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方城市化的历史发展过程
2015-10-21杨晴
杨晴
【摘 要】西方城市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与其历史发展进程相关联,从早期出现,历经古典时代的辉煌,到中古时期的衰落与复兴,地理大发现后的扩张,工业革命后的大规模发展。城市是人类历史的载体,其自身的概念也在历史实际发展中不断丰富,日益复杂化。
【关键词】西方;城市;历史发展
“城市化”一词最早见于巴塞罗那规划师塞尔达(Ildefonoso Cerda)1861年出版的《城市化概论》一书,经过一百多年的理论与现实的发展,城市化成为涉及多种学科的复杂概念。从广义上讲,城市化指居住在城市、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长,这是在社会生产力提升的前提下,城市和城镇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展。世界各国的学者对城市化有过多种定义,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目前,我国对城市化的定义如下,即“城市化通常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集中和乡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①根据这一定义,城市化从本质上讲涵盖了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变,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城市文明向农村的传播和渗透以及人口的素质的不断提高这五方面的本质内涵。我国学界对城市化的理解与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总体情况密切相连。
1.西方城市的出现和早期发展
从现有考古学、历史学证据来看,人类最早的城市出現于最早实现农业食品生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埃及、印度河峡谷、中国北方和中美洲。这些地区保存有现存最早的城市化文明的遗迹。早期的人类城市通常保留有城墙、街道、神庙、居民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这些功能区反映出当时人类城市所拥有的一些共性因素,如城市居民、农业生产、水文条件、防御、贸易、宗教等多种因素。
20世纪20到30年代,Sir Leonard Woolley在今伊拉克的乌尔古城的发掘中,证实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时期,该城总体呈现椭圆形,周长约为1.21千米,宽约0.8千米,可容纳35000人,泥坯城墙高度约为7.62米,厚23米。幼发拉底河刘敬古城城墙西侧,在城东、北两侧有人工运河遗迹,运河建有码头。城市中心是国王宫殿和官员工作生活区。古城中有明确的宗教区域,位于内城西北方向,长约米219.5米,宽约173.7米,四周筑有土坯城墙,中心建有高塔,高度约21米,供奉城市守护神月神。在神庙四周有法庭、税务局、仓库等建筑遗迹。城市外城和郊区是古城的剩余组成部分,根据住房和农场规模,推测可居住约200000人。②
由上述实例可以看出,早期人类城市在其诞生阶段已经具备了一系列鲜明的特征,如人口规模、城市功能区分、环境承载能力、城市防御、社会分层、行政功能、宗教文化功能等。城市自出现之时就与人类文明紧密联系,在西文语境中,civitas(拉丁文“城市”)即civilization(文明)的词源,而文明则包含着更为丰富的涵义,可谓包含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古希腊时期,雅典、斯巴达、科林斯等城邦承载了希腊人的古代文明,从其城市布局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城市所具有的宗教、行政、商业、军事功能。特别是希腊城市多沿海而建,即是人适应自然条件的结果,也反映出海洋商业贸易活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希腊城邦开创的城市国家自治模式为其后起者所继承。公元前338年,马其顿人征服了希腊,亚历山大及其后继者将希腊城市的模式在其征服的领土上复制。希腊化的城市成为希腊文明的传播中心,播散到欧亚非三洲,成为古典时期“殖民主义”的典型例证。到罗马帝国时期,罗马人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2世纪的扩张,奠定了至今的西欧城市系统。
