锁信息、失灵启动等信息采用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GOOSE)网络传输方式。
(二)二次回路
常规危机保护主要采用二次电缆对接相关一、二次设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不同的复杂的二次回路形式。与此同时,不同保护屏柜的联系也主要通过端子排二次电缆完成的。智能变电站当中主要采用的是光纤或者是网络形式,以此能够优化传统二次电缆。这个过程中过程层网络就能够充分实现二次回路多项功能。由此可以发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设计相对于常规变电站设计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智能变电站各个层次实现条件主要采用光纤或者是网络方式,通信形式是网络传输基础上的数字信号。这个过程中,二次回路当中点对点电缆连接逐渐被光缆取代,也就已经不再存在传统“端子”生存环境了。
二、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规范化管理的实现
传统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不能适应智能变电站发展需要,因此,需要在依据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发展需要,结合相关规范性管理方式,对具体继电二次安全措施提供相关合理建议。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二次回路安全工作加以分析:
(一)“投检修态”压板
“投检修态”压板需要将装置当中的报文“test”,目的是传递其他设备本装置正处于检修中的信息,收到这个信息的其他装置虽然仍然和它有信息交换,但是不再互相操作。只有检修态设备之间可以互相操作。
“投检修态”压板至关重要,是智能变电站二次安全措施当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从功能上看,“投检修态”相当于二次安全检修措施当中的最基本防线。当前,有不少生产厂家在进行装置板面生产过程中,往往缺少明确的信号提示,只是对压板状态进行简单反映,这就造成了从事保护工作的人员工作难度增加。投检修态压板如果出现接触不良或者是压板连续出现引线方面的松动,可能就会造成压板工作位置的错位,甚至影响实际工作的需要。基于这种情况,继电保护生产厂家应当充分重视这些问题,在装置设计与生产过程中,应当为保护板面设计醒目位置,以此提示工作人员实际工作状态。
(二)软压板投退
软压板投退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出口GOOSE、失灵启动GOOSE、间隔软压板投退。软压板投退为检修设备以及运行设备提供了必要的逻辑断开点。当前环境下,生产厂家对生产环境的命名与功能定义方面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例如,220kV母线保护工作当中,PCS-915主要采用间隔投退软压板,BP-2C-D则使用GOOSE接收软压板。根据不同的装置选择不同类型的软压板,虽然能够更好的满足功能需要,但是,缺乏統一性,也会使得管理难度加大。
从事继电保护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因此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多厂家软压板名称以及功能差异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安全措施的准确无误。同时,这就为从事保护工作的人员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本文建议在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相关规范当中应当对设备名称以及功能情况进行统一定义。这对完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的规范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拔除光纤
采用常规微机保护方式能够使设备在为停电检修过程中,通过采用“跳闸脉冲”的方式对回路进行完整检测。智能变电站受到自身运行特点影响,如果不能拔除光纤,将无法进行有效硬件间隔。这种情况下,会造成设备运行风险,甚至会导致发生隐患。因此,除非现场环境允许,否则不建议采用拔除光纤的方式进行检测。这就需要高度重视新建变电站本身的调试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跳闸逻辑进行全面的检测。除此之外,相关保护校验的工作也应当采用定期检修方法加以过渡。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当中的二次安全措施规范化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二次安全措施规范化管理在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在发展电力事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建设。传统继电保护工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巨大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推进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发展,实现智能变电站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贾巍,曹津平,李伟.数字化变电站中过程层的技术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28(10):71-74.
[2]胡春潮,蔡泽祥,竹之涵.提高数字化变电站关键报文传输可靠性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9):91-96.
[3]李文正,李宝伟,倪传坤等.智能变电站光纤差动保护同步方案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40(16):136-140.
[4]李锋,谢俊,赵银凤等.基于IEC 61850的智能变电站交换机IED信息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7):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