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纵压提按旋转法治疗难复性桡骨小头半脱位

2015-10-21李含梅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李含梅

【摘要】:目的:探讨纵压提按旋转法治疗难复性桡骨小头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难复性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3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手法复位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纵压提按旋转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一次复位成功率与复位成功总率分别为93.33%(14/15)、100.00%(15/1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0.00%(9/15)、73.33%(11/1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难复性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纵压提按旋转法治疗,取得了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提高复位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难复性桡骨小头;半脱位;纵压提按旋转法

【中圖分类号】R22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57-01

桡骨小半头脱位又被称之为达拉肘,是临床上常见的肘部损伤,常见于婴幼儿[1]。据相关文献资料研究结果显示,给予难复性桡骨小半头脱位患儿纵压提按旋转法治疗,能够显著地提高复位成功率[2]。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纵压提按旋转法治疗难复性桡骨小头半脱位的临床疗效,选取30例于我院就诊的难复性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难复性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30例,所有入选患儿均已确诊为难复性桡骨小头半脱位疾病。其中,男性患儿19例,女性患儿11例;年龄0.6至4.9岁,平均年龄(2.9±1.1)岁;受伤部位:左侧18例,右侧12例;受伤原因:跌伤4例,提拉前壁致伤22例,侧卧睡觉压迫致伤4例;伤后就诊时间6至30h,平均伤后就诊时间(12.3±9.1)h。将患儿按照入院编号,随即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受伤部位、受伤原因以及伤后就诊时间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本组患儿常规手法复位治疗。

1.2.2观察组:给予本组患儿纵压提按旋转法治疗,其具体治疗方法如下:①将患儿患肢按照屈肘直角位的体位进行放置;②一手握住患儿患肢腕部,一手把持患儿患肢的肘部,并在桡骨小头的后外侧与前侧处用拇指和食指进行按压,按压时注意手法要轻柔;③当患儿患肢的前臂稍微牵引后,应在患肢肘部进行纵向挤压,并旋前旋后;同时,按压在患儿患肢桡骨小头后外侧与前侧处的拇指和食指应适当地进行前后提按,并快速地将患儿患肢的肘关节进行屈伸,反复多次。

治疗后,观察所有入选患儿的患肢活动情况。若发现患儿的患肢不可自主活动,则应对其进行二次复位治疗。

1.3评判标准

①复位成功:患儿的患肢可自主活动;②复位失败:患儿的患肢不可自主活动。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观察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的一次复位成功率、复位成功总率分别为93.33%(14/15)、100.00%(15/15)和60.00%(9/15)、73.33%(11/15);两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的一次复位成功率、复位成功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n)]

组别 一次复位成功率 二次复位成功率 复位成功总率观察组(n=15) 93.33(14/15) 6.67(1/15) 100.00(15/15)对照组(n=15) 60.00(9/15) 13.33(2/15) 73.33(11/15)x2 4.65 0.37 4.61P 0.03 0.54 0.033讨论

桡骨小半头脱位是临床上常见的婴幼儿肘部损伤,常病发于4岁以下的儿童[1]。其中,2至3岁儿童的发病率最高,且男孩的发病率要略高于女孩,左侧略高于右侧。在临床上,桡骨小半头脱位主要表现为肘部疼痛、肘部半屈曲、X线检查阴性、患儿哭闹以及前臂中度旋前等。经过多年的解剖研究与临床观察,对婴幼儿桡骨小半头发生脱位损伤原因的认识已日趋合理和完善。目前,被人们广泛认可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①儿童肘关节的发育并不完全,当牵拉前壁的力度没有掌控好,就很有可能导致儿童的桡骨小头形成半脱位的现象[3];②从解剖学上看,桡骨以及其关节面具有一定的倾斜度,且其大小直接受前臂旋转活动的影响,当存在能够撕裂肘部关节下部环状韧带的外力时,就可造成桡骨小半头脱位[3];③由于婴幼儿桡骨头的发育并不完全,当其前臂被动旋前力大于环状韧带所具有的张力时,就会导致桡骨小半头脱位的发生[4];④传导和扭转暴力也是导致患儿患上桡骨小半头脱位的主要原因之一[4]。

目前,治疗桡骨小半头脱位的方法主要是手法复位。虽然此种方法既简便又易掌握,但是常规的手法复位治疗的一次复位成功率并不高,尤其是对于难复性桡骨小半头脱位患儿,从而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因此,如何提高复位成功率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纵压提按旋转法是一种新兴的且有效的手法复位治疗方法,它是按照脱位机制与逆创伤机制复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的消除患儿桡骨小头回复的障碍,而且还能对桡骨小头的前后移位进行纠正。据相关文献资料研究结果证实,给予难复性桡骨小半头脱位患儿纵压提按旋转治疗,能够显著地提高复位成功率,大大减轻了患儿的痛苦[5]。故而,对纵压提按旋转法治疗难复性桡骨小头半脱位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可知,观察组患儿的一次复位成功率、复位成功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得出结论:纵压提按旋转法治疗难复性桡骨小半头脱位取得了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它能够显著地提高一次复位成功率,从而大大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同时,运用纵压提按旋转法对已经常规复位手法治疗却复位失败的患儿进行整复,能够有效的防止因误诊而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这与以往相关文献资料研究的结果相一致[5],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韦正超,江嘉昕.桡骨小头半脱位的临床治疗分析[J].新医学,2010,41(9):588-590.

[2] 沈军.幼儿桡骨小头半脱位手法复位的治疗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0,01(10):36-36.

[3] 陈伯平.手法复位治疗桡骨小头半脱位32例体会[J].西南军医,2010,12(3):470.

[4] 吴定凡.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134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8):109,126.

[5] 何家雄,潘国铨,元启鸿等.纵压提按旋转法治疗难复性桡骨小头半脱位[J].吉林医学,2011,32(14):2809-2810.