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闪光焊中焊缝的伤损及探测方法
2015-10-21赵红
赵红
摘要:本文通过某工程案例阐述钢轨焊接接头伤损的特点及危害。并讲述了焊缝伤损的探测方法。
关键词:钢轨;焊缝;伤损;探测
钢轨焊缝是无缝线路主要的联合接头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某条交通钢轨无缝线路约50km,全线上在役焊缝3980多头。试运行以来,共发现焊接接头伤损17处,给行车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有必要对伤损情况及焊缝探测工艺进行探讨,以提高探伤质量。
一、焊缝伤损的原因、种类及危害
因焊接设备、焊接材料、气温条件和操作工艺等因素都会影响焊接质量,在焊缝内产生缺陷。缺隐的种类、特征、形成原因和危害。
1.灰班
1.1特征,暗灰色平滑有时有放射性条纹的片状夹杂物。
1.2产生部位,任何部位,其中轨脚居多。
1.1.3形成原因,焊接时间短,次级电压高,连续闪光发生中断,顶压力小等造成。
1.4危害,大大降低焊缝的疲劳强度和韧性极易造成断轨。
2.裂纹
2.1特征,开口性斜裂和焊缝中暗裂。
2.2产生部位,多数发生在焊缝腰部和热影響区。
2.3形成原因,可焊性差和端面切割不良或存在重皮。
2.4危害,垂直和斜向折断。
3.烧伤
3.1特征,轨面和轨底的钳口部位存在烧伤痕。
3.2产生部位,离焊缝中心130至330mm区域。
3.3形成原因,钳口部位不洁,通电后电阻加大或加热时间过长。
3.4危害,脆性折断或烧伤引起横向裂纹。
二、全断面探伤的办法
1.探伤人员
实施焊缝探伤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铁道部门无损检测Ⅱ级及以上资格证书,并了解钢轨焊接工艺,熟悉钢轨焊缝情况,掌握焊缝探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2探伤设备
2.1基本要求
(1)采用单探头和双探头两种方法对焊缝进行扫查。
(2)焊缝扫查应遍及焊缝全宽度
(3)新焊焊缝的探伤在推瘤和打磨以后进行,焊缝处温度应冷却至40℃以下,探测面不应有焊渣、焊瘤或严重锈蚀等。轨头踏面、轨头两侧,应打磨至钢轨原始面。轨底角和三角区连接圆弧处的焊渣必须清除。确保探头的有效耦合。
(4)在役焊缝探伤前应清除探测面上的油污和严重锈蚀等,焊缝两侧轨底坡面应打磨除锈,除锈长度大于300mm;轨腰和轨底连接圆弧处的焊渣必须清除干净,保证探头耦合良好。扫查范围应以焊缝中心两侧各延伸250mm(铝热焊从焊筋边缘开始计算)。
2.2耦合剂:油脂
2.3仪器状态、时基线及探伤灵敏度的校正
2.3.1仪器面板上各旋钮开关的工作状态
《发射强度》置于强,《增益》置于最中,《抑制》置于“动态范围-6dB”对伤损定量时置于“关”。
2.3.2时基线
(1)先测定斜探头的入射点,折射角(K值)。
(2)探测轨头、轨脚时,把开关拨至轨头、轨脚挡,此时仪器按水平标距,每小格代表4mm,探测范围为200mm。
(3)探测轨腰时,把开关拨至轨腰挡,此时仪器按水平标距,每小格代表4mm,探测范围为200mm。
(4)直探头采用“常态”的声程标距,声程调整为200mm。
2.3.3探伤灵敏度
探伤灵敏度在GHT-1钢轨试块上测定。
(1)单斜探头
以发现轨头10#孔位的Ф3平底孔,波高80%为基准。
(2)双斜探头
以发现轨底三角区5#孔位的Ф3平底孔,波高80%为基准。
(3)带定位扫查架的双斜探头
作k型探伤时以发现轨腰3#孔位的Ф3平底孔,波高80%为基准。
(4)直探头
将直探头置于被检焊缝两侧钢轨母材踏面上,测得钢轨一次轨底回波波高80%,再释放22dB为基准。(在焊缝两侧衰减差别较大时,取衰减大者的底波)此时分别记下各衰减器读数,作为探伤灵敏度。
2.3.4焊缝探伤仪现场灵敏度调试方法