古罗马城市与古希腊城市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在城市布局方面,罗马城市保留有方格网系统,城市建设有中心广场,是市场、集会、政治活动的中心场所;城市周围保留有城墙等。罗马时期很多重要的城市位于海陆长途贸易交通要道,城市之间的道路系统维持了商业和军事的正常运作。罗马时期城市规模通常不大,大型城市居民约为15000-30000人,小型城市居民约在2000-5000人之间。罗马时期的城市与希腊时期最大的不同或许在于城市独立性的削弱。古罗马的城市不是独立的,城市根据其在帝国内部的等级设计规划,这种设计反映了罗马严格的等级区分,而这种等级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罗马扩张过程中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的矛盾斗争。在罗马征服的过程中,其根据被征服者的态度授予其不同程度的罗马“公民权”:全权公民、半公民权以及无公民权,城市也根据其公民的等级分为自治城市、半自治城市以及罗马征服地等不同级别。罗马人在帝国广阔的区域中实现了完善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治理,其城市建设规模令人叹为观止,如罗马的高架水渠系统和蓄水池系统,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及城市景观用水,在欧洲部分地区至今仍然可以发挥作用。现代许多欧洲城市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如伦敦、巴黎、布鲁塞尔、维也纳及贝尔格莱德等。公元5世纪,随着大地产制的发展,罗马城市中的富有阶层开始向乡村转移,城市中流民无产者数量增加,人口成分的变化特别是城市人口数量的减少使得城市趋于衰落。随着帝国危机的加深,蛮族入侵的战火最终给罗马帝国的城市画上了句号。
2.中古西方城市的复兴与发展
西罗马帝国消亡后至10世纪左右,西欧的城市生活出现了一段极长的停滞时期。而在拜占庭帝国治下的原罗马帝国东部,城市延续罗马的传统继续发展,拜占庭(时称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作为帝国首都,承载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从7世纪开始,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一系列穆斯林城市,如麦加、巴格达、大马士革、德黑兰、摩苏尔、开罗、蒙巴萨等,或在希腊罗马的基础上发生转变继续发展,或在帝国发展的过程中日渐兴盛,许多城市成为东西方商业要道上的重要市场。在西欧,罗马帝国衰亡后的权力真空被蛮族国王和罗马公教教会填补,原有帝国境内的稳定局面被封建领主的混战、冲突打乱,侥幸存留下来的城市承担了防御要塞、封建领主行政中心,特别是教会中心和高等教育场所的职能。
11世纪以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蛮族王国基督教化的完成,社会再次进入稳定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中世纪西欧城市开始复兴,并奠定了今天西欧主要城市的基本格局。11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可以根据其起源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罗马帝国时期幸存的城市,或废弃后重建的罗马城市,如英格兰的伦敦、约克,德意志的雷根斯堡;二是原封建主城堡、教会、修道院等在获得商业功能后发展起来的城市,如英格兰的牛津、诺丁汉等;三是村庄聚落发展起来的城市,如英格兰的威克汉姆等;四是防御性乡村城镇,主要集中于法兰西、英格兰和威尔士,多为新规划建设的新城,防御是其基础功能,在规划时也保障了商业的发展;五是新建城市,这类城市多源于长途贩卖贸易的兴盛,其城市选址多位于水陆交通要道,如法国的香槟,瑞士的伯尔尼等。
中世纪城市拥有一些共同特征。从城市源头上看,多位于水陆交通方便之处,即使地势险要的城堡、修道院,也往往会在其领地范围内选择利于商业发展的地区,便于税收的增加;而依附于领主、修道院的城市商人、手工业者,往往能通过赎买等方式,从封建主处购得城市的自治权,这成为13世纪以后欧洲城市发展的另一种方式。在城市内部,从空间结构上看,可用作集市的开放广场是城市的中心,在较大规模的城市中, 广场附近往往建有富丽堂皇的教堂、市政厅、行会或杰出市民的居所。城市中心附近建有具有特殊功能的区域,如银行、家居、金属工艺制造等。对大部分中世纪城市而言,防御是其所有功能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城市的发展往往从城墙的建設开始。
中世纪城市内部人口密度很高,有限的空间集中了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各种不同集团,即使在同一栋建筑内部,人口也有着明显的层次。如,商人或手工艺人生活在第一层的店铺,店主的家庭成员多居于第二层,再向上是学徒的活动空间,顶层阁楼一般由仆人使用。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临街店铺,这一时期建筑常以窄面面向街道。商人作为城市中最活跃的因素,与生产、销售、税收、行政等各个因素有所交集,商人掌握有大量的资金,但在政治地位上处于弱势。13世纪以后,随着商人行会、城市联盟的发展,商业资本成为资本主义兴起的前驱。
3.文艺复兴至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城市发展