(1)0°探头现场灵敏度调试方法
反射式探伤:仪器调节到通用挡,选择50MM声程,将0°探头置于钢轨母材轨面中心,将始发脉冲前沿调至0刻度,一次底面回波前沿调至8.8或4.4格。(声程比例:1:2或1:4),将一次底面回波波高调至80%。增益22的dB后作为0°探伤灵敏度。(探测的范围为轨腰投影范围内的水平型和体积状缺陷)穿射式探伤:(检测软化区)仪器调节到通用挡,选择50MM声程,将0°探头置于钢轨母材轨面中心,将始发脉冲前沿调至0刻度,一次底面回波前沿调至8.8或4.4格。(声程比例:1:2或4.4),将一次底面回波波高调至80%。增益16dB后检测软化区的透声率,一次底面回波下降至80%及以下时,说明软化区的晶粒粗大透声不良。(探测的范围为轨腰投影范围内的粗晶)
(2)单K2.5探头现场灵敏度调试方法
仪器调节到轨头/轨底挡,(仪器按水平比例1:2)将探头横向置于轨头轨面,探测轨头下颚一次棱角,棱角回波波高调至80%。增益18-22dB后作为K2.5探测轨头的探伤灵敏度。(探测的范围为轨头范围内缺陷)
(3)单K1探头现场灵敏度调试方法
仪器调节到轨腰挡,(仪器按水平比例1:2)将探头横向置于轨头轨面,探测轨头下颚一次棱角(图1),棱角回波波高调至80%。增益28-34dB后作为K1探测轨腰投影面的探伤灵敏度。(探测的范围为轨腰范围内缺陷)
2.4探测范围、方法和要求
2.4.1探测范围
将焊缝的全断面分为轨头、轨腰、轨底三个部位,其中轨底部位包括轨脚和轨底三角区,并将轨脚分为四档(图4)(50Kg/m为三挡)。
2.4.2探测方法
(1)轨头、轨脚
轨头应使用K1双斜探头作K型串列式探伤,防止大平面缺陷漏检。轨头、轨脚用K2.5单斜探头采用锯齿形扫查方式,根据缺陷存在的部位、钢轨受力状态和始波占宽影响必须运用偏14°角的二次波探测轨头两侧上方缺陷;用偏角扫查方式加强对轨脚边沿和变坡点下方缺陷的探测。为防轨头近表面缺陷漏检,在焊后质量检验中,应增加轨头两侧向轨头上方的扫查。轨底三角区采用K1-K2双探头探测(见图7)为保证对轨底三角区全面扫查,应将探头置于轨底面的第四挡,顶住焊筋呈30°转动,并逐步后移收小角度至探头离焊缝中心60mm左右,再将探头与轨腰平行继续后移,后移的距离应大于200mm。
(3)轨腰部分
用K1斜探頭在钢轨顶面对轨腰投影范围内探伤时,探头后移距离不小于250mm。用直探头在焊缝钢轨顶面处作纵向、横向移动扫查。用带定位扫查装置的K0.8-K1双探头在钢轨顶面进行V形串列式扫查和K形扫查。
上述各部位的探测一般应按先轨脚、三角区、后轨头、轨腰的顺序进行,以防漏查。
2.4.3探测要求
(1)探伤前必须进行探伤灵敏度测定,对仪器面板上各旋钮开关的工作状态和探头线、接插件作认真检查。
(2)在判伤灵敏度基础上提高2-6dB作为扫查灵敏度,对焊缝进行全断面扫查。
(3)如果探测面过于粗糙,灵敏度提高2-6dB不足以补偿耦合损失或无法确定补偿值时,则需要进行打磨处理,无法打磨或钢轨材质不同时,则应对耦合损失进行实际测试(可利用穿透波、直达波、底波和菱角波等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值进行补偿。
(4)探测时应按作业程序和方法要求,根据波形显示,测量水平距离,结合焊缝状态进行分析判伤。
(5)单探头在灵敏度标定时不允许仪器上联接两个探头,在现场单探头探伤时,严禁仪器挂双探头。
参考文献:
[1]尹光明,无缝线路长轨焊缝探伤[j].铁道工务,2002,(2):35-37.
[2]陈春生,刘伯川,钢轨探伤工[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
[3]“船舶超声波探伤”修订组,船舶超声波探伤[M].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船舶工业研究所,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