14-18世纪,西方的城市与整个世界经济一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地理大发现使欧洲文明传播到美洲,在殖民地的建立过程中,欧洲人在世界各地兴建了成千上万的城市,将原本局限于欧洲,或西欧的传统传播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新世界的商品、原料源源不断的输入欧洲,使欧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文艺复兴时期,完整的城市体系与政治上的权力集中和民族国家的形成同是出现:首都城市在国家的中心位置,保证了政治的稳定进程;地区性首府的出现,充实了国家的城市体系。在这些城市中,原有的传统,如城市议会、自治团体、商业手工业行会等多被保留,而在城市建设方面,随着文艺复兴的在欧洲范围内的推进、古典文化再次被重视,各种新的建筑、艺术形式被引入城市建设,欧洲的城市规划和内部结构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变化。城市中的建筑和艺术繁荣发展,雕塑、喷泉或其它建筑装饰广泛地应用于公共场所。城墙的设计更加适应火器武器,变得更厚、更坚固。
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发端,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的模式,也成为城市增长的强力催化剂——城市围绕工厂为中心聚集发展。
工业革命造成生产方式的转变,曾经单个工人在家庭中可以进行的生产开始转变为依靠机器和大规模劳动协作完成;工厂中使用的机器需要便利的水利、煤炭等资源,使工厂的选址倾向于便利的水陆交通,同时还要满足工人生活的便利。工厂的配套设施,如仓库、商店、办公室、劳动力市场、消费市场等都成为新兴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的面貌在工业化生产发展的过程中急剧变化,以曼彻斯特为例,18世纪中期只是一个1.5万人口的英国小镇,到1801年,其人口数量为7万,1861年为50万,1911年则为230万。曼彻斯特成为商品生产、分销、集中、运输的中心。极速的城市增长需要相应的政治、经济、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工业区工人的生存状态,促使一大批学者,如马克思、恩格斯、芬利、韦伯等研究工业社会。而真正的城市化研究,正是从工业革命后开始的。
伴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城市化的进度在欧洲逐渐加快,并随着生产技术的传播扩展到北美、澳大利亚等地,进而日本、中国等东方国家也开始了自己的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农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新机器、技术的推广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剩余的农业劳动力可以投入工业生产,如此呈现出一种螺旋式增长的态势。
到19世纪,欧洲开始出现人口转型:城市中更高的工资、更多的机会吸引了大量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农民逐渐转变为市民。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力取代了煤炭蒸汽,工业者不再需要更多的工人,农场逐渐整合,大农场出现。技术的进步造成了工人过剩,加之过度生产、国际竞争等,工人工资降低,生活质量下降,城市棚户区、贫民区出现,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在这种局面下,曾经在罗马帝国末期出现的情况再现,花园城市、逆城市化等思潮出现,成为城市化研究的新领域。
总体而言,西方城市从其出现至一战之前,城市的发展基本保持与其历史脉络相通的阶段性:古典时代的城市保留了城邦政治传统,完善的城市网络和商业发展优势;中古时期,城市的防御、宗教、行政功能继续保留,新的商业形式促进了商人、市民阶层的壮大,保证了持续至今的城市传统;工业革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作为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功能的综合载体,总体上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发展态势。 [科]
【参考文献】
[1]Carter,H.1983.An Introduction to Urban Historical Geography. London: Edward Arnold.
[2]Mprris,A.E. J.1994.Industrial Revolution,3rd ed.London:Pearson Education.
[3]古代世界史:http://memvers.aol.com/Teacher Net/Ancient.Html/.
[4][美]马可·戈特迪纳,[英]莱斯利·巴德著,邵文实译.城市研究核心概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5][美]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著,顾朝林,汤培源,杨兴柱等译.城市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6]陈锐.世界与中国城市化之路:从理念共识到共同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